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安全知识测试题完整版

大学生安全知识测试题完整版

大学生安全知识测试题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大学生安全知识》测试卷(一)学校:姓名:年级:一、不定向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在大学生违法犯罪中,()居于首位。

A、抢劫B、盗窃C、行骗D、赌博2、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的负责人必须在“举行”日期的()日前到“举行”地的县、市公安局履行审批手续。

A、五B、四C、三D、六3、大学生在自我素质塑造中,必须着眼于()的提高。

A、社会意识B、法律意识C、自我保护D、自我安全能力4、能够引起爆炸的激发源有()。

A、化学激发能B、高温激发能C、机械激发能D、电气激发能E、日光激发能F 暴轰波激发能、5、以下属于国家秘密的有()。

A、国家事务的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B、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活动中的秘密事项C、外交和外事活动中的秘密事项以及对外承担保密义务事项D、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秘密事项E、科学技术中的秘密事项F、维护国家安全活动和追查刑事犯罪中的秘密事项G、其他经国家保密工作部门确定应当保守的国家秘密事项6、()是一个人能够吸取经验教训,增加智慧变得更加聪明的关键。

A、勤于思考B、善于总结C、善于发现D、安全教育7、非法传销的危害主要有()。

A、误导思想,污染社会B、危害社会诚信体系,动摇市场经济赖以发展的基础C、瓦解家庭,引起社会动荡D、迷惑人心8、中国在()禁止传销。

A、1998年4月18日B、1995年3月17日C、1999年3月21日D、2000年8月19日9、学生在校期间应依法履行的义务有()。

A、遵守宪法、法律、法规B、遵守学校管理制度C、努力学习,完成规定学业D、按规定缴纳学费及有关费用,履行获得贷学金及助学金的相关义务E、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10、学生在校期间依法享有下列()权利。

A、参加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项活动,使用学校提供的教育教学资源B、参加社会服务、勤工俭学,在校内组织、参加学生团体及文娱体育等活动C、申请奖学金、助学金及助学贷款D、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等方面获得公正评价,完成学校规定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历证书、学位证书E、对学校给予的处分或者处理有异议,向学校、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职员工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F、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灭火的重点阶段在()。

2.国家秘密的密级划分为()、()、()。

3.高校“110”防空报警服务工作的原则有()、()、()、()、()。

4.高校“110”建立需具备的基本条件主要有()、()、()。

5.公安部规定:“110报警服务台坚决制止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与服务公众并重的方针,履行()、()、()、()的承诺。

”6.所谓示威,是指在露天公共场所或者公共道路上以()、()、()等方式,表达()、()或者()、()等共同意愿的活动。

7.学生在国外留学期间,经济上(),习俗上( ),地理上(),交通上(),遇到危险时要()。

8.在国外遇到危险时,可以寻求()、()、()或()的帮助。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心理调适2.自律警示3.高校“110”4.紧急避险5.“不得已的行为”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35分)1.大学生怎样预防传染疾病2.为什么禁止购买赃物3.如何维护宿舍及班级的安全卫生等文明行为习惯4.旅途安全的特点主要有哪些5.大学生如何维护国家安全6.大学生如何增强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的意识7.突发事件的规律有哪些?《大学生安全知识》测试卷(二)学校:姓名:年级: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灭火的重点阶段在()。

A、初期B、发展C、熄灭D、猛烈燃烧2.突发事件的特点主要有()。

A、骤然形成,具有突发性B、矛盾交织,具有复杂性C、参与人多,具有群体性D、矛盾尖锐,具有对抗性3.不良情绪障碍具体表现为()。

A、焦虑B、抑郁C、冷漠D、愤怒4.大学生的主要心理特点有()。

A、交往与闭锁的矛盾B、独立与依赖的矛盾C、激情与理智的矛盾D、自信与脆弱的矛盾E、理想与现实的矛盾5.大学生在自我素质素质塑造中,必须着眼于()的提高。

A、社会意识B、法律意识C、自我保护D、自我安全能力6.能够引起爆炸的激发源有()。

A、化学激发能B、高温激发能C、机械激发能D、电气激发能E、日光激发能F、爆轰波激发能7.常见的食物中毒主要有()。

A、微生物性食物中毒B、化学性食物中毒C、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D、食品过期食物中毒8.以下属于国家秘密的有()。

A、国家事务的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B、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活动中的秘密事项C、外交和外事活动中的秘密事项以及对外承担保密义务事项D、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秘密事项E、科学技术中的秘密事项F、维护国家安全活动和追查刑事犯罪中的秘密事项G、其他经国家保密工作部门确定应当保守的国家秘密事项9.以下属于恋爱中的不良道德的有()。

A、玩弄感情B、玩弄异性C、骗取信任D、失恋失德10.大学生群体是社会的一部分,其盗窃也不是孤立的现象,撇开社会等客观原因,就其自身主观原因主要有()。

A、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被扭曲B、法律观念不强C、侥幸心理作祟D、满足虚荣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安全意识,就是()、()、()等客观因素在人们脑子里的反映,即人们对于避免危险,消除威胁,防止事故等在脑子里形成的()和()。

