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学生版)
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学生版)
(2011·安徽省芜湖市)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皆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 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 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 . 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竹似贤,何哉?竹本
12.翻译下列句子。 (6 分) ⑴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2 分)
。 ⑵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 (2 分)
。 ⑶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 。 (2 分)
精锐教育网站: 6
中国领先的个性化教育品牌 。 13.【甲】 【乙】两文的作者带我们去“小石潭”和“右溪”游览了一番,请你向同学概括介绍“小石潭”和“右 溪”的相似之处。 (3 分) ① ② ③
( 4 )故君子人多树 之为庭实焉( .
1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译文: (2)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 译文: 19.甲文从莲的生长环境、□□、□□、品性等方面赞美莲的君子之风,乙文由竹的本固、□□、□□、节贞等特 点联想到君子之德。 (4 分)
精锐教育网站: 4
中国领先的个性化教育品牌 20.甲乙两文都用了□□的表现手法,甲文综合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乙文则主要运用了□□ 的表达方式。 (3 分) 【答案】 (2011·山东省菏泽市)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选自《桃花源记》 【乙】明日,宿旦子冈①。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 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门 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 甚也。 ——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洵(xún):确实。④浣:洗衣。 6.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2 分) ①黄发垂髫 ( ) ②甫行数里 ( )
中国领先的个性化教育品牌
精锐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讲义编号_
学员编号: 学员姓名: 年 级:初三 课时数:3 学科教师:
辅导科目:语文
课 授课日期及时段
题
初中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
教学目的
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教学内容
(2011·江苏省苏州市) 阅读《出师表》中的两段文字,完成 6—9 题。(12 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 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 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乙】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 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 “君与俱 来。 ”庶曰: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 “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节选自《隆中对》 【注】每:常常。 信然:确实这样。 先主:刘备。 来。致,招致,引来。 枉(wǎng) :委屈。 ( 就见:到那里拜访。 屈致:委屈(他)召(他上门)
精锐教育网站: 7
10.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 (2 分) 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治国之本也
精锐教育网站: 3
中国领先的个性化教育品牌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6 分) (1)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2)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 12.根据甲乙两文,你认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4 分) 【答案】
(2011·江苏省连云港市)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 9—12 题。 (15 分)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人缚一人诣王。王曰: “缚者曷为者也?”对曰: “齐人也,坐 盗。 ”王 . 视晏子曰: “齐人固善 盗乎?”晏子避席对曰: “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 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 ( 《晏子春秋》 ) 【乙】景公游于寿宫,睹长年负薪者,而有饥色。公悲 之,喟然叹曰: “令吏养之! ”晏子曰: “臣闻之,乐贤而哀 . 不肖,守国之本也。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①治国之本也。 ”公笑,有喜色。晏子曰: “圣王见贤以乐贤,见不肖以哀不肖。 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②之无室者,论而共秩焉。 ”公曰: “诺。 ”于是老弱有养,鳏寡有室。 ( 《晏子春秋》 ) 注释:①逮:到。②鳏寡:老而无偶的男女。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齐人也,坐 盗/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 C.水土异 也/览物之情,得无异 乎 . . B. 齐人固善 盗乎/是可谓善学者矣 . D. 公悲 之,喟然叹曰/余悲之,且曰 .
【答案】 (2011·山东省临沂市) 阅读下面【甲】 【乙】两个文言选段,做 6-9 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 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自《记承天寺夜游》 ) 【乙】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 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 安可为俗士道哉? (节选自袁宏道《西湖游记·晚游六桥待月记》 )
驾:车马,借车马指刘备。 ) (2 分)
由是:因此。 凡:总共。
6.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 布衣 A 臣本 . . . 。 . .
精锐教育网站: 1
中国领先的个性化教育品牌 本 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愚公移山》) . 先帝不以 臣卑鄙 . B 得生者何不用也?《鱼我所欲也》) . 则凡可以 . . 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 C 。 (《捕蛇者说》) . 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 . 还于旧都 . 。 D . 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 . 欲有求于 . .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的画线句。(4 分) . 。 。 . “君与俱来。 ” 。 .先主曰: .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出师表》能流传千古,原因之一是其言辞质朴,情真意切。请以“遂许先帝以驱驰”为例,结合选文内容作简要分 。 析。(3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9.针对文中画线句有人提出了这样的看法:诸葛亮写《出师表》时刘备已经去世,那么,即使出师未果,也不会对“先 帝之明”造成影响,所以诸葛亮的担心是多余的。对此,你有怎样的见解?(3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 分) ①阡陌交通 ( ) ) ②悉如外人 ( ) )
③其丈夫方担粪灌园 (
④自恨不如远甚也(
8.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标一处)(2 分) 有 良 田 美 池 桑 竹 之 属。 9.翻译下列句子。 (4 分) 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10. 【甲】 【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 (2 分)
11.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都邑之 胜境 . B.以 裨形胜 . C.乃 疏凿芜秽 . D.以其 境过清 . 无丝竹之 乱耳(刘禹锡《陋室铭》 ) . 以 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耳(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 . 乃 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司马迁《陈涉世家》 ) . 其 真无马也(韩愈《马说》 ) .
( 1)
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
( 2)
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似体
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
( 4)
( 3)
者。竹节贞,贞 以立志;君子 .
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 之为庭实 .
焉。 ——节选自白居易《养竹记》
【注释】 ( 1 )本:根。 ( 2 )体:体悟。 ( 3 )虚受:虚心接受。 ( 4 )实:充实,充满。 17.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 4 分) ( 1 )可爱者甚蕃 ( . ( 3 )贞 以立志( . ) ) ( 2 )陶后鲜 有闻( . ) )
精锐教育网站: 5
中国领先的个性化教育品牌
(2011·江苏省扬州市)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16 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 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 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 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 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 ,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