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复习题(下册)吸收与精馏一.选择题1.吸收操作的依据是(B)。
A.挥发度差异B.溶解度差异C.温度差异D.密度差异2.在逆流吸收塔中,增加吸收剂用量,而混合气体的处理量不变,则该吸收塔中操作线方程的斜率会____A_____。
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能确定3.在吸收系数的准数关联式中,反映物性影响的准数是( B )A.ShB.ReC.CaD.Sc4.已知SO2水溶液在三种温度t1、t2、t3下的亨利系数分别为E1=0.35kPa、E2=1.1kPa、E3=0.65kPa 则(A)A.t1<t2B.t3>t2C.t3 <t1D.t1>t25.在吸收塔中,随着溶剂温度升高,气体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将会( C )。
A.增加B.不变C.减小D.不能确定6.下述说明中正确的是( D )。
A.用水吸收氨属液膜控制B.常压下用水吸收二氧化碳属难溶气体的吸收,为气膜阻力控制C.用水吸收氧属难溶气体的吸收,为气膜阻力控制D.用水吸收二氧化硫为具有中等溶解度的气体吸收,气膜阻力和液膜阻力都不可忽略7.下述说法错误的是( B )。
A.溶解度系数H很大,为易溶气体B.亨利系数E值很大,为易溶气体C.亨利系数E值很大,为难溶气体D.相平衡系数m值很大,为难溶气体8.扩散系数D是物质重要的物理性质之一,下列各因数或物理量与扩散系数无关的是(D)A.扩散质和扩散介质的种类B.体系的温度C.体系的压力D.扩散面积9.吸收塔的操作线是直线,主要基于如下原因(D)。
A 物理吸收B 化学吸收C 高浓度物理吸收D 低浓度物理吸收10.吸收操作的作用是分离(A)。
A 气体混合物B 液体混合物C 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D 气液混合物11.通常所讨论的吸收操作中,当吸收剂用量趋于最小用量时,则下列那种情况正确( D )。
A. 回收率趋向最高B. 吸收推动力趋向最大C. 操作最为经济D. 填料层高度趋向无穷大12根据双膜理论,吸收质从气相主体转移到液相主体整个过程的阻力可归结为(C)。
A. 两相界面存在的阻力B. 气液两相主体中的扩散的阻力C. 气液两相滞流层中分子扩散的阻力 D .气相主体的涡流扩散阻力13.根据双膜理论,当被吸收组分在液体中溶解度很小时,以液相浓度表示得传质总系数K L ( B )A.大于液相传质分系数k LB. 近似等于液相传质分系数k LC. 大于气相传质分系数k GD. 近似等于气相传质分系数k G14.对某一汽液平衡物系,在总压一定时,温度升高,则亨利系数(B)A.变小B.增大C.不变D.不确定15.吸收是分离(A)混合物的化工单元操作,其分离依据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E)的差异。
A、气体B、液体C、固体D、挥发度E、溶解度F、温度16.为使吸收过程易于进行,采取的措施是( B ) 。
A 加压升温B 加压降温C 减压升温D 减压降温17.吸收速率方程式中各吸收系数之间的关系是( A) 。
A (K G)-1= (k G)-1 +(H k L)-1B (K G)-1= (H k G)-1 +(k L)-1C (K G)-1= (k G)-1 +(m k L)-1D (K G)-1= (m k G)-1 +(k L)-118.根据双膜理论,在气液接触界面处( D) 。
A p i = c iB p i > c iC p i < c iD p i = c i/H19.物质在空气中的分子扩散系数随压强的增大而(C),随温度的升高而( A )。
A 增大B 不变C 减小D 无法判断20.根据双膜理论,在气液接触界面处(D)。
A、气相组成小于液相组成B、气相组成大于液相组成C、气相组成等于液相组成D、气相组成与液相组成平衡21.为使操作向有利于吸收的方向进行,采取的措施是(C)。
A、加压和升温B、减压和升温C、加压和降温D、减压和降温22.吸收是分离()混合物的化工单元操作,其分离依据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差异。
A、气体B、液体C、固体D、挥发度E、溶解度F、温度23.对难溶气体的吸收过程,传质阻力主要集中于(B)。
A、气相一侧B、液相一侧C、气液相界面处D、无法判断24.在吸收过程中,( C )将使体系的相平衡常数m减小。
A、加压和升温B、减压和升温C、加压和降温D、减压和降温25.对难溶气体的吸收过程,传质阻力主要集中于( B )。
A、气相一侧B、液相一侧C、气液相界面处D、无法判断26.实验室用水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基本属于( B )吸收控制,其气膜阻力( B )液膜阻力。
①A.汽膜 B.液膜 C.共同作用 D.无法确定② A.大于 B.小于 C.等于(D.无法确定27.在双组分理想气体混合物中,组分A的扩散系数是( C )。
A.组分A的物质属性B.组分B的物质属性C.系统的物质属性D.仅取决于系统的状态28.含低浓度溶质的气液平衡系统中,溶质在气相中的摩尔组成与其在液相中的摩尔组成的差值为( D )。
A.负值B.正值C.零D.不确定29.某吸收过程,已知气膜吸收系数k Y为2kmol/(m2.h),液膜吸收系数k X为4 kmol/(m2.h),由此判断该过程为( D )。
