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仿古建筑砖墙砌筑施工工艺标准

仿古建筑砖墙砌筑施工工艺标准

仿古建筑砖墙砌筑施工工艺标准1.1 适用范围1.1.1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工程中仿古建筑砖墙砌筑的施工要求、方法和质量控制标准。

1.1.2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中仿古建筑砖墙砌筑的施工。

1.2 引用标准名录1.2.1 本标准主要引用以下国家现行标准:1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

2 《古建筑修建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北方地区)》CJJ39。

3 《古建筑修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 159。

1.3 术语1.3.1 干摆墙dry place wall砖料表面经精细加工,侧面成楔形,摆砌时砖下不垫灰,内部垫平灌浆,表面不露灰缝的墙面做法。

1.3.2 丝缝墙dilk seam wall也叫“撕缝”、“缝子”。

砖料表面经精细加工且侧面楔形,砖缝宽约3mm,灰缝呈灰黑色的墙面做法。

1.3.3 淌白墙white wall of ice砖料经表面简单磨平或再将砖的长度截成同一尺寸,砖缝宽约6mm,灰缝色深且与砖平的墙面做法。

1.3.4 糙砖墙rough brick wall砖料不经砍磨加工,砌筑的墙面做法。

1.3.5 砖药brick medicine是经研磨的细砖灰与白灰膏加水搅拌均匀而成,或细砖面与白灰膏加入少量青灰和水调均而成。

主要用于干摆、丝缝墙面的打点,以及细墁地面的打点。

在使用中可加入适量的胶粘剂以增强粘接力。

1.3.6 耕缝plow seam是指采用錾子等工具刮出整齐一致的缝槽。

1.3.7 博风砖bo wind brick:瓦作山墙构件之一。

用于硬山建筑山墙拔檐砖以上的部分。

1.3.8 墀头pillar head俗称“腿子”。

是指山墙伸出至檐柱外的部分。

1.3.9 五扒皮砖five skinned brick将砖的上下两面、侧面两肋、一丁头五个面按规定长、宽、厚加工的称为“五扒皮”(图8.3.9)。

此种砖料主要使用在干摆墙的墙面和细墁条砖地面,丝缝墙有时也有使用。

图8.3.9 五扒皮砖示意1—转头肋;2—转头肋;3—包灰1.3.10 膀子面砖Arm brick将砖料的六个面中的五个面进行加工,其中的一个面称之为“膀子面”,有膀子面的砖,称为膀子面砖(图8.3.10)。

膀子面砖主要用于丝缝做法的砖墙砌体。

图8.3.10膀子面砖示意1—膀子面;2—转头肋;3—包灰1.3.11 淌白头砖Running a long brick:是指经过简易加工,进行打磨素面的砖。

淌白加工分为细淌白和粗淌白两种。

1.4 施工准备I 技术准备1.4.1 熟悉施工图、施工方案或作业指导书。

1.4.2 施工操作人员已进行技术交底。

1.4.3 应做好放样及委托加工相关技术工作。

1.4.4 收集施工相关技术标准。

1.4.5 构(部)件细部加工需要制作样品时,应在正式施工前制作大样,并经各有关方认可。

II 物资准备1.4.6 砖的品种、规格、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或古建筑常规的做法。

1.4.7 砖出厂时应具备出厂合格证明和试验检验报告。

砖的强度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及设计要求。

进场后及时进行材料的复试。

砖料应根据砖墙设计要求进行加工。

1.4.8 砖料加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 砖料加工使用机械切割成形。

机械台面应固定挡板确保尺寸准确和统一,不宜采用刀劈斧砍等临时加工方法。

2 根据墙面的砌筑特点来确定砖的面层加工。

1.4.9 灰浆的品种、配合比设计要求。

当设计要求采用现代材料施工时,其原材料应按照建筑工程中的相关规定及要求进行材料的复检。

1.4.10 无设计要求的砌筑灰浆宜采用现代材料调制灰浆,并符合下列规定:1 砌筑灰浆一般由白灰、水泥、青灰组成,比例为3︰2︰5。

2 打点修补灰浆用于小停泥墙面缺陷修补打点,其颜色与小停泥色相同为最佳,由砖粉,水泥,石灰膏组成。

使用前先进行多种比例调试,干硬后选其中一种。

3 灌封砂浆为1︰2水泥砂浆,砂浆稠度应在70mm~90mm之间。

4 衬里砌筑砂浆强度依据设计要求进行调配,如无设计要求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中砌筑砂浆的规范要求执行。

