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生之德心得体会
篇一:尊师爱生心得体会
尊师爱生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让我对教师这一崇高的职业又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
师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
教师要做好学生的灵魂工程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一、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教育是辛苦的工作,但也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崇高事业, 这一职业是神圣的,担负着教育下一代的艰巨的任务;传道、授业、解惑是我们的天职。
只有发自内心地忠爱教育事业, 才能无怨无悔地付出,同时最大地享受教育生活。
每当看到自己的学生取得了成绩,或者看到别人赞扬我的学生,或者经我成功转化的学生找我分享成功喜悦。
这时,我都为自己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而感到无比的骄傲, 那一刻,自己在工作中所有的辛酸都会一扫而光,收获充实的人生。
二、春风化雨关爱学生
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孜孜不倦的关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不以成绩区分,不因家庭而别。
关爱学生,是教师所有“爱”的核心,教师对学生的“爱”,即“爱心、耐心、细心”。
有些小事常常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比如,学生病了,打个电话通知家长,或者亲自把他送回家,住院时记得到医院里去看望。
学生病假回校,主动为他补课;并且时时注意天气情况,提醒学生添减衣服。
这些虽然是小事,但在学生的心目中留下的记忆却是很深的。
每每听到学生们发自真心的感激之语时,我总有一种幸福的感觉。
特别是对后进生,只要我们对他们倾注真心的爱,并把握好教育时机,掌握恰当的方法,我们相信,是可以转化的。
因为有了爱,教书育人才会由被动变为主动;因为有了爱,我们看差生时才不会有“看不顺眼”的现象,我们才会很乐意地去想办法去改变他们。
新规范还指出:教师应保护学生生命安全。
我想这是每位教师必须做到的,这也是一位教师应有的高尚道德。
当学生生命受到威胁,受到伤害时,作为一名教师应在学生危急时挺身而岀,应向汶川地震中的英雄们学习,学习他们生死关头临危不惧、舍生忘死、奋不顾身、拼死保护学生的英勇献身精神;学习他们危难时刻坚守岗位、忠于职守、不畏艰难险阻、奋力抢救学生拼搏奉献的精神。
我想,这正是教师爱学生的最高体现。
三、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小学教师所面临的对象,是在身体和心理都正在发育的儿童,教师心理健康与否,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及将来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教师应努力成为一个阳光的人,用自己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去影响学生、引导学生;既让自己的生活充满阳光,也用爱的阳光去温暖每一个学生!
作为教师,珍爱自己,特别是在现在的社会转型时期, 各种矛盾层出不穷,各种思想相互碰撞,教师的人生态度不仅关系到自己是否拥有幸福的人生,而且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过程。
教师要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康的精神情操,高尚的行为仪表,“言传身教”,为学生乃至社会上的人做出表率,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
一个不珍爱自己的教师,是谈不上爱教育和爱学生的。
珍爱自己挑战自己,超越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规范
中要求教师“终身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这就要求我们在
育人的同时,不要忘了自身的继续学习。
一定要与时俱进,学而
不厌,积极进取,做到严谨治学,精益求精, 厚积薄发,做一名“学习型”的优秀教师。
有了良好的素质、过硬的本领,才会在
工作中自信,在生活中快乐,才会有积极的教育态度和人生观
念,才会不迷失工作和前进的方向。
忠爱教育、关爱学生、珍爱自己,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基本道德要求。
作为一名教师,需要不断地完善自我、超越自我,认认真
真地学习,勤勤恳恳地钻研,扎扎实实地工作,才能无愧于“教师”这一光荣称号,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努力吧!