A.气膜控制B.液膜控制.C.不能确定D.双膜控制30.含低浓度溶质的气体在逆流吸收塔中进行吸收操作,若进塔气体的流量增大,其他操作条件不变,则对于气膜控制系统,起出塔气相组成将( B )。
A.增加B.减小C.不变D.不确定31.含低浓度溶质的气体在逆流吸收塔中进行吸收操作,若进塔液体的流量增大,其他操作条件不变,则对于气膜控制系统,起出塔气相组成将(B)。
A.增加B.减小C.不变D.不确定32.在吸收操作中,吸收塔某一截面上的总推动力(以气相组成表示)为( A )。
A,Y-Y* B.Y*-Y C.Y-Y i D.Y i-Y33.当二组分液体混合物的相对挥发度为(C)时,不能用普通精馏方法分离。
A.3.0B.2.0C.1.0D.4.034.某精馏塔用来分离双组分液体混合物,进料量为100Kmol/h,进料组成为0.6 ,要求塔顶产品浓度不小于0.9,以上组成均为摩尔分率,则塔顶产品最大产量为(B)。
A.60.5kmol/hB.66.7Kmol/hC.90.4Kmol/hD.不能确定35.在t-x-y相图中,液相与气相之间量的关系可按(D)求出。
A.拉乌尔定律B.道尔顿定律C.亨利定律D.杠杆规则36.q线方程一定通过x-y直角坐标上的点(B)。
A.(xW,xW) B(xF,xF) C(xDxD) D(0,xD/(R+1))37.二元溶液的连续精馏计算中,进料热状态参数q的变化将引起(B)的变化。
A.平衡线B.操作线与q线C.平衡线与操作线D.平衡线与q线38.精馏操作是用于分离(B)。
A.均相气体混合物B.均相液体混合物C.互不相溶的混合物D.气—液混合物39.混合液两组分的相对挥发度愈小,则表明用蒸馏方法分离该混合液愈(B)。
A容易;B困难;C完全;D不完全40.设计精馏塔时,若F、xF、xD、xW均为定值,将进料热状况从q=1变为q>1,但回流比取值相同,则所需理论塔板数将(B),塔顶冷凝器热负荷(C),塔釜再沸器热负荷(A)。
A变大,B变小,C不变,D不一定41.连续精馏塔操作时,若减少塔釜加热蒸汽量,而保持馏出量D和进料状况(F, xF,q)不变A___,x D__B____ ,x W_ A_____ 。
时,则L/V___B___ ,L′/V′___A变大,B变小,C不变,D不一定42.精馏塔操作时,若F、x F、q,加料板位置、D和R不变,而使操作压力减小,则x D__A____,x w___B___。
A变大,B变小,C不变,D不一定43.操作中的精馏塔,保持F,x F,q,D不变,若采用的回流比R< Rmin,则x D ___B___,x w____A__。
A变大,B变小,C不变,D不一定44.恒摩尔流假设是指A。
A 在精馏段每层塔板上升蒸汽的摩尔流量相等B 在精馏段每层塔板上升蒸汽的质量流量相等C 在精馏段每层塔板上升蒸汽的体积流量相等D 在精馏段每层塔板上升蒸汽和下降液体的摩尔流量相等45.精馏过程的理论板假设是指D。
A 进入该板的气液两相组成相等B 进入该板的气液两相组成平衡C 离开该板的气液两相组成相等D 离开该板的气液两相组成平衡46.精馏过程若为饱和液体进料,则 B 。
A.q=1,L=L'‘B.q=1,V=V'’C.q=1,L=V'D.q=1,L=V’47.全回流时的精馏过程操作方程式为 C 。
A y n = x nB y n-1 = x nC y n+1 = x nD y n+1 = x n+148.精馏是分离( B )混合物的化工单元操作,其分离依据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 D )的差异。
A、气体B、液体C、固体D、挥发度E、溶解度F、温度49.精馏过程的恒摩尔流假设是指在精馏段每层塔板(A)相等。
A、上升蒸汽的摩尔流量B、上升蒸汽的质量流量C、上升蒸汽的体积流量D、上升蒸汽和下降液体的流量50.精馏过程中,当进料为饱和液体时,以下关系( B)成立。
A、q =0,L =L‘B、q =1,V =V’C、q =0,L =VD、q =1,L =L‘51.精馏过程中,当进料为饱和蒸汽时,以下关系( A )成立。
A、q =0,L =L‘B、q =1,V =V’C、q =0,L =VD、q =1,L =L‘53.某二元混合物,若液相组成x为0.45,相应的泡点温度为1t;气相组成A y为0.45,相A应的露点温度为2t,则(A)。
21.t t A 21.t t B 21.t t C D.不能判断54.两组分物系的相对挥发度越小,则表示该物系(B )。
A.容易 B.困难 C.完全 D.不完全55.精馏塔的操作线是直线,其原因是( D)。
A.理论板假定B.理想物系 C.塔顶泡点回流 D.恒摩尔流假定56.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D_____。
A.板式塔内气液逐级接触,填料塔内气液连续接触B.精馏用板式塔,吸收用填料塔C.精馏既可以用板式塔,又可以用填料塔D.吸收既可以用板式塔,也可以用填料塔57.在精馏塔的设计中,设计思想是:在全塔汽液两相总体呈( A )接触,而在每一块塔板上汽液两相以( C )方式接触。
A.逆流 B.并流 C.错流 D.不确定58.溢流液泛是由于(A)造成的。
A.降液管通过能力太小B. 液流分布不均匀C.塔板上严重漏液D.液相在塔板间返混59.下列属于错流塔板的有()。
A.栅板 B.浮阀塔板C.淋降板D.泡罩塔板60.在板式塔设计中,加大板间距,负荷性能图中有关曲线的变化趋势是:液泛线A,雾沫夹带线A ,漏液线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