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偏性、有效性、一致性。
4.资本供给在短期内是垂直线,在长期内是一条后弯曲线。
5.会计4个基本前提: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6.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很多生产者和消费者、产品是同质的、买卖双方对市场信息了解充分、进入退出市场
自由。
7.政府预算的原则:完整性、统一性、可靠性、合法性、公开性、年度性。
8.世界上出现过的国际货币体系有三个:国际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
9.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选择的原则:相关性、可比性、重要性、经济性。
10.政府间事权及支出责任划分的原则:受益原则、效率原则、区域原则、技术原则。
11.购买性支出:政府投资、行政事业费等;转移性支出:福利支出、财政补贴等。
12.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的原则:集权原则、效率原则、恰当原则、收益与负担对等原则。
13.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包括:可靠性、相关性、清晰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
14.会计计量的属性: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
15.财政政策的功能:协调功能、导向功能、稳定功能、控制功能。
16.金融风险的特征:不确定性、相关性、高杠杆性、传染性。
17.现代预算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预算编制科学完整、预算执行规范有效、预算监督公开透明。
18.一般应作为中央财政收入的是:流动性强的、调控能力强的、份额大的。
19.不能用于质押:房产证、土地使用权证、财产保险单等。
20.衡量国债规模限度的指标:国债负担率(国债累计余额/GDP),国债依存度(国债收入/财政支出)。
21.I MF贷款种类有:备用安排(最早最基本)、中期贷款、减贫与增长贷款及其他贷款。
特点有:(1)主要用于
解决国际收支问题(2)有政策条件(3)临时性。
22.我国政府预算体系:公共财政预算(基础)、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障预算。
23.货币需求理论:
金融多选题整理
1.同业拆借市场特点:期限短、参与者广泛、交易超额准备金、信用拆借。
2.银行承兑汇票特点:流动性、安全性、灵活性。
3.债券特点:偿还性、流动性、收益性、安全性。
4.金融监管架构:机构监管、功能监管、目标监管。
5.商业银行经管原则: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
6.衡量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指标:核心负债比例、流动性缺口率、流动性比例。
7.投行作为资金供求媒介:期限中介、风险中介、流动性中介、信息中介。
8.金融工程优势:准确性、时效性、低成本、灵活性。
9.我国推出的金融衍生品:债券远期(2005)、利率互换(2006)、股指期货(2010)、国债期货(2013)、上
证50ETF期权(2015)、信用违约互换(2016)。
10.利率期限结构:预期理论、分割市场理论、流动性溢价理论:
11.利率决定理论:古典理论、流动性偏好理论、可贷资金理论。
12.金融机构分类(业务特征、发展趋势):存款性、投资性、契约性、政策性。
13.世界银行集团:世界银行(生产、贷款用于基建项目)、国际开发协会(低收入国家,优惠性贷款,贷款用于
经济发展)、国际金融公司(私人企业贷款,无政府担保)。
14.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方法:外汇敞口限额(汇率)、久期(利率)、场景模拟(概率)、缺口(匹配)、压力
测试。
其中情景模拟和压力测试是前瞻性管理方法。
15.商业银行收益监管指标:成本收入比不高于35%、资产利润率不低于0.6%、资本利润率不低于11%。
16.商业银行流动性衡量指标:流动性比例不低于25%、流动负债依存度不低于60%(核心负债/总负债)、流动
性缺口率(流动性缺口/90天内到期表内外流动资产)不低于10%、存贷比不高于75%、流动性覆盖率不低于100%。
17.商业银行内控原则:全覆盖、制衡性、审慎性、相匹配,要求是:杠杆率4%、不良资产4%、不良贷款5%、
单客贷10%、单集贷15%、全部关联贷50%。
18.调节一国逆差的政策:紧的货币政策、紧的财政政策、本币贬值。
19.调节一国顺差的政策:宽的货币政策、宽的财政政策、本币升值。
20.货币升值的原因:顺差、通货紧缩、预期上升。
21.货币贬值的原因:逆差、通货膨胀、预期下降。
22.所有权结构变更:交换发盘、股票回购、转为非上市公司、杠杆收购、管理层收购。
不包括股权切离和溢价
购回。
23.央行与商行业务分类:
24.商业银行资本构成:
25.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条件:一定数量有价证券、发达金融市场、信用制度健全。
26.汇率变动的决定因素:物价、国际收支、市场预期、政府干预。
27.外债总量管理指标:
28.期权价值的合理范围:
29.企业风险架构的三个维度:企业目标、风险管理要素(8个)、企业层级。
30.风险识别方法:筛选监测诊断法、风险树搜寻法。
31.风险评估方法:
32.信用风险管理机制:审贷分离机制、授权管理机制、额度管理机制。
33.信用风险管理过程:事前、事中、事后。
34.利率风险管理:利率、期限、缺口、久期、衍生品交易。
35.BASEL2:最低资本要求、监管方式及重点、市场约束。
36.BASEL3:重新界定监管资本、强调对资本计量、提高资本充足率、设立缓冲2.5%、引入杠杆监管标准、增
加流动性要求、安排过渡期。
37.货币均衡条件:利率机制健全(最主要)、金融市场发达、央行调控有效。
38.通货紧缩三个特征:物价及货币供应持续下降、需求不足失业率上升、经济全面衰退。
39.中央银行资产:国外资产、外汇、黄金、金融机构债权、政府债券等;中央银行负债:货币发行(最主要)、
金融机构存款、国家存款等。
40.中央银行业务:
41.宏观调控传导过程:调控主体(央行)→政策工具(3个)→操作目标(短期利率、基础货币、存款准备金
率)→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利率)→调控受体(企业居民)→调控目标。
42.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包括:选择性工具(消费者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优惠利率)、直接信用控制工具
(贷款限额、利率限制、流动性比率、直接干预)和间接信用控制工具(道义劝告、窗口指导)。
43.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特性:可测、可控、相关,功能是测度、传导、缓冲。
44.货币乘数=(1+现金比率)/(各类准备金率+现金比率)
45.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实施条件:央行独立、货币政策透明、利率市场化、浮动利率制。
46.国际收支不均衡原因:收入、货币、周期、结构,调节的必要性是:稳定物价、稳定汇率、保证适量外汇储
备的要求。
47.国际储备的功能:维持资信投资环境、稳定本币汇率、弥补国际收支逆差(主要)。
48.我国国际储备包括:黄金、外汇、IMF储蓄头寸、SDR。
我国外债管理情况:短期债务率偏高,多头管理制度,财政部、发改委(>1Y)、外汇管理局(<1Y)为监管主体。
世上没有一件工作不辛苦,没有一处人事不复杂。
不要随意发脾气,谁都不欠你的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