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垢剂———————————————————————————————————————第一节 化学产品及企业标识———————————————————————————————————————
产品中文名称名称:防垢剂产品英文名称:企业名称:北京东润科石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冠城园3号楼3单元10B电子邮件地址:bjdrk2009@163.com邮 编:100088电 话:0086-010-62031894传 真:0086-010-84351281企业应急电话:0086-022-25311441技术说明书编码:生效日期:2010 年 5月1 日国家应急电话:120(急救)、119(火警)
———————————————————————————————————————第二节 危险组分及性状———————————————————————————————————————
产品外观:深黄色至棕色液体。说 明:季胺盐、咪唑啉衍生物的甲醇溶液。主要用途:用于油田生产系统或注水系统的防垢。危害健康的组份CAS编号大致含量(wt%)
甲醇67-56-15 — 8%异丙醇67-63-03 — 5%季胺盐化合物68424-95-35 — 10%
聚合磷酸酯类5 — 10%
———————————————————————————————————————第三节 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无意义
侵入途径:吸入 食入 经皮吸收健康危害:皮肤接触:对皮肤有腐蚀性。因接触时间的长短和采取的措施的不同会产生不同
程度的烧伤。眼睛接触:有刺激性。因接触时间的长短和采取的措施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永久性伤害。吸入:会刺激呼吸道。吸入高浓度的蒸汽对身体有害,主要症状包括:头晕、嗜睡、头痛、身体丧失平衡性和意识不清。误服:误服会致命。因含有甲醇会致盲。刺激消化道。没有特别症状。慢性影响:长时间或重复接触皮肤,会导致皮炎。吸入或误服的慢性影响与前面的急性症状类似。环境影响:对水生生物有害。物理和化学及火灾和爆炸方面的危害:火灾危害:本产品可燃。
爆炸危害:本品遇高热、火星、或火苗,能引起燃烧爆炸。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害。空的容器可能含有残留物,未经适当处理不可重新使用。分解性。分解后有易燃/毒性气体生成。参见第十节“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第四节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用肥皂或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除去被污染的衣服及鞋子;衣服与鞋子在再次穿用之前要彻底清洗干净;如果仍有不适,需要请医生处理。眼睛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并不断眨眼。立即请医生处理。吸入: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给氧。如果出现呼吸困难,立即请医生处理。误服:不可催吐!如果患者神智仍然清醒,用2~4满杯牛奶或水漱口;并立即请医生处
理;对于已神智不清的患者,绝对不可通过口腔喂以任何东西。———————————————————————————————————————第五节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
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引着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有害燃烧产物:CO灭火方法:水雾、二氧化碳、干粉、泡沫。喷水以冷却暴露在火场中的容器表面。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在火场中,穿戴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和健康研究院推荐的联体式防护服和自给式正压呼吸装置(全面式)或其它正压呼吸装置。相关内容可参见第十节“稳定性和反应活性”和第三节“危险性概述”。———————————————————————————————————————第六节 泄漏应急处理——————―――——————————————————————————————
若出现运输事故,请立即致电下列24小时开通的热线电话: 86-022-25311441应急处理:切断火源。迅速撤离泄露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地带,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露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少量泄漏:尽可能将溢漏液收集在密闭容器内,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残液,用大量水冲稀残余物后排入下水道。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喷雾状水冷却
和稀释蒸气、保护现场人员。用真空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所处理。 水域泄漏:向其他航行船只发出警告。如果可能的话,关闭泄漏源。
对于回收液的处理需咨询有关专家以确保符合当地的环保法规。
如果空气中化学品的浓度超出了TLV临界值,必须设法使现场保持良好通风,并让员工撤离。有关临界值的内容可参阅第十五节。———————————————————————————————————————第七节 操作处置与储存
——————―――——————————————————————————————
操作注意事项: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
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戴橡胶耐酸手套。操作后彻底清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注意操作场所的通风。避免长时间或重复吸入有害蒸气、气雾或气体,避免与眼睛、皮肤接触。防止包装容器损坏及容器口松动泄露。避免误服和误吸。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露应急处理设备。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避免曝晒。远离火种、热源和不相容物。保持容器密封。储区应备有泄露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接触极限参见第十五节相关内容。
———————————————————————————————————————第八节 防护措施——————―――——————————————————————————————
最高容许浓度:甲 醇 50 mg/m3异丙醇 200 mg/m3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
工程控制:工作场所使用良好的通风设备,以便保持空气中较低的浓度。呼吸系统防护:如果工作场所中有可能产生大量的蒸汽或烟雾,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在处理大量泄漏,进入大型罐体、容器,或进入通风不好的狭小空间时,建议穿戴整体式呼吸器具。眼睛防护:带化学防溅护目镜的保护面罩。身体防护:穿戴抗渗透的手套、靴子、围裙。如果接触本品的暴露面较大,应穿戴整体式的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 抗渗透的手套, 可使用市场上有售的由氯丁橡胶、丁腈橡胶、聚氯乙稀、天然橡胶、氟橡胶或丁基橡胶等材料制成的手套。建议工作准备洗眼和淋浴装置。—————————————————————————————————————――第九节 物理和化学性质———————————————————————————————————————
产品的外观与性状颜色:白色至浅黄色的液体
PH值:4.0~7.0(20.0℃)。熔点:无资料。沸点:无资料相对密度: (水=1)1.0-1.1g/cm3 (20℃)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无资料。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资料。自燃温度:无意义。爆炸上限 无资料爆炸下限 无资料溶解性:可溶于水。———————————————————————————————————————第十节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在通常储存和使用条件下稳定避免接触的条件: 高温、着火源和不相容物。禁配物:
强氧化剂,如氯、过氧化物、硝酸、铬酸盐、高氯酸盐、高锰酸盐、液态氧等
聚合危害 不能发生危险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等有毒烟雾———————————————————————————————————————第十一节 毒理学资料———————————————————————————————————————
毒性研究:LD50:无资料。
刺激性:
对人的皮肤、眼睛、呼吸系统有一定的刺激性。———————————————————————————————————————第十二节 生态学资料
———————————————————————————————————————
生态毒性:无资料
生物降解性:无资料非生物降解性:无资料生物富集和生物积累性:无。对水生生物有害。———————————————————————————————————————第十三节 废弃处理———————————————————————————————————————
废弃物性质:废有机溶剂
废弃处置方法:如果本产品成为废品,它必须由取得许可证的专业工厂进行处理。处理前必须用稳定剂(如砂、粉尘灰或水泥)进行固化,这样在用工业填埋法处理时就不会有游离的废液残留下来。废弃处置注意事项:进行废弃物处理时的个人防护及环境要求见第八部分。本产品不可直接排放到市政下水道、排水沟、天然溪水或河流中。———————————————————————————————————————第十四节 运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