2.安全知识,是指人们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对()、()、()等安全方面规律的认识和经验总结。

3.大学生被伤害的原因主要有()、()、()、()、()。

4.性侵害的主要形式有()、()、()、()、()。

5艾滋病传播的途径主要有()、()及()。

6.大学生财物容易被盗窃的方式主要有()、()、()、()、()、()、()。

7.报案的方式主要有()和()两种。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自我安全保护能力2.大学生的财产安全3.传销4.非法传销5.“洗脑”四、简答题(每题7分,共35分)1.大学生为什么要提高自我安全保护能力2.大学生如何提高自我安全保护能力3.大学生受伤害的情况有哪几类请举例说明。

4.大学生如何预防受伤害5.女大学生为什么容易被拐卖?《大学生安全知识》测试卷(三)学校:姓名:年级: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是预防性侵害的重点。

A、女生B、男生C、高校女大学生D、男大学生2.计算机网络具有()的特点A、双重性B、虚拟性C、快捷性D、开放性3.不良情绪障碍具体表现为()。

A、焦虑B、抑郁C、冷漠D、愤怒4.()是一个人能够吸取经验教训,增加智慧变得更加聪明的关键。

A、勤于思考B、善于总结C、善于发现D、安全教育5.非法传销的危害主要有()。

A、误导思想,污染社会B、危及社会诚信体系,动摇市场经济赖以发展的基础C、瓦解家庭,引起社会动荡D、迷惑人心6.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是指境外机构、组织、个人实施或者指使、资助他人实施的,或者境内组织、个人与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相勾实施的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具体有()。

A、阴谋颠覆政府,分裂国家,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B、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C、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的D、策划、勾引、收买国家工作人员叛变的E、进行危害国家安全的其他破坏活动的。

7.纪律处分的种类分为()。

A、警告B、严重警告C、记过D、留校察看E、开除学籍F、写检查8.大学生自费出国留学申请所去学校(科研单位),本人需提供的材料()。

A、个人简历B、学习成绩单C、学历证明D、2—3名专家或教授写的推荐信两三封E、经济保证书F、健康证明(应根据对方的要求,提供相应的健康保证书)G、外语考试成绩(根据对方的要求提供的外语考试成绩)9.不论是哪种形式报案,都应注意及时、客观、准确,具体应报清()。

A、案件发生的时间B、案件发生的地点(现场)C、案件受侵害的主体D、案件发生的性质及特征(即案件的属性是盗窃、抢劫、强奸、凶杀等)E、案件发生的原因F、案件危害的后果G、报案人的姓名、单位、住址、联系电话10.按事故造成后果的轻重程度,交通事故通常分为()。

A、轻微事故。

即一次造成轻伤1-2人B、一般事故。

即一次造成重伤1-2人或轻伤3人以上C、重大事故。

即一次造成死亡1-2人或重伤3人以上10人以下D、特大事故。

即一次造成死亡3人以上或重伤10人以上等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非法传销的表现形式有()、()、()。

2.燃烧必须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是()、()、()。

3.直接火源主要有()、()、()。

4.火灾的种类大体可以分为()、()、()、()、()、()六类。

5.灭火基本方法主要有()、()、()、()。

6.火灾的发展,通常分为五个阶段,即()、()、()、()、()。

7,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主要由()、()和()组成。

8.交通违章按情节可分为()、()、()。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五级三阶”制2.大学生的交通事故3.“海恩法则”4.煤气中毒5.国家安全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35分)1.大学生怎样防止被拐卖2.哪些情况不会传染艾滋病3.艾滋病的预防措施有哪些4.大学生财物的特点。

5.大学生遭抢劫的特点。

6.大学生如何预防遭抢劫7.大学生一旦遭抢劫怎么办?《大学生安全知识》测试卷(四)学校:姓名:年级: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艾滋病的英文缩写是()。

A、HIVB、ADISC、AIDD、HV2.艾滋病起源于()。

A、南美洲B、北美洲C、非洲D、亚洲3.举行集会、游行、示威应该()。

A、按法定程序申请。

举行集会、游行、示威,必须有负责人。

负责人必须在“举行”日期的5日前到“举行”地的县、市公安局履行审批手续B、按法定内容书写申请。

申请集会、游行、示威,申请书中应载明集会、游行、示威的目的、方式、标语、口号、人数、车辆数、使用音响设备的种类与数量、起止时间、地点(包括集合地和解散地)、路线和负责人的姓名、职业、住址C、有符合法定要求的负责人。

担任集会、游行、示威的负责人,不得是无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被判处刑罚尚未执行完毕的;正在被劳动教养的;正在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限制人身自由措施的人员D、以机关、团体、企事组织的名义申请集会、游行、示威的,还须向主管公安机关提交有本单位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的证明文件4.艾滋病传播的途径()。

A、性接触传播B、血液传播C、母婴传播D、空气传播5.灭火的基本方法()。

A、冷却灭火法B、隔离灭火法C、窒息灭火法D、抑制灭火法6.使用手提二氧化碳时应注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