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大《人力资源管理》

电大《人力资源管理》

2014秋年本科人力资源管理复习单选题特殊开头 1.(资金分红)不属于福利项目。

2.(拓展训练)主要用于提高人的自信心,超前培养把握机遇、抵御风险的心理素质,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超前培养团队精神等。

3.( B)属于尚未开发的潜在的人力资源。

A求业人口B就学人口C未成年就业人口D 少年人口 4. ( D )又称职位要求,主要说明某项工作对从业人员的品质、特点、技能以及工作背景或经历等方面要求的书面文件。

A工作描述B工作分析C工作说明书 D工作规范( D )不属于福利项目。

A工作餐B带薪休假C培训教育资助D资金分红5.(A )是以职工个人的年龄、工龄、学历、本专业工作年限等因素为依据的薪酬制度,是劳动积累工资。

A、资历工资制B、结构工资制C、绩效工资制D、技能工资制6.(A)结构适合规模小,业务简单的企业 A 直线制 B 直线职能制 C 事业部制 D 矩阵制 7.( D )是考核者只看到考核期末一小段时间内的情况,而对整个评估期间的工作表现缺乏了解和记录,使考核评估结果不能反映整个评估期内员工绩效表现的合理结果。

A、首因效应B、个人好恶C、晕轮效应D、近因效应8.( A )是以穷追不舍的方式针对空缺职位工作中的某一事项发问,逐步深入,详细而彻底,直至应试者无法回答为止。

A压力式面试B系列式面试 C陪审团式面试 D 非定型式面试 9.( A )是指工作分析人员通过对员工正常工作状态进行观察,把有关工作各部分的内容、原因、方法、程序、目的等信息记录下来,并通过对信息进行比较、分析、汇总等方式,得出工作分析成果的方法。

A观察法 B面谈法 C问卷调查法 D 典型事例法10.(B)培训方法的特点是使培训对象在培训活动中相互启迪思想、激发创造性思维。

A.案例研究B.头脑风暴 C.模拟训练 D.敏感性训练11.(C)选项不是绩效考核存在的常见问题。

A、考核内容不完整B、首因效应C、考核机构不健全D、过宽或过严的倾向12.(C )是培训与开发的关键所在。

A.知识水平的提高 B.员工观念的转变 C.工作绩效的提高D.技能的提高13.(D)较好地体现了工资的不同功能,反映了劳动的不同形态。

绩效工资制技能工资制资历工资制结构工资制14.(D)主要用于提高人的自信心,培养把握机遇、抵御风险的心理素质,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培养团队精神等。

A.模拟训练B.管理者训练 C.敏感性训练 D.拓展训练15.(工作规范)又称职位要求,主要说明某项工作对从业人员的品质、特点、技能以及工作背景或经历等方面要求的书面文件。

16.(工作绩效的提高)是培训与开发的关键所在。

17.(观察法)是指工作分析人员通过对员工正常工作状态进行观察,把有关工作各部分的内容、原因、方法、程序、目的等信息记录下来,并通过对信息进行比较、分析、汇总等方式,得出工作分析成果的方法。

18.(结构工资制)较好地体现了工资的不同功能,反映了劳动的不同形态。

19.(近因效应)是考核者只看到考核期末一小段时间内的情况,而对整个评估期间的工作表现缺乏了解和记录,使考核评估结果不能反映整个评估期内员工绩效表现的合理结果。

20.(就学入口)属于尚未开发的潜在的人力资源。

21.(考核机构不健全)选项不是绩效考核存在的常见问题。

B 1.比率分析法是根据以往的经验对人力资源需求进行预测,这种方法适用于(技术较稳定的企业的长期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2.编写工作规范的内容包括(有关从业人员应具备的基本资格和条件方面的书面描述) C 1.采用(谈判工资制)工资制度容易出现同工不同酬的问题。

2.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 D )A个人负担B企业负担C 国家统筹D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3.充分考虑环境的变化、积极主动适应环境的变化体现了人力资源规划的(动态性)原则。

酬是指(工资、奖金与津贴)4.从某一优点或缺陷出发去评价应聘者的其他方面,属于(晕轮效应)5.从现代经济管理的角度看,经济活动有六个要素或六项资源,其中(A)被看作最根本的资源。

A人力资源B资本资源C管理 D信息资源 D 1.当事人如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不服的,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天)内,可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

2.当事人如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不服的,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B )内,可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 3.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

A.10天B.15天C.30天D.60天 4.对培训需求信息进行分析时,最重要的是确保信息的(B )A.及时性B.准确性C.全面性D.一致性5.对生产人员的定额要求属绩效考核标准中的(绩效标准)。

6.对新员工进行培训需求分析时,用(任务分析法)方法来决定其在工作中需要的各种技能。

7.对于结构工资,应加强其中效益工资的比重,以加强效益工资的调节力度,这体现了薪酬管理中的(业绩优先)原则。

8.对在职员工进行培训需求分析时,通常采用(A)方法来评估在职员工的培训需求。

A.绩效分析法B.组织分析法C.任务分析法D.人员分析法9. 对培训活动参与状况的监测可以了解培训项目的(A )。

(A)覆盖率(B)适应性(C)标准化(D)持久性 G 1.岗位分析的最终成果是制作出岗位说明书和(B )。

(A)培训制度(B)岗位规范(C)工资制度(D)考勤制度2.高学历的高工资是(潜在劳动的反映)3.工作分析,又叫(D ),是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

