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二期疗法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120例_王妍

中医二期疗法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120例_王妍

综上所述,除湿止痒方由清热、利湿、祛风、止痒药物组成,治疗急性肛门湿疹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 张有生,李春雨.实用肛肠外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86.[3] 黄乃健.中国肛肠病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51.[收稿日期]2015-05-15子宫腺肌病多见于30~50岁经产妇[1],我们根据子宫腺肌病的病变特点以及在经期、非经期病理变化特点,用中医二期疗法(经期、非经期)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12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共120例,均为2011年9月至2014年2月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门诊患者。

年龄24~45岁,平均36.63岁;病程最短8个月,最长276个月,平均74.89个月;原发痛经转变为继发痛经6例,继发痛经114例。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妇产科学》[2]。

①继发性痛经,进行性加重;②月经失调:月经量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出血等;③妇科检查子宫体有不同程度的增大或有局限性结节隆起,质硬;④超声检测提示子宫腺肌病;⑤血清CA125>35u/mL。

①必备,④⑤中1项以上,结合②③中1项以上作为临床诊断。

中医辨证标准:参照新世纪教材《中医妇科学》[3]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

主症:①痛经,痛有定处、刺痛,或性交疼痛,或持续性盆腔疼痛,或肛门坠痛;②月经过多;③经色紫黯;④经质有血块或夹黏液。

次症:①腹部包块;②经期延长或月经提前;③带下量多,色黄;④口干不渴;⑤大便溏而不爽,或大便干结;⑥小便色黄、次频。

舌脉:①舌质紫黯,有瘀点或瘀斑;②舌苔黄腻;③脉象滑数或弦涩。

①必备、②③④中1项以上,次证具备2项及以上,结合舌脉即可辨证为湿热瘀结证。

纳入标准:①符合西医诊断标准;②中医辨证为湿热瘀毒证;③年龄18~45岁女性;④月经周期21~35天;⑤治疗期间能严格避孕;⑥签署知情同意书。

2 治疗方法经期: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用四逆金铃失笑散加减。

柴胡10g,白芍15g,枳壳10g,炙甘草6g,延胡索15g,炒川楝子10g,蒲黄15g(包煎),五灵脂10g。

随症加减。

水煎服,150mL,口服,1日3次。

另用独一味胶囊3粒,口服,1日3次。

非经期:化瘀散结消癥、清热解毒利湿。

用蒲翘消瘰失笑散加减。

蒲公英15g,连翘15g,玄参15g,生牡蛎30g(先煎),浙贝母15g,蒲黄15g(包煎),五灵脂10g,荔枝核10g,橘核10g,制鳖甲15g。

随证加减。

水煎,150mL,口服,1日3次。

另用内异康复片(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内制剂,大血藤、半枝莲、制大黄、桃仁、土鳖虫、三棱、莪术、薏苡仁等)4片,口服,1日3次。

妇安宁栓(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内制剂,蒲公英、黄柏、赤芍、没药、血竭等)1粒,直肠给药,1日2次。

3 观察指标经行腹痛疼痛程度分级评分:无疼痛评为0分,轻中医二期疗法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120例王 妍1,魏绍斌1,魏少奔2(1.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四川 成都 610075;2.西安市中医院,陕西 西安 710001)[中图分类号]R271.113.1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814(2015)09-0814-02[摘 要] 目的:观察中医二期疗法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的临床疗效。

方法:120例给予中医二期疗法治疗(经期服用汤剂四逆金铃失笑散加减、中成药独一味胶囊,非经期服用汤剂蒲翘消瘰失笑散加减、中成药内异康复片、妇安宁栓直肠给药),观察治疗前后痛经程度及持续时间的变化。

结果:中医二期疗法能使经行腹痛疼痛程度改善及经行腹痛疼痛持续时间缩短(P <0.05)。

结论:中医二期疗法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疗效确切。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痛经;湿热瘀结;中医二期疗法[Abstract]O 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ion of treatment according to menstrual and non-menstrual for dysmenorrhea due to adenomyosis.Methods:120 patients with adenomyosis were collected and given the traditional treatment according to menstrual and non-menstrual. The patients took the decoction of SiNi and JinLingZi and ShiXiao powder and DuYiWei capsules during menstrual. The patients took the decoction of PuQiaoXiaoLuo and ShiXiao powder and NeiYiKangFu tablet anf FuAnNing suppository during non-menstrual.The changes of the degree and duration of dysmenorrhea were observed.Results:The degree and duration of dysmenorrhea after treatment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P <0.05).Conclusion:The treatment of adenomyosis according to menstrual and non- menstrual can effectively alleviate dysmenorrhea. It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Key Words]Adenomyosis;Dysmenorrhea;Damp heat and blood stasis;Treatment according to menstrual and non-menstrual[基金项目]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科技发展基金课题(2011-D-YY-03)本文摘自投稿吧度疼痛、不影响正常活动评为1分,中度疼痛、疼痛发作时影响正常活动评为2分,重度疼痛、发作时必须卧床评为3分。