篇二:爱生学校培训心得体会(500字)
爱生学校培训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培训学习,知道了《儿童权利公约》,知道了许多与儿童相关的知识,让我看到了城乡学生的差距是多么巨大,让我想到爱学生并非单纯地去教他们学知识、学做人, 还要懂得儿童的情感变化,影响学生学习的相关因素,如果发动和利用好儿童的家长,让我们大家共同携手,共创师生良好关系,为学生的良好习惯养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也有很多的感想和感动,愿以此与大家分享,不当之处还恳请各位老师多多帮助。
一、学生方面:爱生学校的一个远景是全纳与平等。
在小学中,我们而临着形形色色的学生,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庭有着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的文化修养,每个孩子也有不同的性格特点、不同的兴趣爱好,作为教师,在参加完培训后,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应该正确看待孩子们的差异,需要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克服实际工作中的困难,尽力让不同的学生得到发展,让孩子们都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 快乐地成长。
更要记住教师的任务不是把个性迥异的孩子塑造成完全相同的人,而是让孩子们各具特点。
二、教师方面:如何真正做到爱学生,结合自己的体会,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第一、要爱学生,就要学会宽以待人
第二、要爱学生,就要学会鼓励学生
第三、要爱学生,就要教学生学会感恩
第四、我们应该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就自己的经验表现,我觉得小学生的心灵敏感而脆弱,需要我们作为老师的,用自己一颗真诚、热爱、赏识的心去唤醒他们、去呵护他们。
所以,在教育学生时,我们决不能简单的压制他们,用纪律制度去逼他们就范,用尽各种办法来严惩不贷……这样,学生往往会忘记为什么受罚,只为自己所受的待遇而难过、委屈、甚至愤怒。
作为教师的我们,在学生犯错误时,应该认真听取他们的申述,尊重他们的意愿,想方设法化解他们的抵触情绪,解开他们的心结。
我相信,在心与心的交流中,教育一定会取得应该有的效果。
三、学校、家庭与社会的联系方面:在参加爱生学校的培训时,有这样一个活动让我们印象深刻,即以学生为圆心,用同心圆表示出与孩子密切联系的人和相关责任。
在这个活动中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家庭、学校和社区都是因为孩子这一纽带联系到了一起,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缺少哪一方都不行。
作为教师,我应该合理地利用这一纽带,使家庭和学校更有效地联系在一起,使家长真正成为教师教学工作的坚强后盾,能和教师一同为教育好孩子出谋
划策
总而言之,通过此次培训,我认识到教育就是要为小朋友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使小朋友健康快乐地生长。
篇三:关爱学生心得体会
爱是教育事业的基础,既是对教育事业本身的热爱, 也是对学生的热爱。
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
关爱,即关心爱护学生,犹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正确处理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准则。
关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更困难。
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 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
教育上的关爱,是一种出自崇高目的、充满科学精神、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爱,既包括要求教师精心热爱学生,又包括要求教师精心教育学生。
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具有十分强烈的责任、质量意识,要真正在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塑造学生美好心灵方面下功夫。
一个教师只有对自己的学生充满执着的爱,才能激发出做好这一工作的高度责任感,才能坚定不移地辛勤耕耘,获得丰硕的育人之果。
关爱学生, 不能以血缘关系和个人好恶为转移,教师应当把它无私地奉献给全体学生。
爱是打开心扉的钥匙。
要把真挚的关爱融在整个班级之中,不仅要爱那些好学生,更要爱那些缺点较多的学生,要让每一个学生都从教师这里得到
一份爱的琼浆, 从中汲取奋发向上的力量,更加自爱、自尊、自强和自信。
使得善于观察的学生,对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出相应的评价和反应。
这样学生切实地感到老师在诚心诚意地爱护自己, 关心自己,帮助自己,并自然地对教师产生欢迎的倾向,喜欢接近并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和指导。
反之,如果学生没有体会到教师的关爱之心,他们就会在情感上对你采取冷漠、猜疑、反感甚至抵触的消极态度,这样的话,无论你怎样苦口婆心,他们也不会接受。
所以,具有爱心,是教师取得教育成果的极为重要的前提,对学生爱之愈深,教育效果愈好。
然而,教师只有爱的教育和奉献的教育还远远不够,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引导学生,才是教师在爱学生这一基础上的发展方向。
爱默生曾说,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
每个教师都必须懂重,自尊心是学生主体性的集中体现,是他们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内在动力。
如果损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就会导致教育的失败。
在我任班主任的班级中,对待后进生,我多采用谈心的办法,不厌其烦的耐心做好帮教转化工作。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采用软硬兼施的办法,既严厉,但是绝不岀言伤人,认识自己的错误,同时让其认识自己的闪光点并对自己充满信心,最终达到转化后进生的目的。
对于态度较好的同学,我采用平等的坐在一起面对面的用心交流,共同探讨人生观、世界观、为人处世的方式,这类学生逐渐对学习产生兴趣,成绩有了较明显的进步。
因此,教师要了解学生,就必须拥有一颗始终包
含着善意、理解和宽容的心,对学生处处体察入微的母亲般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