A 绩效分析 B 规划分析 C 管理分析 D 职位分析 4.工作分析包括五个主要阶段,而贯穿五个阶段的是(运行控制) 5.公平理论是由美国学者(亚当斯)提出的。

6.公司对销售人员推出一项激励措施:年销售额达到50万,公司组织免费欧洲旅行。

小张、小王、小李、小赵四位员工对此奖励的重视程度数值分别为0.9、0.7、0.5、0.3,认为得到奖励的可能性大小的数值依次为:0.2、0.5、0.3、0.4。

请问此项激励措施对哪位员工的激励作用最大?(B)A 小张 B 小王C 小李D 小赵7.关键绩效指标法符合一种重要的管理原理,即(二八原理)J 1. "结构简单,统一;权责关系明确;内部协调容易;管理效率比较高。

"具有以上特点的组织结构类型是(B )。

A直线型 B直线职能制 C事业部制D矩阵制 2.绩效管理的对象是组织中的(全体员工)。

3.绩效管理的思想源于著名的(D )。

A、ERPB、SMART原则C、目标管理D、PDCA循环 4.绩效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促进企业与员工的共同提高与发展) 5.津贴分配的主要依据是(B )。

有效劳动时间劳动者所处的环境和岗位条件的优劣劳动者的技术业务水平劳动者的劳动成果L 1.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2.劳动者预告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3.劳动争议处理实行回避制度是为了坚持(B)。

A.合法原则B.公正原则C.及时处理原则 4.马尔可夫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内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方法。

5.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七个层次,其中(生理需要)为最基本的需要。

6.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七个层次,其中(自我实现需要)为最高层次的需要。

M 1.面试中考官的问题可多可少、可深可浅。

这体现了面试的( B )特点。

A对象的单一性B内容的灵活性C信息的复合性D交流的互动性 2.某公司财务部以前每天平均有700万元的应收款,公司特意为他们开设了一门培训课程,教他们如何更有效地追讨欠款。

培训后评估发现财务部每天的应收款项下降到每天平均300万元,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

请问公司是用哪一个指标对此次培训课程的效果进行评估的?( D )A 反映 B 学习 C 行为 D 成果 3.某岗位的小时工资标准为l0元/4小时,生产一个产品的工时定额为0.25小时/个,由于技术革新,4.某工人在1小时内共生产出14件产品,则该工人的计件工资为( B )元。

A.28 B.35C.140 D.560 5.某人在某50年代至60年代是劳模,但到90年代就不一定是劳模了,这说明人力资源具有(时效性)的特点。

6.目标管理法是由美国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提出的,认为:“每一项工作必须为达到目标而展开。

” P 1.培训课程设计的主要原则是(符合成人学习者的认知规律)2.培训需求信息收集的(B )是一种最原始、最基本的需求调查工具之一,其优点在于培训者与培训对象亲自接触,对他们的工作有直接的了解。

A.问卷法B观察法C访问法D记录法3.平衡计分卡从四个视角进行考核,其中( C )是其他三个方面的出发点和归宿。

A、客户视角B、内部运作流程视角C、财务视角D、学习与成长视角Q 1.企业对新录用的员工进行的培训叫做(入职培训) 2.企业年金是指(由企业及其职工依据经济状况自主建立的一项养老保险制度) 3.企业为职工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应属于(间接薪酬) 4.企业薪酬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企业战略) R 1.“人工成本”一词(C)。

A、基本等于工资B、基本等于薪酬C、大于工资D、小于工资2.人的行为链条是(需要-动机-行为) 3.人力资源(供求)达到协调平衡是人为资源规划活动的落脚点和归宿,人力资源供需预测则是为这一活动服务的。

4.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任务是合理配置并使用人力资源,提高人力资源的(C )。

A管理效率 B管理水平 C投入产出比 D应用能力 5.人员招聘的直接目的是为了(B )。

A招聘到精英人员B获得组织所需要的人C增加单位人力资源储备D提高单位影响力 6.人职匹配理论是由( B )提出来的。

A库克B 霍兰德C帕森斯D勒温7.如果某企业员工的工作业绩完全可以量化考核,且员工的努力程度和能力水平直接影响其业绩水平,应采用(A )。

A绩效工资B技能工资C年功工资D岗位工资S 1.设置培训课程的基本依据(D )A.符合培训对象的差异性B.符合企业培训的基本目标C符合成人学习者的认知规律.D.符合企业和学习者的需求 2.失业保险金的标准是(一般高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师傅带徒弟是典型的(个别指导)实践性培训方法。

3.事业部制结构遵循的主要原则是(集中决策、分散经营)。

4.适龄就业人口、未成年就业人口、老年就业人口与( B )构成了经济活动人口。

A家务劳动人口 B求业人口 C服役人口 D就学人口 W 1.为了保持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应进行成本与收益的比较,通过了解(竞争对手)成本状况,决定本企业的薪酬水平。

2.为确定合理的企业薪酬水平的市场定位,应进行(薪酬调查)3.我国〈劳动法〉规定的劳动合同条款是签订劳动合同必须的内容,不具备法定条款,劳动合同不能成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