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高考题精选
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B.儒 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
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D.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
6.(2013年高考大纲全国卷13题)汉文帝说:“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有不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奚可甚哀……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汉文帝在此强调的是
A.无为而治B.轻徭薄赋C.崇尚节俭D.民贵君轻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2.(2013年广东高考12题)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加强ﻩB.宗法制的衰落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D.井田制的推行
A.政府的大力推广B.棉纺织技术的改进C.商品经济的发展D.棉花成为经济作物
19.(2013年四川高考3题)下表是1620年和1850年江南八府一州城乡人口统计。据此判断,这一时段该地区
17.(2013年四川高考2题)纺织业在商代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下列选项中可以支持这一判断的是
A.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襌衣B.纺织家黄道婆创立的新式纺车
C.甲骨文中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D.《说文解字》中有关纺织产品的字
18.(2013年天津高考2题)“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到了元代,丝、麻、棉鼎足而三,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麻。”出现这些变化的前提条件是
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15.(2013年高考全国Ⅱ卷25题)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A.中央集权弱化B.流民问题严重C.土地兼并缓和D.自耕小农衰退
16.(2013年福建高考15题)《唐六典》记:“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新唐书》载:“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矟(长矛)之工,二年……教作者传家技。”这表明唐代工匠①频繁更换工种②长期在官府作坊干活③职业是世袭的④是临时工人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4.宋代理学家周敦颐认为,“天以阳生万物,以阴 成万物。生,仁也”。周敦颐在此所阐释的是
A.“仁”与万物生成的关系B.孟子的仁政思想C.阴阳互相依存关系D.道家顺应自然的思想
5.(2012年海南卷历史,4)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 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这反映出当时( )
12.(2013年山东高考9题)《周礼·考工记》载:建造王城,九里见方,四周各三门,南北和东西大道各九条,宫城之左为宗庙,右为社稷,前为朝,后为市。它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A.中央集权B.中正有序C.敬天法祖D.君权神授
13.(2013年山东高考11题)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
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
中国古代史高考题精选
———————————————————————————————— 作者:
———————————————————————————————— 日期:
ﻩ
中国古代史高考题精选
1.(2013年高考全国Ⅰ卷24题)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7.(2013年江苏高考3题)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A.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8.(2013年福建高考17题)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记述:“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功名利禄一类是无法说清楚的……九十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样?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该材料A.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B.表明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C.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D.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9.(2013年高考大纲全国卷12题)中国历史上有监察区转为行政区的现象,如汉代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这体现出A.中央集权促成地方行政制度变迁B.经济发展导致地方行政区域调整C.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力度越来越弱D.疆域变化影响地方行政区域设置10.(2013年重庆高考5题)《明史》记载,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由此表明,明朝内阁A.在明太祖时期已正式设立B.在明成祖时期开始参与国是C.大学士在明仁宗后是丞相D.大学士可正式统率六部百司11.(2013年江苏高考5题)光绪《大清会典》载:“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届时则提奏。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材料说明军机处A.地处内廷,专管军务B.参与政务,秉旨办事C.设有官衙,机构完备D.专理刑狱,职能单一
3.(2012年全国新课标历史,27)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D.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
14.(2013年江苏高考1题)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钁、锄、铲、镰、犁铧等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