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红色政权的创建和红军长征

红色政权的创建和红军长征

潞城市一中初中部课堂教学设计导[学]案
编写教师 :杨倩倩 审核教师: 杜素萍 2017年 11月12日
课 题 红色政权的创建和红军长征 教学课时
第13课时

班级

目标教学
预 设 目 标 姓名
1. 知道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红色政权的建立、红军长征等一系列历史事
件;
2. 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3. 知道遵义会议,认识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第 小组

导学重点、难点
重点:1.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3.红军长征的历史地位
难点: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
导学方法 自主学习 归纳总结 小组合作 课后活动
导语引

回顾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相关内容。设问:遭受挫折的中国共产党当如何突破困境?




中央红军长征的大致过程
—— 冲破湘江四条封锁线--— (占领遵义,召开遵义会议)

—— ----- (摆脱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

—— ( —---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
和红一方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




1、依据周恩来、第一枪、建军节三个信息,可以得到的正确判断是( )
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井冈山会师
2、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失败给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最重要的启示是( )
A.必须进行武装斗争 B.必须与国民党分裂
C.必须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农村 D.必须夺取城市,建立自己的政权
3、陕北民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中唱到:“„„,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歌词场景发生于( )
A.井冈山 B.吴起镇 C.瑞金 D延安
4、“红军不怕远征难”关于红军的远征正确的是( )
A.胜利的标志是召开遵义会议 B.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C.是一次主动的战略转移 D.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第五次“围剿



(一)南昌起义
1、时间: (八一建军节的由来)
2、领导人: 、 、 、 、 等
3、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 ,是中国共产党 武装斗
争和创建 的开始,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八七会议
1、时间: 2、地点:
3、内容:①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②确立了 的总方针。
③决定发动 。
(三)秋收起义
1927年秋, 到 领导了秋收起义。进攻长沙,损失严重,被迫退回浏阳文家市,改向
的湘赣边界的农村进军。1927年10月毛泽东到达 ,建立革命根据地。
(四)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1、 ——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毛泽东1928年初)
2、井冈山会师
1928年4月, 、 率领的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农民武装与 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
山会师。
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第一个红色中央政权
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 召开,宣告了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以 为首都,选举 为政府主席, 为军委主席兼红军总司令。
4、农村革命根据地创建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 的正确道路。
(五)红军长征(1934.10——1936.10)
1、长征的背景:由于中共临时中央的错误指挥,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年10月,中共中央机关和红军8
万多人从 出发,开始长征。
两次会师: 到达 ,同陕北红军会师。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 会师,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
3、长征的意义
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保存了 和 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 。
促使中国革命局面发生新的变化。
(六)遵义会议
1、时间:
2、内容:①纠正了中央领导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 。②肯定了 的正确主张,确立了他
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3、意义: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
攸关的转折点。





背诵归纳总结的内容,并默写在作业本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