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稽查业务试题(一)一、填空(每题2分,共20分)1、税务稽查的基本任务,是依法,保障税收收入,维护税收秩序,。
2、稽查局主要职责,是依法对、扣缴义务人和履行纳税义务、扣缴义务情况及涉税事项进行检查处理,以及围绕检查处理开展的其他相关工作。
3、被查对象要求税务稽查人员回避的,或者税务稽查人员自己提出回避的,由依法决定是否回避。
稽查局局长发现税务稽查人员有规定回避情形的,应当要求其回避。
稽查局局长的回避,由依法审查决定。
4、选案部门应当建立,跟踪案件查处进展情况,并及时报告稽查局局长。
5、检查前,应当告知被查对象检查时间、需要准备的资料等,但的除外。
6、提取证据材料复制件的,应当由原件保存单位或者个人在复制件上注明“”,并由提供人签章。
7、以电子数据的内容证明案件事实的,应当要求当事人将电子数据打印成纸质资料,在纸质资料上注明数据出处、打印场所,注明“”,并由当事人签章。
8、检查结束时,应当根据《税务稽查工作底稿》及有关资料,制作《税务稽查报告》,由审核。
9、检查人员实地调查取证时,可以制作,对实地检查情况予以记录或者说明。
10、省局提倡的四种意识是指。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税务稽查应当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
()A、高效B、便民C、合法D、效率2、查询案件涉嫌人员储蓄存款的,应当经批准,凭《检查存款账户许可证明》向相关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查询。
()A、所属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税务局局长B、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C、稽查局局长D、所属税务局局长3、检查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以前纳税期的纳税情况时,发现纳税人有逃避纳税义务行为,并有明显的转移、隐匿其应纳税的商品、货物以及其他财产或者应纳税收入迹象的,经批准,可以依法采取税收保全措施。
()A、所属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税务局局长B、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C、稽查局局长D、所属税务局局长4、税务机关人员需要查阅或者借阅税务稽查案卷的,应当经稽查局局长批准;税务机关以外人员需要查阅的,应当经稽查局批准。
()A、所属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税务局局长B、所属税务局领C、稽查局局长D、所属税务局局长5、税务稽查案卷应当在立卷次年6月30日前移交所属税务局档案管理部门保管;稽查局与所属税务局异址办公的,可以适当延迟移交,但延迟时间最多不超过年。
()A、次年12月31日B、1年C、2年D、6个月6、执行过程中发现涉嫌犯罪的,执行部门应当及时将执行情况通知,并提出向公安机关移送的建议。
()A、所属税务局征管科B、所属税务局法规科C、审理部门D、稽查局长7、以拍卖或者变卖所得抵缴税款、滞纳金、罚款和拍卖、变卖费用后,尚有剩余的财产或者无法进行拍卖、变卖的财产的,应当拟制《返还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通知书》,附《返还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清单》,送达被执行人,并自办理税款、滞纳金、罚款入库手续之日起个工作日内退还被执行人。
()A、1B、2C、3D、48、《税务处理决定书》、《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不予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税务稽查结论》引用的,应当注明文件全称、文号和有关条款。
()A、法律法规B、法律、行政法规、规章C、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D、税收相关法律9、被查对象或者其他涉税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依法组织听证。
听证主持人由担任。
()A、所属税务局法规科人员B、审理人员C、所属税务局征管科人员D、稽查局长10、《税务稽查报告》认定的税收违法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但适用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错误,或者提出的税务处理、处罚建议错误或者不当的,审理部门应当。
()A、将《税务稽查报告》及有关资料退回检查部门补正B、将《税务稽查报告》及有关资料退回检查部门补充调查C、责令检查部门限期改正D、另行提出税务处理、处罚意见三、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多选少选都得0分)1、上级稽查局对下级稽查局的稽查业务进行、指导、和监督,对执法办案进行指挥和协调。
()A、领导B、考核C、管理D、考评E、奖励2、税务稽查人员应当依法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保密。
( )A、商业秘密B、个人隐私C、国家秘密D、税收违法行为E、商业机密3、税务稽查人员应当遵守工作纪律,恪守职业道德,不得有下列行为:()A、弄虚作假,故意夸大或者隐瞒案情;B、未经批准私自会见被查对象;C、玩忽职守,不履行法定义务;D、利用职权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利益;4、选案部门应当建立案源信息档案,对所获取的案源信息实行分类管理。
