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等教育模式的创新发展
【中文摘要】:我国高等教育在上世纪末经历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性跨越,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
这个转折使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规模和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大众化教育和传统的精英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过去的高等教育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
现在的市场经济体制需求的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综合性、复合型人才,因此当代的高等教育模式,应该要向积极培养十字型专业人才方向发展。
【英文摘要】:China's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20th century has experienced a landmark historic leap from elite education, entered popular education stage. The turning point of our higher education to cultivate scale and level onto a new stage, and popular education and traditional elite education is the fundamental difference of talent training mode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past, diversification, has been difficult to adapt to the society to model the talents diversification. Now the demand of market economy system is various, multi-level comprehensive and talents of higher education, therefore contemporary model, should to actively cultivate four-arm professional direction.
【关键词】:高等教育模式创新复合型人才
【正文】
一、高等教育模式定义及其构成要素
新中国成立伊始,由于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短缺,我国高等教育仿照前苏联高等教育模式,细化专业,大力加强专业人才培养,适应了当时国民经济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进入90年代后,我国则以西方(主要是美国)高等教育模式为蓝本来设计中国的高等教育。
学习先进的高等教育理念是提高自身水平的大趋势。
学习是深入领会其内涵和实质,并结合我们的具体国情来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的前提。
高等教育模式的构成要素是培养专门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在我认为,这三个构成要素也是目前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也是本论文所要论及的重点。
面向21世纪国际高等教育发展有何趋势,这六大趋势是:(1) 高等教育与产业界以及整个社会生活的关系将越来越密切。
(2) 高等教育将进一步向大众性和普及性的方向发展。
(3) 高等教育由单一系统向多元系统转变,仅靠正规的高等教育系统,已不能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广泛需求。
(4) 高等教育经费主要由政府负担将转向更多地由社会和受教育者个人负担。
高等教育私有化的国际性浪潮必将给21 世纪各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和变化。
(5) 高等教育将日益国际化。
(6) 高等教育将更注重人文及宽广知识的教育,培养更为全面发展的人。
二、现行教育模式弊端
毋庸置疑,我国的教育体制从改革开放后,这三十年里,都是不停地在向着更完善的方向发展,高等教育体制也一直不断地进行着改革。
然而,目前的高等教育模式仍然存在许多的不足:
1、从学生方向:学生问题意识薄弱,对教师的依赖性强,缺乏创新性,也缺乏时间意识和动手的能力。
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学生缺乏发现问题的能力,虽然,我们一直提倡
“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但是,到目前为止,大部分的学生仍然处于被动地位,他们比较喜欢从教师口中得到现成的答案,而不是主动的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发现答案。
受升学压力和家长期望等因素的影响,学生更多的关注在于理论知识的掌握,而将所学知识用于生活中的思想,淡然无存。
2、从学校方向:在当前就业形势下,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依然存在不足;重理论轻实践是人才培养的先天缺陷忽视学生个性培养成为学生就业路上的羁绊;缺乏系统的就业教育的育人模式很难适应要求。
三、对高等教育模式的创新
阶段1 焦点:以任何方式来使现代高等教育模式得到创新
说明:要找出可以减少高等教育模式的弊端的方式
阶段2 摆脱技巧
理所当然的事物是:高等教育一定要有一个特定有效的模式
横向置换概念:高等教育模式无效
收获主意A:让学校与同学一同参与改进学校教育模式,同学与老师之间多开交流会,学生应该多提出自己的意见。
从主意A抽取概念,形成
概念1::老师对学生能有更多的了解,另一方面,学生也能够开动脑筋提出自己的想法,从实践中参与创新学校教育模式。
概念2:学校太注重理论的教学,对学生缺乏了面向社会的教育。
用其他方式来实现概念1:
主意1:因为学校有学生会,学生能通过学生会去举办更多的学生活动、筹办学生晚会,以及举办更多的如社会实践、义工等活动。
主意2:学校可以开办不同的学术性的比赛。
主意3:不同专业的学生,应该要更注重其专业特有的专业素质,术业有专攻。
主意4:学校可以通过调查问卷,看看学生对于学校教育模式的意见,让学生提出自己的建议。
用其他方式来实现概念2:
主意1:学校能与更多社会上的公司联系,定期让学生有机会到一些公司参观、学习以及实习
主意2:学校应该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出外留学或者与其他学校进行交流。
主意3:在平常的专业课,学校应该更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主意4:应该要给在校的学生上就业指导课,使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更好的计划。
阶段3 收获
方向:学校对学生学习提供的不同的途径,能是学生得到不同方面的锻炼,以及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培养到其专业素质与技能
主意:
主意1:学校应该通过给学生不同的社会活动,是学生能够有更多的社会实践经验
主意2: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学校的教育模式改革,更有利于教育模式改革得到更好的创新主意3: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使之与社会人才需求相适应。
主意4:让老师与学生多进行交流与沟通
主意5:学校应该与社会上不同的公司进行人才培养合作计划,让学生有机会到对口的公司进行实践与学习。
主意6:让学生有机会出外留学,认识更多不同学校的学生,交流学习经验以及专业知识的交流。
主意7:学校可以通过给学生派发调查问卷,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模式创新过程。
主意8:对快要毕业的学生应该要进行就业前指导,给学生以心理上的一个准备。
概念1:老师对学生能有更多的了解,另一方面,学生也能够开动脑筋提出自己的想法,从实践中参与创新学校教育模式。
变化
变化1:从注重高等教育模式的变化,到主意用哪些方式另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
加强主意8:学校可以举办一场高等学校学生的职场面试比赛
新的需要:要进一步发展学校与外校以及其他相关公司的联系
正式的思考成果:
这个主意是:学校通过不同的活动、社会实践以及是学生亲身参与到学校教育模式创新中。
这个主意的价值是:为高等教育模式创新会打好基础,让高等教育模式创新以培养学生成为适应社会市场需要的十字型人才为根本方向,使其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
这个概念是:令学生亲自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模式创新中,从而减少高等教育模式中的弊端。
这个概念的价值是:使学生能够从学校教育模式改革中获益,从而互相推动高等教育的模式创新。
四、高等教育新模式优点
上述的高等教育新模式,比旧的模式更能使学生有更大的热情去参与到学校教育模式的改革当中,是学校的改革更有效,更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能使学生从中获得更大的一处,从而推动高校的发展,从另一方面,该模式也适应了社会市场的需求,通过高等学校,能为社会培养更多与市场相适应的十字型人才以及专业人员,这个新模式可谓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 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 志彦.就业导向:教育新发展观[N],中国教育报, 2004-02-17.
[3] 陈学飞《面向 21 世纪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六大基本趋势》《教育研究》 1996.12
[4] 田长霖《世界发展趋势与高等工程教育》《同济教育研究》 1997.1
[5] 贺争平《“平个根本转变”与高等教育改革》《广西大学学报》 19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