1.4.11 墙体拉结筋按设计要求加工,设计未注明的按构造要求制作。

其规格、长度、端头弯钩符合要求。

钢筋具备符合要求的材料合格证书和复试报告,且不得有锈蚀和明显弯曲现象。

略有锈蚀,可进行除锈处理。

III 施工设施准备1.4.12 施工机械:切砖机、砂带打磨机、砂浆机等。

1.4.13 工具用具:灰桶、小线、铝质靠尺、铝质水平尺、磨头(糙砖、砂轮、油石等)、瓦刀、矩尺、托灰板、小水桶、水管子、线锤、棕毛刷、手推车、灰机、耕灰溜子、钢卷尺、墨线盒、红蓝铅笔、冲击钻、毛刷、吹风机(橡皮气囊、手推式气筒、手动或电动吹风机)、铁桶或塑料桶(配胶容器)、搅拌棒、手持式自动压力灌浆器、钢丝刷等。

1.4.14 监测装置:水准仪、钢卷尺、水平尺、线绳等。

IV 作业条件准备1.4.15 委托加工异形砖及构件。

1.4.16 墙基(台明、土衬石等)已施工并验收。

1.4.17 基底砖、石构件安装完成,基层清理。

1.4.18 需预埋拉结筋部位已预埋完毕,并经验收合格。

1.4.19 内衬墙砌筑完毕,满足青砖饰面墙的砌筑作业。

1.4.20 普通砖、空心砖砌筑使用前应提前浇水湿润。

1.5 施工工艺1.5.1 本工艺流程见图8.5.1。

资图8.5.1砖墙施工工艺流程图1.5.2 砖墙砌筑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 弹线、样活工序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将基层清扫干净,弹出墙体厚度、长度及八字的位置、形状等。

根据设计要求,按照砖缝排列形式进行试摆。

2)为决定膀子面砖的标准尺寸,应在砍砖之前试摆,此时试摆是为了验证和进行适当的调整。

2 栓线、衬脚工序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按照弹线的位置在墙的两端拴好立线。

墙如有“升”,立线应栓成升线,外墙转角处一般应拉设三道立线,即一道角线两道立线。

2)在两端立线之间拉设卧线,即砌砖用线。

第一层砖下边的低洼之处,要用灰衬平。

3)衬角灰的颜色应与砖的颜色相近,表面随墙面轧光轧平。

3 摆第一层砖,打站尺(立皮数杆)工序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根据细化后的排版图,结合现场实际和砖实际尺寸进行试摆,调整预留洞口最终位置,按实际确定八字的位置、形状等。

确保组砌形式正确,然后拉通线完成第一皮砖砌筑。

如遇到柱顶石时,砖要随柱顶石的形状砍制。

砖的后口要用石片垫在下边。

摆完砖后要用平板尺逐块进行“打站尺”。

2)皮数杆上应明确标注每皮砖厚度、每层灰缝厚度、窗台、窗顶和过梁位置、镶嵌在墙内的各类石材位置、其它预留洞口和檐口起线位置及层数等。

其中皮数杆上0.5m(或1m)标高线应标注明确,立皮数杆时,杆上的标高线和结构上的标高线应对准且应牢靠固定)。

4 背里、填馅工序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与干摆墙的高度保持一致,如因砖的规格和砌筑方法不同而不能做到每层保持一致时,应在3~5层时与外皮砖找平一次。

2)背里或填馅砖与干摆砖不宜紧挨,要留有适当的“浆口”,浆口的宽度为10mm~20mm。

5 灌浆工序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灌浆之前可对墙面进行必要的打点,以防浆液外溢,弄脏墙面。

2)灌浆要用灌浆灰进行,宜分为三次灌注。

第一次灌1/3,第三次为“点落窝”,即在两次灌浆的基础上弥补不足之处。

灌浆既应注意不要有空虚之处,又要注意不要过量,否则墙面易撑开。

点完落窝之后,刮去砖上的浮灰,然后用灰将灌过浆的墙面抹住,即抹线要一层一灌,三层一抹,五层一蹾,即每层都要灌浆,但可隔几层抹一次线,砌若干层之后,可在适当搁置一段时间再继续摆砌。