案源信息主要包括: ()A、财务指标、税收征管资料、稽查资料、情报交换和协查线索;B、上级领导交办的税收违法案件;C、检举的涉税违法信息;D、其他部门和单位转来的涉税违法信息;E、社会公共信息;5、税收违法案件举报中心应当对检举信息进行分析筛选,区分不同情形,经稽查局局长批准后分别处理:()A、线索清楚,涉嫌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税、虚开发票、制售假发票或者其他严重税收违法行为的,由选案部门列入案源信息;B、检举内容不详,无明确线索或者内容重复的,暂存待办;C、属于税务局其他部门工作职责范围的,转交相关部门处理;D、不属于自己受理范围的检举,将检举材料转送有处理权的单位;E、检举的案件与当前在查纳税人重复的,并案处理。
6、选案部门对案源信息采取、、等方法进行筛选,发现有税收违法嫌疑的,应当确定为待查对象。
()A、计算机分析B、人工分析C、人机结合分析D、纳税评估E、案源评估7、审理部门接到检查部门移交的《税务稽查报告》及有关资料后,应当在15日内提出审理意见。
但下列时间不计算在内:()A、检查人员补充调查的时间;B、重大案件报经上级税务机关审理定案时间;C、向上级机关请示或者向相关部门征询政策问题的时间;D、已经稽查局局长批准延长的审理时限;E、审理制作税务行政处罚告知送达时间。
8、税务稽查案卷按照以下情况确定保管期限:()A、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税、抗税案件,以及涉嫌犯罪案件,案卷保管期限为永久;B、一般行政处罚的税收违法案件,案卷保管期限为30年;C、前两项规定以外的其他税收违法案件,案卷保管期限为10年。
D、只补税未进行税务行政处罚的案件或者经查实给予退税的案件,其案卷保管期限为10年;E、凡定性为伪造、倒卖、虚开、非法开发票、私自制作、伪造发票监制章、发票防伪专用品等并进行了行政处罚的案件,其案卷保管为永久;9、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稽查局应当依法及时解除税收保全措施:()A、纳税人已按履行期限缴纳税款的;B、当事人申请解除税收保全措施;C、税收保全措施被复议机关决定撤销的;D、税收保全措施被人民法院裁决撤销的;E、其他法定应当解除税收保全措施的。
10、检查结束时,应当根据《税务稽查工作底稿》及有关资料,制作《税务稽查报告》,由检查部门负责人审核。
经检查没有发现税收违法事实的,应当在《税务稽查报告》中说明、、。
()A、检查内容B、检查方法C、过程D、事实情况E、纳税人态度参考答案:一、填空1、查处税收违法行为,促进依法纳税2、纳税人,其他涉税当事人3、稽查局局长,所属税务局领导4、案件管理台账5、预先通知有碍检查6、与原件核对无误,原件存于我处7、与电子数据核对无误8、检查部门负责人9、现场笔录、勘验笔录10、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创新意识二、单项选择题1、D2、A3、D4、B5、C6、C7、C8、C9、B 10、D三、多项选择题1、BC2、AB3、ABCD4、ACDE5、ABCD6、ABC7、ACD8、ABC9、ACDE 10、ACD税务稽查业务试题(二)一、单项选择(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内,答案标识辨别不清不给分,每题0.5分,共10分)1.稽查局按上级税务机关统一部署对管辖范围内的特定行业、特定纳税人或特定税务事宜所进行的专门稽查属于税务稽查分类中()。
A.日常检查 B.专项稽查C.专案稽查 D.专项整治2.下列哪些不属于税收实体法基本构成要素:()A. 纳税义务人B.征税主体C. 税目D. 税收优惠3.按照现行法律法规规定,税务机关在对公民拟作出()元(含本数)以上罚款、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作出1万元(含本数)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告知当事人有申请听证的权力,如果当事人申请,税务机关应当组织听证。
A.1000B.2000C.50D.50004.按照涉税案件管辖的相关规定,对于( ),应由案发地税务机关组织查处。
A. 重大偷税、骗税案件B. 重大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违法案件C. 涉及被查对象主管税务机关人员的案件D. 发票违法案件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纳税担保人同意为纳税人提供纳税担保的,应当填写纳税担保清单B. 纳税人或者第三人以其财产提供纳税担保的,应当填写纳税担保书C. 纳税担保清单应写明担保对象、担保范围、担保期限和担保责任以及其他有关事项D. 纳税担保书须经纳税人、纳税担保人签字盖章并经税务机关同意后方为有效6.审理人员接到稽查人员提交的《税务稽查报告》及有关资料后,应当在()日内审理完毕。
A.15B.7C.10D.307.稽查局拟对A有限责任公司罚款()元以上,A公司有要求听证的权利。
A.8000B.10000C.2000D.50008.采取邮寄送达方式的,以()为送达日期。
A.邮寄日期B.回执上注明的签收日期C. 邮戳日期D. 邮政部门接受函件日期9.运用纵向比较分析是税务稽查成果分析的常用方法。
如果分析的目的是为了说明特定指标的发展方向和变化幅度,则应当运用纵向比较分析方法是()A.趋势分析B.波动分析C.相关分析 D.弹性分析10.关于税务稽查信息化的内涵,一般认为,除了有效利用信息资源外,最为重要的是税务稽查信息化是()A.加快数据传输B.加大数据存储C.强化管理过程D.提高运算速度11.进行账证核对时,一般采用()。
A、审阅法B、核对法C、详查法D、抽查法12.根据实施税收违法行为的主体类型对其所作的分类是:()A.征税主体的违法行为和纳税主体的违法行为B.税收实体违法行为和税收程序违法行为C.抽象税收违法行为和具体税收违法行为D.税收行政违法行为和税收刑事违法行为13.某生产果酒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月销售收入为128.7万元(含税),当期发出包装物收取押金为5.85万元,当期逾期未归还包装物押金为2.34万元。
该企业本期应申报的销项税额为()A.21.87万元B.20.74万元C.19.55元D.20.7978万元14.某钢琴厂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本月采取“还本销售”方式销售钢琴,开具普通发票20张,共收取货款25万元。
企业扣除还本准备金后按23万元做销售处理,则增值税计税销售额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