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1120最新财税政策汇编

20171120最新财税政策汇编

2
【主要内容】
• 六、税总函[2017]402号解析
• 七、印花税管理规程(试行)公告解析
• 八、新增或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
• 九、财税„2017‟39号解析 • 十、其他税收政策解析
3
一、 •增值税发票开具指南‣(税总货便函 „2017‟127号)解析
4
一、 •增值税发票开具指南‣(税总货便函 „2017‟127号)解析

33
34
七、印花税管理规程(试行)公告解析
35
七、印花税管理规程(试行)公告解析
• 适用范围:除证券交易外的印花税有关管理事项
• 生效时间: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
• 趋势:全面营改增后,随着税源锐减,地税局将 进一步加强征管,征收成本较低。前期已经有不 少企业接到地税局的补税通知。 • 风险点:设臵•印花税应纳税凭证登记簿‣、计 算准确、对比前期自查
23
三、关联企业间无偿借款视同销售问题
• 二、企业如果能够按照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提供 相关资料,并证明相关交易活动符合独立交易原则的;或 者该企业的实际税负不高于境内关联方的,其实际支付给 境内关联方的利息支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
• •特别纳税调查调整及相互协商程序管理办法‣国家税务 总局公告2017年第6号规定:
三、关联企业间无偿借款视同销售问题
• 全面营改增后,企业之间的无息的借款根据•税 收征收管理法‣及•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 的相关规定调整的所得,依据财税[2016]36号文 件“贷款服务”按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
• 符合财税[2016]36号附件3•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 点过渡政策的规定‣中“统借统还”业务的除外。
• 七、土地增值税开发成本与会计成本3大不同点
6
一、 •增值税发票开具指南‣(税总货便函 „2017‟127号)解析
7
二、税总发„2017‟124号解析及三流合一问题
8
二、税总发„2017‟124号解析及三流合一问题
实施时间:2018年3月起 影响:2018年3月增值税申报中,票表税比对进一 步加强,申报比对规则将修改 主要内容: 1、销项比对。 2.进项比对。 (1)当期已认证或确认的进项增值税专用发票(以 下简称“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金额、税额合计数 应大于或者等于申报表中本期申报抵扣的专用发票 进项金额、税额合计数。
• 一、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实际支付给关联方的利 息支出,不超过以下规定比例和税法及其实施条例有关规 定计算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的部分不得在发生当期和 以后年度扣除。
• 企业实际支付给关联方的利息支出,除符合本通知第二条 规定外,其接受关联方债权性投资与其权益性投资比例为:
• (一)金融企业,为5:1; • (二)其他企业,为2:1。
三、关联企业间无偿借款视同销售问题
• •税收征管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关联企业之间 的业务往来,应当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 收取或者支付价款、费用;不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 业务往来收取或者支付价款、费用,而减少其应 纳税的收入或者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进行合 理调整。
• 在营业税时代,企业间借款不收利息,根据•营 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三条规定,若没有取 得货币、货物或者其他经济利益,是不用缴纳营 业税的。 18
• 九、自2017年6月1日起,将建筑业纳入增值税小规模纳税 人自行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试点范围。月销售额超过3万 元(或季销售额超过9万元)的建筑业增值税小规模纳税 人(以下称“自开发票试点纳税人”)提供建筑服务、销 售货物或发生其他增值税应税行为,需要开具增值税专用 发票的,通过增值税发票管理新系统自行开具。 • 营改增后发生的因售房实测面积小于预售面积,造成的小 额退款,如何开具红字发票或重新开具发票的问题,也可 按本条规定处理。 • 在住宿业、鉴证咨询业进行的小规模纳税人自行开具增值 税专用发票试点,扩围至建筑业。
13
把握以下几点:
• 一、纳税人对外开具的销售货物的增值税专用发 票,纳税人应当拥有货物的所有权,包括以直接 购买方式取得货物的所有权,也包括“先卖后买” 方式取得货物的所有权。所谓“先卖后买”,是 指纳税人将货物销售给下家在前,从上家购买货 物在后。这是达成一项真实交易的基础和前提。
14
• 二、挂靠行为适用本公告,需要视不同情况分别 确定。1,挂靠方以被挂靠方名义,向受票方纳税 人销售货物、提供增值税应税劳务或者应税服务, 应以被挂靠方为纳税人。被挂靠方作为货物的销 售方或者应税劳务、应税服务的提供方,按照相 关规定向受票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属于本公 告规定的情形。2,挂靠方以自己名义向受票方纳 税人销售货物、提供增值税应税劳务或者应税服 务,被挂靠方与此项业务无关,则应以挂靠方为 纳税人。这种情况下,被挂靠方向受票方纳税人 就该项业务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不在本公告规 定之列,属于对外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财税 „2016‟36号)规定:“一般纳税人发生应税行 为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税。一般纳税人发生财政 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特定应税行为,可以选 27 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
