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作业许可管理程序试卷答案

作业许可管理程序试卷答案

1.目的:为建立一个正式的作业许可管理流程,提供危险作业控制、协调方法,制定作业实施计划和界区衔接安全方案,控制作业现场潜在的隐患并将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的程度,防止事故发生,特制订本程序。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生产或施工作业区域规定和工作程序(操作规程)所未涵盖的非常规作业、检维修作业、工程施工作业,同时包括有专门作业控制管理规程的特殊作业,高处作业、受限空间进入、动土作业、吊装作业、断路作业、盲板抽堵作业、临时用电作业及其他需额外开具作业许可证的作业。

3.术语和定义3.1 特殊作业:指在厂区范围内设备、设施检修过程中可能涉及的动火、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盲板抽堵作业、高处作业、吊装作业、临时用电作业、动土作业、断路作业等,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建(构)筑物、设备、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危害的作业。

3.2 普通作业:指除特殊作业以外的作业,且具有一定的EHS风险,例如油漆作业、土建施工等。

3.3 申请人/作业现场负责人:是填写作业申请单/许可证,并向批准人提出工作申请的作业现场负责人。

3.4 安全监护人:负责作业开始前的作业区域安全准备,例如动火作业前隔离动火点与危险源,清除动火点部位及周围的可燃易燃易爆物品,落实安全措施,配备足够适用的消防器材及应急物资,执行作业现场的安全监护,如动火作业看火人、受限空间进入作业的外部监护人员等。

3.5 批准人/区域负责人:负责审批作业许可证的人员或其授权人员,是有权提供、调配、协调风险控制资源的管理人员,通常是车间/部门C级以上人员、EHS部人员、公司领导。

普通作业申请单(公司所规定的特殊作业以外的普通作业)由区域负责人批准。

特殊作业的作业许可证由区域负责人、EHS部人员和公司分管领导(如特殊动火作业)进行批准。

3.6 受影响相关方:与特殊作业、普通作业场所周边的工序区域管理人员。

3.7 书面审查:由批准人在现场与作业涉及的相关方对许可证中提出的安全措施、工作方法进行审查,并记录在许可证的表格或相关附件里。

3.8 现场核查:由批准人在现场与作业涉及的相关方作业前基本安全措施、许可证中提出的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核查,例如作业人员个体防护设备的配备,作业现场应急设施的准备,设备系统的隔离、吹扫、置换及气体检测,以及许可证或作业安全分析中明确的其他安全措施。

3.9 EHS部:由于公司分为原料药厂区和制剂厂区,制剂生产管理部负责EHS管理,故作业许可管理程序中统称为EHS部。

4.职责4.1 EHS部:组织制定、管理和维护本程序。

并对程序的执行提供咨询、支持和定期审核。

4.2 部门/车间:按要求执行本作业许可管理程序,并对本程序实施提出改进建议。

4.3 员工:接受作业许可管理培训,执行作业许可程序的要求,参与作业许可审核并提出改进建议。

4.4 动火作业的人员职责:4.4.1动火作业人参加动火作业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政府主管部门的取证培训,持证上岗。

动火作业人应承担以下安全责任:4.4.1.1应参与风险危害因素辨识和安全措施的制定;4.4.1.2应逐项确认相关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4.4.1.3应确认动火内容、地点和时间;4.4.1.4若发现不具备安全条件时不得进行动火作业;4.4.1.5负责作业过程中所有安全措施得到有效的执行;4.4.1.6参加动火作业人员应在动火作业许可证上签字。

4.4.1.7动火人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并正确穿戴劳动保护用品。

做到四不动火:不见有效动火许可证不动火,未经认真检查逐条落实防火措施不动火,没有动火监护人不动火,没有配备消防器材不动火。

4.4.2 动火监护人4.4.2.1熟悉动火部位及周围的基本情况,负责将动火点与危险源完全隔离,使其成为独立区域的原则进行,清除动火部位及周围的可燃易燃易爆物品,落实动火安全措施,配备足够适用的消防器材及应急物资;4.4.2.2经过动火监护专项培训,考试合格后才能承担动火监护工作。

具有较强责任心、应急处置能力,了解工艺流程及应急预案,会使用消防器材和报警,能处理异常情况;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动火人停止动火作业,并及时联系动火作业现场负责人、批准人,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苗头,防止事态扩大;4.4.2.3负责对动火人进行核对,实际动火人应与动火证上的动火人相符,否则立即制止其动火作业;4.4.2.4应坚守岗位,不准脱岗,在动火期间,不准兼做其它工作,当发现动火作业人违章作业时应立即制止;4.4.2.5在作业现场负责人的授权下,负责监督作业过程中所有安全措施得到有效的执行,对动火作业安全负直接监护责任;4.4.2.6在动火作业完成后,清理现场,清除余火,确认无遗留火种后方可离开现场。

4.4.3 动火作业现场负责人4.4.3.1指作业区域所在部门/车间的管理人员。

4.4.3.2负责申请办理《动火作业申请、许可证》并对动火作业负全面责任,检查、确认《动火作业申请、许可证》审批手续,对手续不完备的《动火作业申请、许可证》应及时制止动火作业;4.4.3.3负责在动火作业前详细了解作业内容和动火部位及周围情况,动火安全措施的制定与落实,向作业人员交代作业任务和安全注意事项;4.4.3.4在动火作业中,如有紧急或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停止动火作业;4.4.3.5负责在作业前、作业中对动火部位及周围进行气体分析,并对其分析结果负责;4.4.3.6负责对受影响区域管理人员的危害告知。

