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果高中课改实验班课本剧表演大赛活动方案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我们将开展课本剧表演大赛。
该活动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书本内容,体验书中情节,感悟作者情感,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为了更好地落实这项活动,拟定计划如下:
一、明确对象:以初中、高中的课本篇目为主,既忠实于课本,又可以在原文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可根据需要对人物的语言(对话)及相关情节作调整充实,但不能改变主题和主要内容情节。
二、抓实课本剧教学的基本环节。
课本剧活动的基本环节可分为:选读素材——解读、完善剧本——分配角色——观看视频——排练剧情——剧务策划——彩排表演——评价反馈——修改完善——上台表演。
选读素材。
一般选择故事情节较为曲折、趣味性、可读性较强的叙事作品作为教学的素材。
简单的叙事作品可以作为局部或单项教学训练的内容(如:对话表演、神态表演、动作表演等)。
材料选择后,要引导学生自己赏析故事情节特色、分析人物形象特点,准确把握作品主题;要注重品味具有表现力的叙述语言和人物对话语言,以把握作品的精髓。
有些精彩的片段可以在阅读赏析过程中随机模拟表演,以检验和锻炼学生的表演才能,为分配角色、正式表演打下基础。
解读、完善剧本。
教师给学生分发剧本,引导学生理解剧本主题、故事情节、人物表演的动作神态语言、舞台说明以及转场技巧。
剧本的改编完善要考虑到实施表演的相关条件,因情制宜,因校制宜,以保障表演活动的有效实施。
分配角色。
角色演员的选择与分配以自荐、民选、轮流相结合的方式产生。
努力使人人有上场表演的机会。
暂时没有分配到角色的人员,尽量安排剧务的各项任务,使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形成一个服务表演的大团队。
观看视频。
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组织学生观看与课本剧相关的影视剧,为学生排练剧情提供帮助。
排练剧情。
排练,主要靠学生的兴趣与自觉性。
老师必须随时随地观摩与指导。
每次排练,剧情可以是整体,也可以是局部或片段。
排练必须集中在每周二、四的大课间活动时间,尽量不占用其他学科的学习时间。
排练一段时间后,可以组织中期交流活动,分析进程与得失,策划改进措施。
剧务策划。
在排练的同时,剧务组成员应参与观摩、以便构思与剧情表演相适应的布景、道具、化妆、音响等。
剧务策划的过程,尽量发挥学生的专长。
布景、道具的制作以学生制作为主。
剧务组努力争取他科(美术、音乐等)教师及相应专业人士的指导。
表演使用的器材以因陋就简、节约环保、便利适用为原则。
落实表演。
课本剧的正式表演要纳入学校中心活动的议事日程。
定期或分批开展汇报表演或表演竞赛活动。
在大型的节日活动中,要给予课本剧表演一定的席位。
在即将表演的时节,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表演活动方案。
表演的观众规模尽可能扩大,尤其要邀请家长和社会相关人士参加;有条件时可以将课本剧表演送入社会,以扩大其社会影响。
评价反馈。
评价反馈环节十分重要。
这环节有利于反思过程、明确得失、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有利于发现人才、为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评价反馈的主体是学生,提倡学生自评与互评。
兼以请指导教师、学校领导、学生家长、专业人士、其他观众评价。
三、分工合作、各司其责。
1、每个班级成立4个部门,分别为:
(1)导演组(1—2人)主要负责各项工作的开展的协调组织工作及班级课本剧的排演。
(2)剧本组(人数不限)主要是寻找和编写剧本,并在排演过程中完善剧本。
(3)演员组(越多越好)主要担任演出排练任务,演员组可以邀请老师参加。
(4)剧务组(人数不限)主要负责服装道具的制作,音乐、布景的安排,本次比赛要求服装道具尽可能用自己制作的服装道具。
2、本次活动要求全员参与,每位同学至少要参加一个部门的工作,可以一人跨多个部门工作。
四、奖项设计:
1、最佳课本剧奖
2、最佳男女主角
3、最佳配角、
4、最佳道具设计
5、最佳音响设计
6、最佳编剧奖
7、最佳导演奖。
每项设提名奖三名。
五、比赛时间
日期待定,初略定于本学期期末。
平果高中课改实验语文备课组 2015年3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