灌浆的层数不得超过两层。

6 刹趟工序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在进行干摆墙的砌筑时要进行刹趟工序,在第一次灌浆之后,要用“磨头”将砖的上棱高出的部分磨去,保证摆砌下层砖时能严丝合缝,同时应注意不要刹成局部低洼。

7 逐层砌砖工序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用膀子面的砖砌筑时,应将砖的膀子面朝下放置,灰缝的宽度为3mm。

砌筑时一手拿砖,一手用挂上灰的瓦刀把砖的下侧外棱打上灰条,也可以在已经砌好的砖层外棱上打上灰条。

在砖的里棱下侧打上两个小灰墩,灰墩之间要留出缝隙以便灌浆。

砖朝下的大面两侧位置既可以打灰条,也可以随意打上灰墩。

砖的顶头缝外棱处也要打上灰条。

砌砖还之后要用瓦刀把挤出砖外的余灰刮去,但暂时可不划缝。

砌砖时应“上跟绳,下跟棱”,即砖的上棱应以卧线为标准,下棱以底层砖的上棱为准。

砌至下碱最后一层时,应使用一个大面没有包灰的砖,这个大面应朝上放置,以保证下碱退“花碱”后棱角的垂直完整。

如遇到柱顶石时砖要随柱顶鼓镜的形制砍制,具体方法是:把砖放在砌筑的位置上,用张开的矩尺顺柱顶滑动,并使矩尺在砖上划出痕迹来,然后按划出的痕迹砍制成型。

第一皮砖墙砌筑完成后,应立即按停泥砖每隔三块挂一根竖线。

竖线上端应挂至墙顶,下端与停泥砖竖缝重合,务必使内外左右垂直,依此线控制停泥砖墙面竖缝。

2)内衬墙为砖砌体时要求内衬墙拉结筋按竖向每5皮砖或500mm高、水平方向每隔2~3块跑砖或每500mm呈梅花形预埋用Φ6制作成“几”字形钢筋,外露部分缩进砖外皮60mm,砖砌筑到拉结筋时应在转表面开一个“凹”形口,但“凹”形口的宽度不得超过砖厚的二分之一。

同时内衬与砖墙之间预留20mm~30mm间隙。

砌筑时,每三皮用1︰2水泥砂浆灌封用瓦刀捣实,在“几”字形形拉筋处,将停泥砖锯成凹形缺口同样以1︰2水泥砂浆填满捣实,使内外两层墙形成整体。

此灌浆方法同样适用于内衬墙为砼的墙体,故在二次细化墙体设计时墙体宽度应提前考虑。

3)砖的尺寸和内衬墙的尺寸不同,因此在砌砖时会形成高低错缝的问题,导致拉结筋不能压在砖缝中,在砌筑时要求,在压实拉结筋时,用切割机将砖的内侧切开一道能容下拉结筋的豁口,将豁口内清理干净,填上灰浆压实在拉结筋上。

严禁将拉结筋部位的砖全部敲掉进行砌筑。

4)每天保证砌筑的高度不得超过1.2m。

砌筑达到1.2m后须进行灌浆、打点、墁水活、耕缝、清洗工序。

8 打点工序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当一面墙整体完成后,应对缺陷砖面(孔洞、砂眼、缺棱掉角)用灰浆全数进行打点修补。

灰浆用停泥砖粉末加水泥(或胶粘剂)拌制,务必与停泥砖同色。

9 墁干活工序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适用于干摆墙面,用磨头将砖与砖接缝处高出的部分磨平。

10 墁水活工序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用磨头蘸水将打点过的地方磨平,并蘸水把整个墙面揉摸一遍,以求得整个墙面色泽和质感的一致。

在仿古建筑中,为了达到效果,也可用打磨机进行人工打磨。

11 清洗墙面应符合下列规定:墁完水活之后,用清水和软毛刷将墙面清扫、冲洗干净,使墙面显露出“真砖实缝”。

清洗墙面应尽量安排在墙体全部完成后,拆除脚手架之前进行,以免因施工弄脏墙面。

12 耕缝工序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用于丝缝墙和淌白墙面。

砌筑灰浆中的水泥掺量是为了提高灰浆强度保证停泥砖墙不致发生与内衬墙产生不均匀沉降,故应在灰浆初凝后立即勾缝,勾缝深度应深于成品的缝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