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南京临时政府法律制度的性质
摘要:南京临时政府法律制度以孙中山战斗的真实的民主主义为指导思想,以欧美资产阶级国家的法律为榜样,随着辛亥革命的枪声,出现在东方封建专制统治的黑暗大地上。
这是对半殖民地半封建清末钦定宪法和专制法律的根本否定,把延续了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宣布为非法,在中国历史上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和资产阶级民主赢得一个暂短的生存权利。
关键词:南京临时政府法律制度性质资产阶级法令
1911年 10月,中国爆发了一次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辛亥革命运动。
这次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以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南京临时政府存在的三个月内,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具有资产阶级民主精神的法律、法令,改革了司法制度,其法律制度的核心是《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法律制度揭开了资产阶级民主法制史上的新篇章,在中国法制发展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1南京临时政府的宪法性文件的性质
1.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的性质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武昌起义成功后,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了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提出的未来资产阶级政府的政府组织形式。
它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宣告废除封建帝制,以美国的国家制度为蓝本,确立临时政府为总统制共和政体,政府机关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是一部带有临时宪法的政府组织法。
大纲从起草到通过只用了两天时间,它不是由人民代表制定的,而是由脱离民众的各省都督的代表制定的,大纲对人民迫切需要的民主自由权利没有任何反映,显示出资产阶级性质,这些是大纲的致命弱点,但在中国历史上,它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在中国的诞生,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的彻底灭亡,正是根据这个大纲,孙中山当选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宣告成立,中华民国政府是中国历史上仅有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府,在广大人民面前树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具体形象,开创了资产阶级民主法制的新纪元,促进了人民的民主觉醒,因而大纲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1.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是在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和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反对派这间围绕政权问题而展开激烈斗争产生的,它反映革命派、立宪派、反革命派等三种不同政治势力的力量对比关系,资产阶
级革命派坚持民主主义立场,为了达到巩固民国,保卫共和国革命成果的目的,想方设法将限制袁世凯专横的希望寄托在临时约法上,因此,临时约法不仅是辛亥革命的胜利成果,也是孙中山为保卫民国而进行斗争的产物,是近代以来资产阶级立宪运动的结晶,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文献,具有革命性、民主性等性质特点,它所反映的资产阶级的愿望和意志,在当时情况下是符合中国社会发展方向的,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民主要求。
首先,临时约法是根据资产阶级“主权在民”的原则,用根本法的形式确定了中国已经不再是封建君主制的国家,而是“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反映了资产阶级“主权在民”的原则。
其次,临时约法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国家制度,规定了中华民国的政治制度实行资产阶级的“三权分立”制,较之封建主义的集权,无疑是历史的进步,这是保证资产阶级民主和政治稳定的有力工具。
第三,临时约法在经济上明确保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破除了束缚资本主义发展的封建枷锁,为资本主义发展制定了新的立法,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四,临时约法规定人民平等、自由之权利。
这些规定体现了资产阶级宪法中的一般民主自由原则,表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派所主张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民主精神,否定了封建等级特权制度,使资产阶级的阶级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劳动人民的社会地位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因没有确保人民享有平等自由实现的物质基础条件,约法规定的实际上是地主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权利。
第五,临时约法规定:“人民有保护财产及营业之自由”,其性质是确认了保护私有财产的原则,旨在保护私有财产和私营工商业,这是宣布私有财产的不可侵犯性和发展资本主义的自由,反映了资产阶级国家宪法的私有制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
2.南京临时政府的其他主要法令的性质
南京临时政府除了制定大纲、临时约法等宪法性文件外,发展经济的法令、保障民权的法令、文化教育方面的法令、社会改革方面的法令等。
概括来说具有以下性质特点。
2.1振兴实业,发展资本主义
资本阶级革命家从本阶级的根本利益出发,十分重视财产,将财产视为生命,先后颁布了《保护人民财产令》等有关法令多件,所有这些,在资产阶级取得政权之初,对安定民心,保护人民利益,分化瓦解敌人,确立资产阶级生产资料私有制起到很好的作用。
南京临时政府认为实业为民国将来生存之命脉,先后制定了一些民族工商业
的规章和措施,宣布振兴实业的方针,保护民族工商业,鼓励人们兴办实业,奖励农垦,还赋予了工商企业受到不法侵害时,有权向中央控告,查实则尽法惩治。
临时政府的这些保护人民财产和振兴实业的法令措施,其实质在于保护地主、资产阶级的私有财产和他们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同时也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企图摆脱帝国主我与买办地主阶级的束缚和压迫以及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强烈要求,有力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2提倡人权,废除封建等级制度
南京临时政府从资产阶级民主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出发,宣布民族平等和男女平等,废除清朝法律中对所谓“贱民”的歧视和限制,规定所有民国势力范围内的人民,享有选举参政权及居住、言论、出版、集会、信教之自由,禁止买卖人口,杜绝贩卖华工,禁止关于大人、老爷的称呼,规定官厅人员均以官职相称,民间普通称呼为先生或君,务求宣传做到家喻户晓。
这些法令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战斗的真实的民主主义思想,有助人民反对贵贱有序的封建尊自卑观念和等级特权制度,唤醒人民争取人权,保卫国家尊严。
2.3振奋民族精神,废除封建恶习
在长期封建专制统治下,广大劳动人民受压迫受剥削,丧失了受教育的权利,愚昧落后,沾染了不少陋习,南京临时政府为了提倡文明,振奋民族精神,革除在专制制度下形成的恶习,在民风民俗上实行革故鼎新,从启文明而速进化的教育目的出发,发布了一系列关于恢复学校教育和进行社会教育的法令,要求各团体组织演讲会,宣传劝导,这些法令的颁布与执行,对批判封建文化,普及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文化和自然科学知识,革除社会恶习,起了积极作用。
3.南京临时政府关于司法改革的措施的性质
南京临时政府废除封建刑讯,着手实行资产阶级的司法制度,如主张司法独立、禁止刑讯、禁止体罚、试行审判公开及陪审制、成立律师团体,试行律师制度等等,在封建专制统治苛政酷刑延续两千多年的旧中国,提出资产阶级法律观点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司法制度,从上到下治理国家腐败,虽然未能全部付诸实施,资产阶级革命家的历史功绩是不容抹煞的。
4.南京临时政府法律制度的性质缺陷
南京临时政府法律制度是资产阶级制定的,它的内容反映了其本身的局限性和妥协性,不可避免地带有一些根本性的缺点。
其立法没有规定任何反对帝国主义的条款,没有触动封建制度的基础土地所有制的内容,也没有维护人民真正的有保障的民主权利,而且其法律制度是建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基础上的法律制度,事实证明,资产阶级的宪法和法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行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