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教案设计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教案设计

3000个
A淞沪会战B武汉会战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
3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杀倭贼”的表现是
血战卢沟桥 平型关大捷 台儿庄战役 百团大战
A B C D
4一位民主人士赞扬说:“----大捷,其估价不仅在于双方死亡的
惨重,而在于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使日军---锐气
挫折。”两则材料称赞的是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台儿庄战役
1.教师讲述:淞沪会战期间,日军入侵山西,企图占领太原。1937年9月,日军向太原的重要门户——平型关进发,一场伏击战即将开始。
2.教师引导: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有关平型关大捷的叙述,了解其中的有效信息。
学生回答:时间——1937年9月;领导人——八路军第一一五师长林彪;结果——经过一天的激战,将日军1000多人全歼。
措施
政治: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经济: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发展生产
影响
使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5.教师强调: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团结了各抗日阶级、阶层,争取了中间势力,孤立了顽固势力,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减租减租的土地政策,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提高了农民参加抗战的积极性,增加了抗战的力量。
6主要目标: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日伪据点
7意义:有利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全民族抗战爆发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抗击日本侵略者。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抗战取得了怎样的战绩,抗日根据地是如何壮大起来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
1.教师展示:《抗日根据地示意图》,找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有哪些?
学生回答:主要有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山东、苏南、陕甘宁等抗日根据地。
教师强调: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2.教师讲述:为了巩固抗日根据地,抗击日本侵略者,根据地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展开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打击日军,取得了巨大成就。
泰安高新区徂徕镇第一中学备课纸
备课类型________第__周第__课时总第____课时备课人________
课题
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
备课时间

习目

1知道平型关大捷及影响;知道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情况;知道百团大战的基本情况和历史影响;正确分敌后战场的抗战
2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归纳,学会正确分析、归纳历史资料的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史观;通过合作交流学习,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3.教师提问:人民游击战争有哪些特点?出现了哪些著名的战法?
学生回答:人民游击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主力部队和地方基层民兵为骨干,以广大群众为力量,组织了各方的力量。主要有地道战、地雷战、夜袭战、“麻雀战”等战法。
4.教师提问:为巩固根据地,争取抗战的胜利,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影响?
一、平型关大捷
1时间:1937年9月。
2交战双方:林彪指挥的八路军一一五师和日军板垣师团一部。
3结果:歼灭日军1000多人。
4意义: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抗战以来的第一个大捷)
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1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1)全民抗战爆发后,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
时间
1940年下半年华北地区
目的
为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
规模
100多个团,2000千米的战线
目标
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
3.教师展示史料:
在百团大战中,八路军作战1800余次,击毙日伪军2.5万多人,破坏铁路470多千米,公路1500多千米,桥梁和隧道260多个,一度恢复县城四五十个,并缴获大量武器。
6.教师讲解: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争的整体。
目标导学三:百团大战
1.教师讲解:经过发展,抗日根据地迅速扩大,有力地打击了日军在占领区的统治。为了消灭抗日根据地,日军实行“囚笼政策”,依托公路、铁路,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与蚕食。
2.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找出有关百团大战的相关信息
当堂达标测试题
1、1937年,全民族抗战开始,中国军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全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是
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D血战卢沟桥
2下面是1940年,一场重大战役的战绩统计表。结合有关史实可知该战役是
作战时间
战斗次数
毙伤日、伪军人数
破坏交通线
拔掉据点
3个半月
1800多次
25万多人
2000多千米
3.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根据上述内容讨论平型关大捷的影响?
学生回答:①平型关大捷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②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③坚定了中国人民抗日的决定和意志;④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和声望。
4.教师过渡:中国共产党在积极领导抗战的同时,还积极深入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
目标导学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三、课堂总结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与国民政府领导的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八路军取得了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同时积极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并积极巩固壮大,成为抗日战争后期的主战场。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动的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A淞沪会战B平型关大捷C百团大战D台儿庄战役
5狼牙山五壮士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显示了中华儿女的宁死不屈的为伟大精神。这一壮举发生在
A国民革命时期B敌后战场C正面战场D十年内战时期
6“因念抗战中,华北阻寇骑平型雁门捷,阳堡显奇迹。”以下选项
与诗中提到的历史事件最为相似的是
A南京大屠杀B血染卢沟桥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
7日方《华北方面军作战记录》记载,1940年8月20日夜,
(八路军)向我交通线发动奇袭,将铁路、桥梁及通信设施加以
炸毁或破坏---因此损害甚大。日军的这一作战记录是对下列哪一战事的总结
A平型关大捷B百团大战C武汉会战D台儿庄战役
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是讲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抗战。在本课的教育教学中,主要围绕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作用的主题进行讲述,通过多种图片资料,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的重要影响。通过启发式教学、小组探究性学习等多种教育教学的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其中,特别注重对学困学生的引导和鼓励,通过问题的层次性的设置,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还有值得进一步提高的地方,比如对历史史料的解读和运用、知识点之间的灵活过渡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2)主要根据地: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山东、苏南等抗日根据地先后建立起来。
(3)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2抗日根据地的发展与巩固
(1)军事上:展开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根据各地不同地形特点,采取地道战、地雷战、夜袭战、“麻雀战”等战法打击日军
(中共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2)政治上: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请结合上述内容讨论一下百团大战的意义?
学生讨论后回答:
回答一: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回答二: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
回答三:百团大战提高了共产党和八夺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振奋了抗日的信心。
回答五:百团大战给国民政府消极抗日、妥协投降活动以沉重打击。
(3)经济上: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发展生产
三、百团大战
1背景:为了消灭抗日根据地,日军实行“囚笼政策”,
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与蚕食。
2目的: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扫荡”和封锁,
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
3时间:1940年下半年
4指挥者:彭德怀
5规模:八路军总部组织100多个团,在华北广阔的地域,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进攻。
3通过学习敌后战场的抗战,使学生清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战场中的作用,明白抗击外来侵略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历史责任和使命
教学重点
平型关大捷的影响、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教学难点
百团大战以及对敌后战场抗战的评价
教具准备
多媒体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课前预习学案
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共产党抗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