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12--16小题。
(20分)
【甲】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
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
【乙】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
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①,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选自(《世说新语》)
【注】①物:指月中阴影。
12、解释加点的字。
(4分)
(1)今方.来(2)叶徒.相似
(3)尝.月下戏(4)不然.
13、找出甲文中的两个通假字并解释其意义(4分)
(1)同:;
(2)同:。
14、写出加点字的古今异义( 4分)
(1)坐盗.:古义今义;
(2)寡人反取病.焉:古义今义
15、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2)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16、请你根据文段具体分析晏子与徐孺子的说话艺术有什么相同之处?(4分)
12、(1)将要(2)只(3)曾经(4)这样
13、(1)“曷”同“何”:什么(2)“熙”同“嬉”开玩笑
14、(1)坐:古义:犯罪,今义:坐下(2)病:古义:辱,今义:疾病
15、(1)莫非是楚国的水土使老百姓善于偷窃吗?
(2)比如说人的眼中有瞳仁,如果没有这个眼睛就一定不明亮了。
16、他们都用了类比的方法,晏子将橘生长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长出不同的果实和人生活在不同国家养成不同的生活习惯进行比较,反击楚王;徐孺子则是用眼睛中有瞳仁和月亮中有阴影进行比较,巧妙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