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谱法简介
应用
谢谢观赏!
Thank you !
提出色谱塔板理论并预见采用气体流动相的 物色素新方法。1906年, 茨维特 优点,为此获得1952年诺贝尔化学奖。 将这种方法命名为色谱法。
发展史
原理
分类
仪器
应用
色谱法 chromatography
1937年~1972年
当今
色谱法 研究普及
色谱法 被广泛应用
色谱法 如今已成为 1937-1972年,15年中有12个诺贝尔奖 是有关 色谱研究的。 了重要的分离分析方法, 广泛运用于化工、环境、 医学及食品等诸多领域。
色谱仪分为气相色谱仪和液相色谱仪,两者原理 结构相似,以下以气相色谱仪为例,其结构如下:
温度控制系统
气路系统
进样系统
分离系统
检测系统
记录处理系统
发展史
原理
分类
仪器
应用
色谱法 chromatography
应用
Application
色谱法 chromatography
色谱法的应用:
发展史
原理
分类
仪器
填充柱色谱 柱色谱 毛细管柱色谱
色谱法
纸色谱
平板色谱 薄层色谱
发展史
原理
分类
仪器
应用
色谱法 chromatography
填充柱色谱法:固定相填充满玻璃管或金属管中。
发展史
原理色谱法 chromatography
毛细管柱色谱法:固定相固定在细管内壁。
发展史
原理
分类
仪器
应用
色谱法 chromatography
气相色谱法 诞生
提出 色谱塔板理论
提出 色谱速率理论
1951年,詹姆斯 (James)和 马丁(Martin) 俄国植物学家 茨维特 (Tswett) 发明了气相色谱。 1956年,范第姆特 (Van Deemter )等提出了速率理论。 1952 年 ,马丁(Martin) 和辛格(Synge) 于1903年提出用吸附原理分离植
发展史
原理
分类
仪器
应用
色谱法 chromatography
② 按两相物理状态分类:
气-固色谱法(GSC) 气-液色谱法(GLC)
液-固色谱法(LSC)
液-液色谱法(LLC) 流动相 固定相
发展史
原理
分类
仪器
应用
色谱法 chromatography
仪器
Instrument
色谱法 chromatography
组分B 流出色谱柱
峰A
发展史 原理 分类 仪器
峰B
应用
色谱法 chromatography
信 号
时间 (t)
保留时间/保留值 定性分析
发展史 原理 分类
峰高/峰面积 定量分析
仪器 应用
色谱法 chromatography
分类
Classification
色谱法 chromatography
色谱法我们通常按固定相固定方式或按两相物理状态分类。 ① 按固定相固定方式分类:
LOG O
— 1—
色谱法
王永胜 201337020105
色谱法 chromatography
发展史
1
应用
5
2
原理
仪器
4
3
分类
色谱法 chromatography
发展史
Development History
色谱法 chromatography
1906年
1951年
1952年
1956年
色谱法 被发明
发展史
原理
分类
仪器
应用
色谱法 chromatography
原理
Principle
色谱法 chromatography
利用混合物中各物质在两相间分配系数的差别, 经过反复多次的分配实现组分分离。
注入研究样品 A,B混合物
由于混合物中A,B两种物质分配系 数不同,流出色谱柱速率产生差异
组分A 流出色谱柱
纸色谱法:滤纸作固定相或固定相载体。
发展史
原理
分类
仪器
应用
色谱法 chromatography
薄层色谱法:将固定相研磨成粉末,而后涂敷在玻璃、 铝或其它板上成薄膜固定相。
发展史
原理
分类
仪器
应用
色谱法 chromatography
② 按两相物理状态分类:
气体作为流动相——气相色谱法(GC) 液体作为流动相——液相色谱法(LC) 超临界流体做流动相——超临界流体色谱法(SF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