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工原理(下)期末考试试卷

化工原理(下)期末考试试卷

化工原理(下)期末考试试卷一、 选择题: (每题2分,共20分)1.低浓度难溶气体吸收,其他操作条件不变,入塔气量增加,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H OG 、出塔气体浓度2y 、出塔液体浓度1x 将会有__A______变化。

AOG H ↑, 2y ↑, 1x ↑ B OG H ↑, 2y ↑, 1x ↓ C OG H ↑, 2y ↓, 1x ↓ D OG H ↓, 2y ↑, 1x ↓2.在吸收塔某处,气相主体浓度y=0.025,液相主体浓度x=0.01,气相传质分系数k y =2kmol/m2h , 气相总传质系数Ky=1.5kmol/ m2h ,则该处气液界面上气相浓度y i 应为__B______。

平衡关系y=0.5X 。

A .0.02 B.0.01 C.0.015 D.0.0053.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_B____。

A.气膜控制时有:*p p i ≈,L G Hk k 11<< B 气膜控制时有:*p p i ≈,L GHk k 11>> C 液膜控制时有:i c c ≈*,G L k H k <<1 D 液膜控制时有:i c c ≈,G Lk H k >>1 4.进行萃取操作时,应使溶质的分配系数___D_____1。

A 等于B 大于C 小于D 都可以。

5.按饱和液体设计的精馏塔,操作时D/F 、R 等其它参数不变,仅将料液改为冷液进料,则馏出液中易挥发组分浓度____A____,残液中易挥发组分浓度______。

A 提高,降低; B 降低,提高; C 提高,提高; D 降低,降低6.某精馏塔的理论板数为17块(包括塔釜),全塔效率为0.5,则实际塔板数为____C__块。

A. 30B.31C. 32D. 347.在馏出率相同条件下,简单蒸馏所得馏出液浓度____A____平衡蒸馏。

A 高于; B 低于; C 等于; D 或高于或低于8.指出“相对湿度,绝热饱和温度、露点温度、湿球温度”中,哪一个参量与空气的温度无关_____B___A 相对湿度B 露点温度C 干球温度D 绝热饱和温度9.已知某湿空气的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则利用焓—湿图不能直接获得该湿空气的____D____A 湿度B 焓C 露点D 比体积10.下面关于相对湿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C_____A 总压一定时,湿空气的水汽分压越大则相对湿度越大;B 相对湿度等于零时意味着该空气中不含水分;C 相对湿度等于1时意味着该空气不能再容纳水分;D 相对湿度越大,则该空气的未饱和程度越大二、 填空题: (每题2分,共20分)11.双膜理论的要点是:_界面上汽液平衡_、_阻力集中于有效膜内__。

12.计算吸收塔的填料层高度,必须运用如下三个方面的知识关联计算:_平衡线、操作线、传质系数__ 。

13.气体吸收计算中表示设备(填料)效能高低的一个量是_传质单元高度14.温度升高,萃取溶解度曲线面积将__减小__(增大,减小,不变,不确定)15.塔顶蒸汽先进入分凝器,再进入全凝器,馏出液组成为0.95(摩尔分率),若相对挥发度为2.5,回流液浓度为__0.88_____。

16.精馏塔正常操作中存在着__液泛、漏液、雾沫夹带__等与设计意图相违背的现象。

17.设计精馏塔时,已知原料为F,F X ,分离要求为D X 和W X ,加料热状态q 已选定,今若选择较大的回流比R,则NT__减少___, L/V____增加___。(增加,不变,减少)18.湿空气在进入干燥器之前进行预热的目的,一是为提高_湿空气温度_,以增加湿空气与湿物料之间的传热速率;二是为降低_湿空气相对温度___,以增大湿空气的吸湿能力。

19.恒速干燥阶段为 __表面气化_____控制,此阶段的干燥速率与 _含水量_关系很小,主要取决于_物料表面水分气化速率_。

20.已知在常压及25℃下水份在某湿物料与空气之间的平衡关系为:相对湿度φ=100%时,平衡含水量x*=0.02kg 水/kg 绝干料;相对湿度φ=40%时, 平衡含水量 x*=0.007 kg 水/kg 绝干料。

现该物料含水量为0.23kg 水/kg 绝干料, 令其与25℃, φ=40%的空气接触, 则该物料的自由含水量__0.223_____kg 水/kg 绝干料, 结合水含量为__0.02_____kg 水/kg 绝干料 。

三、计算题 (每题15分 共60分)23.一填料塔用清水逆流吸收混合气中的有害组分A 。

已知操作条件下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为1.5m ,进塔混合气组成为0.04(A 的摩尔分率,下同),出塔尾气组成为0.0053,出塔水溶液浓度为0.0128,操作条件下平衡关系为Y=2.5X 。

