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显微镜的结构及各部分作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目镜:凸透镜,放大作用,无螺纹,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低。

物镜:凸透镜,放大作用,有螺纹,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高(正物反目)。

物镜转换器:安装和转换物镜镜头。

粗准焦螺旋:低倍镜时可调节,升降镜筒,升降幅度较大。

细准焦螺旋:高倍镜时可调节,升降镜筒,升降幅度较小(逆升顺降或内升外降)。

通光孔:光线通过。

遮光器:分布大小不同的光圈,改变通光量。

反光镜:反射光线,分为平面镜(光线强时使用)和凹面镜(光线弱时使用)。

1.显微镜所成的像是倒像,即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如:若将载玻片上写一个“b”,
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应是“q”。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指的是物体的长度与宽度,
即:若显微镜放大了100倍,指的是其长度和宽度都放大了100倍。

放大倍数越
大,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越_____。

3.物镜低倍镜和高倍镜比较:
视野范围观察到的细胞
视野亮度物像大小
数目
低倍镜大多亮小
高倍镜小少暗大
◇显微镜的使用
1.取镜安放: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禁止单手提镜);
轻拿轻放,并略偏左,镜筒向前,镜臂向后;
装好目镜和物镜。

2.对光:扭动_________,使物镜(低倍镜)、镜筒和通光孔成一直线,通过目镜,可以看到
___________;
根据光线强弱,调节遮光器(光圈)和反光镜(光线强时选择________,光线弱时
选择__________)。

3.观察:玻片标本放置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央,用压片夹固定;从侧面看着物镜,_______转
动____________,使镜筒慢慢下降,直至物镜接近玻片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
物镜)。

用_______眼在目镜中观察,反向转动_________________,使镜筒缓缓上
升,直至看清物像为止。

上下左右移动玻片,你会发现什么?
4.收镜:将载玻片从载物台上取下,用纱布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
将压片夹转向后方,反光镜移动到垂直方向;
转动转换器,使两个物镜位于载物台上通光孔的两侧,呈“八”字形,将镜筒向
下调至最低;
按取镜时的拿法,将显微镜送回镜箱。

1.首先用______观察,找到要放大的标本,移到视野_____,然后换上高倍物镜。

2.换上高倍镜后,只能用细准焦螺旋来调节。

3.使用原则:先低(倍镜)后高(倍镜);先粗(准焦螺旋)后细(准焦螺旋)。

4.标本的移动方向和实际的移动方向是相反的。

观察到标本如果偏向右上方,要想让
它移到中央,应向______移动玻片,此时标本实际是向左下方移动(偏哪移哪)。

显微镜临时装片的制作
◇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
1、用干净的_______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把载玻片放在试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______________。

3、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内表皮。

4、把撕下的内表皮浸入载玻片的_________中,用解剖针把它_______________。

5、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与载玻片成______,使它的_____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平。

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_________,另一侧用___________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一擦、二滴、三撕、四展、五盖、六染、七吸”
◇制作人体口腔细胞临时装片
1、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把载玻片放在试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________________。

3、用凉开水把口漱净(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用消毒牙签从口腔侧壁处轻轻刮几下,牙签上就附着了一些碎屑。

4、把牙签放在载玻片的________________中均匀地涂抹几下。

5、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与载玻片成45°角,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平。

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6、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一擦、二滴、三刮、四涂、五盖、六染、七吸”
◇人体口腔细胞和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有哪些不同点?
1、滴的液体不同:口腔上皮滴的是生理盐水,洋葱的滴的是清水。

2、取材方式不同:口腔上皮细胞是在口腔内壁上刮取细胞,洋葱的是在内表皮上撕取薄膜。

3、放材料的方式不同:口腔上皮细胞是在液滴中均匀的涂在生理盐水中,洋葱表皮的是把撕取的材料展平在液滴中。

我来试试:
1.在显微镜下观察印有“F”字的装片,看到的物像是__________.
2. 一物像处于显微镜视野右上方,要使该物像移至视野的正中央,应向()方向推玻片。

A、右上方
B、右下方
C、左上方
D、左下方
3. 放大的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细胞越_____,数目越_____.
4. 用镊子将一只死蚂蚁,或将一根头发放在载玻片的正中央可否观察到它们的内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利用显微镜观察并绘制生物细胞图的标准方法是( )
A.只睁左眼B.只睁右眼
C.只要依照个人的习惯D.两眼同时张开
6.在使用显微镜时,一学生两眼视力正常,惯用左手写字,则他使用显微镜时,应( ) A.闭左眼,用右眼观察B.闭右眼,用左眼观察
C.两眼张开,用左眼观察D.两眼张开,用右眼观察
7. 某学生观察草履虫时,使用10X物镜,60X目镜,该学生把标准尺放在目镜内,测得虫体长度约为3毫米,由此实验可知虫体实际长度是( ) A.1800毫米B.毫米C.毫米D.毫米
8. 下面是使用显微镜的几个步骤:①调节反光镜;②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③使物镜对准镜台中间的圆孔;④调节细准焦螺旋。

其正确顺序是()A.②④①③B.③①②④C.④①③②D.①②③④
9. 在使用显微镜的实验中,由低倍镜转换为高倍镜时()A.光度转弱,像放大,所占范围较大B.光度转强,像放大;所占范围较小
C.光度转弱,像放大,所占范围较小D.光度转强,像放大,所占范围较大
10. 在光线较弱的环境中使用显微镜时,应选用( ) A.大光圈、平面镜B.大光圈、凹面镜
C.小光圈、平面镜D.小光圈、凹面镜
11. 观察玻片标本时,若视野的上方较暗、下方较亮,应调节哪一部位? ( ) A.目镜B.物镜C.光圈D.反光镜
12. 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和4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来观察血细胞涂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所示。

如果载玻片位置不变,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细胞数量最多的物镜是
( )
A.a B.b C.c D.d
13. 甲同学看清高倍镜下物像后,乙同学却看不清楚物像,乙同学应调节()
A.粗准焦螺旋B.细准焦螺旋C.物镜D.反光镜
14. 在观察临时装片时,如在视野中看到中央发亮、周边黑暗的圆圈,该圆圈可能是( ) A.污物B.气泡C.细胞D.墨水
15.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错误的是()
A.撕取的洋葱内表皮要尽量的薄B.撕取的洋葱内表皮要在水滴中展平
C.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盐水D.盖盖玻片时一侧先接触液滴,然后缓缓放平16. 图表示“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步骤②和④滴加的液体分别是()
A.清水、清水B.清水、碘液C.碘液、清水D.碘液、碘液17.下图分别为细胞结构和显微镜结构示意图,请据图
回答:
(1)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染色所用的液
体是_______。

(2)用显微镜观察制作好的临时装片,在镜下已经找
到观察物,如果要使物像更清晰些,应调节显微镜的
[ ]__________。

(3)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图应该是上图中的____(填A或B)。

(4)细胞结构中,[ ]__________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