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爸爸妈妈交朋友
——与父母沟通心理活动课方案
【辅导对象】七年级一班学生
【主题辨析】
(一)七年级学生心理特点:个人意识开始出现;群体意识日益增强;青春欲望渐渐萌发;童心玩念依旧旺盛;厌学情绪渐渐滋生;自我管理逐渐变难。
七年级学生由于身体生长发育显著,体力增强,精力旺盛,具有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和独立工作与生活能力,他们的独立性和自尊心增强,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有了参与感,希望独立自主,摆脱成人对他们的“束缚”。
但毕竟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坚持性、独立性还不够,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在生活、学习上对家庭和学校仍具有一定的依赖心理。
如有些学生平时经常对父母说:“你不用管我了”,但在学习和生活中一碰到具体的困难,则很自然地希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帮助。
(二)本班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1)父母的要求不合理。
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进入中学以后,家长就不管了,学习完全靠自己,而自己又确实需要父母的帮助。
另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家长管得太严了,一点自由时间都没有,整天学习再学习,感到厌倦。
(2)难与父母沟通。
许多学生认为与父母沟通比较困难,父母总是居高临下,摆出一幅威严的面孔,训斥自己,即使自己有了困难也不愿对父母讲。
特别是对父母的唠叨,容易产生抵触情绪。
【辅导目标】掌握一些与父母交流沟通的方式,主动与父母沟通,与父母交朋友。
【辅导重点】学会解决与父母之间的误会和矛盾,提高与父母平等沟通的能力。
【辅导难点】使学生认识造成与父母沟通障碍的因素。
【辅导方法】教学中通过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探究体验形式,引导学生采取恰当的方式处理与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学习与家庭成员交流沟通的方法。
【辅导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师课前准备视频资料、学生课前的问卷调查。
【辅导过程】
【参考文献】
[1]古淑青.团体辅导对改善初二学生母子关系的影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
[2]李莉.初中生与父母沟通的障碍及调适[J].社会心理科学,2005(01):132-136.
[3]方晓义,董奇.初中一、二年级学生的亲子冲突[J].心理科学,1998(02):122-125.
[4]俞婷.关于聋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8(03):53-54.
[5]王伟忠,杨燕晴,胡芳.听障学生心理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现代特殊教育,2007(10):7-3.
[6]熊贵成.“沟通”是打开心灵的钥匙——《与父母沟通》活动课案例[J].新课程导学,2011(09):12-13.
【资料附录】
(一)学生阅读材料
学生课前调查材料
A卷家庭沟通状况小调查
请你为目前与父母的沟通现状打个分
A.90分B.80分C.70分D.60分
请简单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会主动告诉父母关于在学校的一些情况吗?
A.会B.不会
你会主动承担一些家务吗?
A.会B.偶尔会
你经常顶撞父母吗?
A.会B.不会
当父母遇到不开心的事你会主动安慰父母吗?
A.会B.偶尔会
你能自觉地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吗?
A.能B.基本能
B卷回忆一件自己与父母发生冲突的事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冲突事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争吵冷战摔东西负气出走其他(可根据当时的情况选择打勾)
回忆自己和父母发生冲突时的情形并谈谈其后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辅导过程的练习材料
(三)板书设计或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