四、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11号解析
• 五、纳税人提供植物养护服务,按照“其他生活 服务”缴纳增值税。
• 第一章增值税发票种类
• 第二章增值税发票开具基本规定
• 第三章 增值税发票开具特殊规定 • • • 第一节 建筑服务 第二节 销售不动产 第五节 部分现代服务
5
一、 •增值税发票开具指南‣(税总货便函 „2017‟127号)解析
• 五、房屋开发成本与土地开发成本的核算
• 六、企业所得税开发成本与会计成本5大不同点
31
六、税总函[2017]402号解析
•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推进 “多证合一”工商 共享信息运用工作的通知 • 实施时间:2017年11月1日 • 风险点:股权变更登记、工商年报填报 • 现状:工商局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工商年报核 查
• 自查:工商登记与税务登记是否一致,转让价格 是否合理
32
四、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11号解析
• 在业务流、资金流、发票流“三流”不完全一致的情况下, 如何计算缴纳增值税并开具发票。
• 三、纳税人在同一地级行政区范围内跨县(市、区)提供 建筑服务,不适用•纳税人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 增值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 17号印发)。
9
二、税总发„2017‟124号解析及三流合一问题
3.应纳税额减征额比对。当期申报的应纳税额减征 额应小于或者等于当期符合政策规定的减征税额。 4.预缴税款比对。申报表中的预缴税额本期发生额 应小于或者等于实际已预缴的税款。 5.特殊规则。
10
二、税总发„2017‟124号解析及三流合一问题
11
29
五、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16号解析
• 关于增值税发票开具有关问题的公告
30
五、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16号解析
• 直接影响:再也开不到“办公用品”、“商品” 这些品名的发票了 • 深远影响:使税务机关初步拥有了评估企业账面 净利润以及成本费用构成的技术手段,体现了增 值税的优越性。企业不用发票就可以入账的成本 费用项目(比如工资费用、违约赔偿支出)少之 又少。
19
三、关联企业间无偿借款视同销售题
• 根据•关于印发†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试 行)‡的通知‣国税发[2009]2号第五章第三十条 规定:实际税负相同的境内关联方之间的交易, 只要该交易没有直接或间接导致国家总体税收收 入的减少,原则上不作转让定价调查、调整。第 五章自2017年5月1日起废止。
二、税总发„2017‟124号解析及三流合一问题
关于纳税人对外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有关问题的公 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39号)
12
• 是否三流一致的发票,就符合上述规定,不属于 对外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了呢?或者,三流不一 致的发票,就一定是对外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了 呢?也不尽然。“虚开”的范畴远远超出“三流” 的比对内容。但是,做到了三流一致,可以最大 限度地使企业远离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影响。 • 风险点:三流一致的要求,实务中并非仅仅针对 增值税专用发票。
• 第四条 税务机关实施特别纳税调查,应当重点关注具有 以下风险特征的企业:
• (七)从其关联方接受的债权性投资与权益性投资的比例 超过规定标准。
24
四、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11号解析
• 关于进一步明确营改增有关征管问题的公告
• 一、纳税人销售活动板房、机器设备、钢结构件等自产货 物的同时提供建筑、安装服务,不属于•营业税改征增值 税试点实施办法‣第四十条规定的混合销售,应分别核算 货物和建筑服务的销售额,分别适用不同税率或者征收率。 • 二、建筑企业与发包方签订建筑合同后,以内部授权或者 三方协议等方式,授权集团内其他纳税人(“第三方”) 为发包方提供建筑服务,并由第三方直接与发包方结算工 程款的,由第三方缴纳增值税并向发包方开具增值税发票, 与发包方签订建筑合同的建筑企业不缴纳增值税。发包方 可凭实际提供建筑服务的纳税人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抵 25 扣进项税额。
21
三、关联企业间无偿借款视同销售问题
• 若统借方向资金使用单位收取的利息,高于支付 给金融机构借款利率水平或者支付的债券票面利 率水平,应将其视为转贷业务,全额缴纳增值税。
• 是否只要是开具了发票的利息支出,都可以在企 业所得税前列支呢?显然不是。
22
三、关联企业间无偿借款视同销售问题
•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关联方利息支出税前扣除 标准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21号规定:
• •特别纳税调查调整及相互协商程序管理办法‣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6号第三十八条沿用 该规定,文字表述完全一样。
2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