4.4.4 区域负责人指作业区域所在部门/车间的C级或C级以上人员。

4.4.4.1 参加作业安全作业方案的讨论;4.4.4.2 负责作业申请单的批准;4.4.4.3 作为动火负责人,对作业内容进行现场检查,落实安全措施,对现场安全负责。

4.4.5 动火作业批准人是动火作业安全措施落实情况的最终确认人,对自己的批准签字负责。

4.4.5.1负责了解动火部位及周围的实际情况,检查安全措施落实情况;4.4.5.2负责审核动火人的作业资质、监护人员资格及作业前气体分析结果;4.4.5.3在《动火作业许可证》上签字并批准动火作业,并对其审批结果负责;4.4.5.4 特殊动火作业批准权限为公司领导,一级、二级动火作业批准权限为EHS部人员;4.4.6受影响的相关方(受影响区域管理人员)4.4.6.1在接到作业单位的危害告知后,根据作业单位的危害程度、作业时间等负责对受影响区域人员的告知及落实相应注意事项。

4.5受限空间作业的人员职责4.5.1受限空间作业人4.5.1.1应参与风险危害因素辨识和安全措施的制定;4.5.1.2应确认受限空间内容、地点和时间,并逐项确认相关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4.5.1.3负责作业过程中所有安全措施得到有效的执行,若发现不具备安全条件时不得进行受限空间作业;4.5.1.4作业人员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并正确穿戴劳动保护用品;4.5.1.5参加受限空间作业人员应在动火作业许可证上签字确认。

4.5.2 安全监护人4.5.2.1熟悉受限空间作业部位及周围的基本情况,负责将受限空间作业区域与危险源完全隔离,使其成为独立、安全区域的原则进行,清除、置换受限空间作业区域及周围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落实动火安全措施,配备足够适用的应急物资;4.5.2.2经过安全监护人员专项培训,考试合格后才能承担安全监护工作。

具有较强责任心、应急处置能力,了解工艺流程及应急预案,会使用消防器材和应急救援物资,能处理异常情况;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作业人员停止作业,并及时联系受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批准人,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苗头,防止事态扩大;一旦发生事故,救护人员在确保做好自身安全防护后,方可进入受限空间实施抢救;4.5.2.3负责对受限空间作业人员进行核对,实际作业人应与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上的作业人相符,否则立即制止其受限空间作业;4.5.2.4 监护人员应坚守岗位,认真履行监护职责,随时观察受限空间内作业人员的工作情况并保持联系,监护人员严禁中途离岗;4.5.2.5作业结束后,作业人员和监护人员共同对容器内外进行检查,并在作业现场负责人签字确认后,方可离开现场。

4.5.3 受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4.5.3.1指作业区域所在部门/车间的管理人员。

4.5.3.2负责申请办理《受限空间作业申请、许可证》并对受限空间作业负全面责任,检查、确认《受限空间作业申请、许可证》审批手续,对手续不完备的《受限空间作业申请、许可证》应及时制止动火作业;4.5.3.3负责在受限空间作业前详细了解作业内容和作业部位及周围情况,受限空间安全措施的制定与落实,向作业人员、安全监护人员交代作业任务和安全注意事项;4.5.3.4在受限空间作业中,如有紧急或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停止受限空间作业;4.5.3.5负责在作业前、作业中对受限空间部位及周围进行气体分析,分别在《受限空间作业申请、许可证》填写数据及签名,并对其分析结果负责;4.5.3.6负责对受影响区域管理人员的危害告知。

4.5.4 受限空间作业批准人4.5.4.1指作业区域所在部门/车间的C级或C级以上人员,作业安全措施落实情况的最终确认人,在《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上签字并批准受限空间作业,并对其审批结果负责;4.5.4.2 参加作业安全作业方案的讨论、负责作业申请单的批准;4.5.4.3 负责对作业内容进行现场检查、了解作业部位及周围的实际情况,检查安全措施落实情况;4.5.4.4 负责审核监护人员资格及作业前气体分析结果;4.5.5受影响的相关方(受影响区域管理人员)4.5.5.1在接到作业单位的危害告知后,根据作业单位的危害程度、作业时间等负责对受影响区域人员的告知及落实相应注意事项。

4.6高处作业的人员职责4.6.1高处作业人4.6.1.1应参与风险危害因素辨识和安全措施的制定;4.6.1.2应确认高处作业内容、地点和时间,并逐项确认相关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4.6.1.3负责作业过程中所有安全措施得到有效的执行,若发现不具备安全条件时不得进行高处作业(如:安全监护人员离开作业现场);4.6.1.4作业人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并正确穿戴劳动保护用品、确认个体防护用品完好、有效;4.6.1.5参加高处作业人员应在高处作业许可证上签字确认。

4.6.2 安全监护人4.6.2.1熟悉高处作业部位及周围的基本情况;4.6.2.2具有较强责任心、应急处置能力,能处理异常情况;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作业人员停止作业,并及时联系高处作业现场负责人、批准人,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苗头,防止事态扩大;4.6.2.3负责对高处作业人员进行核对,实际作业人应与高处作业许可证上的作业人相符,否则立即制止其高处作业;4.6.2.4 监护人员应坚守岗位,认真履行监护职责,严禁中途离岗;4.6.2.5作业人员未按要求穿戴安全防护用品,有权要求作业人停止作业或报告主管部门及相关领导;4.6.2.6作业结束后,作业人员和监护人员共同对现场进行清理、清除,并在作业现场负责人签字确认后,方可离开现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