试求:(1)液气比为最小液气比的多少倍?(2)所需填料层高度?(3)若气液流量和初始组成不变,要求尾气浓度降至0.0033,求此时填料层高度为若干米?22.在连续精馏塔中分离两组分理想溶液。

已知原料液组成为0.6(摩尔分数,下同),馏出液组成为0.9,釜残液组成为0.02。

泡点进料。

(1)求每获得1kmol/h 馏出液时的原料液用量F ;(2)若回流比为1.5,它相当于最小回流比的多少倍?(3)假设原料液加到加料板上后,该板的液相组成仍为0.6,求上升到加料板上的气相组成。

(物系的平均相对挥发度为3)23.在恒定干燥条件下的箱式干燥器内,将湿染料由湿基含水量45%干燥到3%,湿物料的处理量为8000㎏湿染料,实验测得:临界湿含量为30%,平衡湿含量为1%,总干燥时间为28h 。

试计算在恒速阶段和降速阶段平均每小时所蒸发的水分量。

24.如图示的精馏塔由一只蒸馏釜及一层实际板所组成,只有提馏段,没有精馏段。

料液由塔顶加入,泡点进料,L ’=F ,V ’=D ,XF =0.2(摩尔分率,下同),今测得塔顶易挥发组分的回收率为80%,且XD =0.3,系统相对挥发度α=3.0。

设蒸馏釜可视为一个理论板。

试求:(1)残液组成xW ; (2)该层塔板的液相默夫里板效率EML 。

提示:EML=(X -1-X )/ (X n -1-X n *)=(X F -x1)/ (X F -X 1*)蒸馏釜D,X D W,X W三.计算题 (每题15分 共60分)21[解]22解:(1)求当D =1kmol/h 时F 为多少?已知xF=0.6,xD =0.9,xW =0.02, D =1kmol/h ,由全塔物料衡算可得: W W D F +=+=1W D F x W x D x F ⋅+⋅=⋅ (2分)代入已知量可得:()W W 02.09.0116.0+⨯=+可求出()3.06.09.002.06.0=-=-W , 解出W =0.52kmol/h ,F =1.52kmol/h 。

(2分)(2)求R/Rmin ,已知3=m α①泡点进料q =1,则xq =xF =0.6(1分),②由气液平衡方程:()818.06.0216.0311=⨯+⨯=-+⋅=q m q m q x x y αα(2分) ③求Rmin ,376.06.0818.0818.09.0min =--=--=q q q D x y y x R (2分)④求R/Rmin ,99.3376.05.1/min ==R R (倍)(1分)(3)求上升到加料板上的气相组成。

因加料板是提馏段第一层板,故所求量为y2’①5.115.1=⨯=⨯=D R L kmol/h (1分)泡点进料q =1,已知F =1.52kmol/h ,W =0.52kmol/h ,xW =0.02,x1’=0.6 ②提馏段操作线方程为:W m m x W qF L W x W qF L qF L y ⋅-+-⋅-++=+''1,代入已知量:52.052.15.102.052.0'52.052.15.152.15.1'1-+⨯-⋅-++=+m m x y ,即00416.0'208.1'1-=+m m x y (3分) ③所求721.000416.06.0208.100416.0'208.1'12=-⨯=-=x y (1分)23解:w1 = 0.45X w w 11110818=-=. kg 水/kg 干料w2 = 0.03 X w w 22210031=-=. kg 水/kg 干料同理 X0 = 0.429 kg 水/kg 干料 X* = 0.01 kg 水/kg 干料 (4分)()τ1010=-G Au X X c (1分)τ20002=---G X X Au X X X X c ()ln ***(1分)τ1 = 0.31τ2(2分)又 ∵ τ1+ τ2= τ= 28h (1分) ∴ τ1 = 6.6h τ2 = 21.4h (2分) Gc = 8000×(1-0.45) = 4400 kg 干料(2分) ∴()G X X c 1012593-=τ. kg 水/h (1分)()G X X c 022818-=τ. kg 水/h (1分)24.F D FX DX =η=0.8∴D/F=0.533(2分)D/F=(F X -W X )/(W D X X -)=0.533 ∴W X =0.0857(2分)L ’/V ’=F/D=1.876(1分)W/V ’=W/D=(F-D)/D=0.876(1分) m y +1= (L ’/V ’)m x -(W/V ’)w x =1.876 m x -0.0751(2分) y m =()[]x X 11-+αα=()X X 213+(2分) m y =αw x /[1+(α-1)w x ]=0.22(1分) x1=(m y +0.0751)/1.876=0.157(1分) y1=D X =0.3(1分)x*1=y1/[α-(α-1)y1]=0.125(1分) EML=(X n -1-X n )/ (X n -1-X*n)=(X F -x1)/ (X F -X*1)=0.573(1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