疼痛持续时间1个月经周期内从经行腹痛开始到结束,由患者自行在日记上记录日期和小时。

无疼痛评为0分,疼痛时间小于等于2天评为1分,疼痛时间2天~5天评为2分,疼痛时间大于5天评为3分。

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满足正态齐性和方差齐性的定量资料进行配对t检验,不满足正态和方差齐的定量资料用非参数检验,对等级资料使用非参数检验进行分析。

4 疗效标准临床控制:痛经消失或痛经积分降低率大于等于90%。

显效:痛经基本消失,痛经积分降低70%~90%。

有效:痛经减轻,痛经积分降低30%~70%。

无效:痛经无变化或加重。

5 治疗结果临床控制27例,显效58例,有效2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4.17%。

经行腹痛疼痛程度和经行腹痛疼痛持续时间的症状积分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痛经程度及持续时间积分比较 (分,x±s)时间n经行腹痛疼痛程度积分经行腹痛疼痛持续时间积分治疗前120 2.48±0.66 1.91±0.67治疗后120 1.05±0.64△0.99±0.70*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6 讨 论中医认为血瘀证为子宫腺肌病的病机实质。

瘀血内停,气机受阻,影响机体水湿运行,内湿停聚,阻滞于胞宫、胞脉,经期血聚冲任,瘀滞加重,不通则痛,则出现痛经。

湿瘀久聚不化结为癥瘕,癥瘕日久难消,加重瘀、湿阻滞,故见痛经进行性加重。

湿热与瘀血相交结难解,故致病缠绵,反复难愈。

因此,湿热瘀结为主要病机,治当清热利湿、化瘀消癥、行气止痛。

同时针对不同生理时期气血消长,冲任虚实的变化特点,采取经期、非经期的分期治疗原则,拟定二期疗法[5,6]。

行经之时,血海由满而溢,气血变化最为剧烈,此时当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为首要,重点治标,兼顾其本。

方用四逆金铃失笑散加减。

四逆散有透邪解郁、疏肝理气功效。

疏肝理气,则肝气调达,气行则血行,瘀血消散,则痛经症状缓解;气血通畅,津液输布正常,则湿热之邪亦随之而去,下腹胀痛、肛门坠胀等症状亦可缓解。

四逆散与金铃子散合用可增强疏肝泻热,通络止痛之力。

失笑散具有活血化瘀,散结止痛之功。

行经之时,气血变化急骤,瘀滞更甚,以活血化瘀之法治之,邪去则正复。

瘀重于痛则酌加益母草、茜草、泽兰、大血藤、血竭、三七、三棱、莪术等以增强活血化瘀之力,痛重于瘀则酌加郁金、香附、姜黄、乳香、没药等以增强行气止痛之效。

同时配合独一味胶囊口服,以增强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效。

经净之后,血海由重阴转阳,气血渐复。

此时病情较为缓和,遵内经之旨,以祛邪治本。

治当清热解毒利湿,化瘀散结消癥。

方用蒲翘消瘰失笑散加减。

方中蒲公英、连翘凉血清热解毒,玄参、浙贝母、牡蛎、制鳖甲软坚散结、消散顽痰,橘核、荔枝核,理气散结止痛,失笑散活血化瘀。

腹胀痛酌加行气止痛之品,积聚明显加消癥散结之品,月经过多加益气化瘀止血之品。

同时配合内异康复片口服,妇安宁栓直肠给药,内外合治增强清湿化瘀之功。

中医二期疗法治疗子宫腺肌病所致痛经有较好疗效。

[参考文献][1] 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74-275.[2]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526-1528.[3] 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34.[4]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71-383.[5] 胡云华,曾晓霞,魏绍斌.浅谈二期疗法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经验[J].黑龙江中医药,2011,(2):4-5.[6] 王妍,文怡,魏绍斌.子宫腺肌病的辨证思路及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探析[J].四川中医,2014,32(3):22-24.[收稿日期]2015-05-15综合方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30例骆春霞,胡万生,汪 英(重庆市万州区中医院康复科,重庆 404000)[中图分类号]R255.68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814(2015)09-0815-032013年2月以来,我们用综合方法治疗膝痹病130例效果较好,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共130例,均为住院患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