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税实务变动条款解读-总局2016年46号公告(出口分类管理办法)

财税实务变动条款解读-总局2016年46号公告(出口分类管理办法)

【tips】本文由梁志飞老师精心收编整理,同学们学习财税会计定要踏踏实实把基本功练好!财税实务变动条款解读:总局2016年46号公告(出口
分类管理办法)
第五条一类出口企业的评定标准。

注:区分生产企业、外贸企业、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分别设定一类企业的评定标准,进一步提高了分类标准的针对性。

(一)生产企业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注:生产企业的条件取消了原办法“省国家税务局规定的其他风险可控的条件”,和“主动配合退税管理,能按规定收集、装订、存放出口退税凭证及备案单证。


1.企业的生产能力与上一年度申报出口退(免)税规模相匹配。

注:本条新增。

2.近3年(含评定当年,下同)未发生过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其他增值税扣税凭证、骗取出口退税行为。

注:本条是新增的,删除了原办法的“未发生过违反出口退(免)税相关规定的情形。

”,将范围缩小到虚开。

3.上一年度的年末净资产大于上一年度该企业已办理的出口退
税额(不含免抵税额)。

注:明确了年末净资产指上一年度。

4.评定时纳税信用级别为A级或B级。

注:B级也可评为一类。

适当提高一类企业占比。

为进一步发挥一类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新办法》适度降低了一类企业的准入门槛,适当提高其所占比重。

5.企业内部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出口退(免)税风险控制体系。

(二)外贸企业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