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一节森林及其保护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并掌握森林锐减的原因。
②运用世界森林分布示意图,能说明世界森林种类和分布地区。
③理解森林生态功能。
①结合图片,帮助学生理解世界森林的主要分布及成因。
②通过视频并联系实际生活,理解森林的功能。
③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说出不同角色会对森林造成哪些破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增强学生保护森林的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
②增强学生关心和保护森林的责任感,养成良好的生活、消费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森林资源破坏的原因。
2.森林的生态功能。
难点:理解森林的生态功能。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图片、视频。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法、列表比较法等。
五、教学过程:
<1>.导入:同学们,大家有没有听过这样一句话“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由此可见,森林对于我们地球而言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但是,自从人类产生之后特别是工业社会以来,人类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于森林的开采、破坏,导致了十分严重的后果。
大家能说说你们生活中所感受到的森林破坏带来的后果吗?(比如:我们感觉夏天越来越热了、空气越来越差了、河流越来越浑浊了、需要保护的动植物也越来越多了)所以,保护森林使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第四章第一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2>.巩固基础•梳理知识
1、森林的特点
(1)森林是陆地上①___最强大____、最复杂、最能②__长久存在____的生态系统。
(2)森林是最丰富的③__物种库__,尤其是④___热带___和亚热带森林。
(3)⑤保护森林、植树造林是生态系统保护的核心。
2、森林锐减
(1)森林面积的变化:8000年前,原始森林占陆地面积的47.7%,现代世界森林覆盖率仅为①30 %。
(3)世界:全球现存天然林中未受人类干扰的森林不足④_40%_,工业化国家中,除加拿大和⑤__俄罗斯___外,大部分森林为人工林,或“半天然”林。
(4)中国:人均占有量⑥___0.11____公顷和覆盖率为16.55%,均远⑦_低_于世界平均水平。
3、生态灾难
产生的原因(即森林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结合图4.2)
(1)森林具有强大的①__生态功能__,能为人类提供各种②_环境__服务。
(2)森林的生态功能:提供③娱乐休闲的最佳场所;过滤尘埃、吸收④噪声;保持水土、
⑤防风固沙;调节气候、⑥涵养水源;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⑦净化空气等。
<3>.合作探究与创新
【探究一】世界森林的分布及其成因
结合课本P55--图4.1世界森林的分布示意图及我国森林资源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上主要森林的种类及其主要分布区域,保存较好的原因是什么?
主要种类:热带雨林、亚寒带针叶林、温带亚热带阔叶林及少部分混交林。
主要分布: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非洲的刚果盆地、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域、东南亚等洲。
亚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的北部、北美洲的北部。
保存较好的原因;这些地区多是自然条件较恶劣、人口较少、交通不便、开发较晚、经济水平低的区域,对森林的破坏作用小。
2.森林类型分布与气候的对应关系。
热带雨林——热带雨林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温带大陆性气候
3.读图可知,目前森林正遭受严重破坏的大洲有亚、非洲、北美洲和南美洲。
4.我国森林主要分布在哪三个地区?
我国三大林区:东北林区——最大的天然林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
西南林区——第二大的天然林区(喜马拉雅山南坡、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横
断山区)
东南林区——人工林和次生林比重大(赣、闽、台)
均分布在交通不便的深山区和边疆地区,开发利用困难
【探究二】森林的生态功能及其应用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也是陆地上最庞大、最复杂、多物种、多功能与多效益的生态系统。
这一生态系统的全部活动与表现过程,对于当地及四周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就是森林的功能。
森林因其功能复杂,具有多种称谓,如大自然的装饰美化师、生命的资源、野生动植物的栖殖场、金色的宝库、绿色宝库、天然氧气制造厂、天然的储水池、防风的长城、天然的吸尘机、地球之肺、天然空调等。
结合所学知识点,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课本P56-图4.2森林的生态功能示意图,总结归纳森林的生态功能。
并据所学知识思考,除了生态功能还有其他方面的功能吗?
生态功能:水气净美物尘沙+音旅农(减弱噪音、提供旅游休闲的最佳场所、保护农田)。
经济功能:提供药材和农产品、制作家具、造纸原料、建筑材料。
2.森林是一种重要的环境资源,有人说它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下面一些形象比喻,各蕴含了森林的一种生态功能,请思考搭配。
A.天然氧吧:净化空气
B.天然“吸尘器”:吸烟滞尘
C.天然“蓄水池”:涵养水源
D.天然“过滤器”:防风固沙
E.天然“粘合剂”:保持水土
F.天然“绿色卫士”:保护农田
G.天然“美容师”:美化环境H.天然“消声器”:减弱噪音 I.天然“加湿器”:调节气候。
3.思考明确不同地区的森林所起的作用不同:
A.三北防护林: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B.沿海防护林: 防御台风、海啸侵袭,改善沿海生态环境。
C.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山区森林: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城市绿地的作用: 吸烟除尘,过滤空气,吸收噪声,美化环境,调节气候。
E.红树林: 保护海岸,维护生物多样性,改善沿海生态环境。
【探究三】森林破坏的原因
结合课本P57案例1及必修三P30—P31相关内容,从农民、政府企业、自然三方面分别描述一下导致森林破坏的原因有哪些。
主要是人为原因:
①过度毁林开荒,乱砍滥伐。
②商业性采伐。
③过度樵采。
④大规模的农场、牧场开发。
⑤采矿、水利、交通建设、城镇建设。
⑥战争、森林火灾。
其次是自然原因:气候变化、森林火灾等。
<4>.当堂检测
读我国36°N附近某地在1955年和2009年土地利用状况图(图1),完成第1~2题。
1.图中的森林类型和耕地类型分别是( A )。
A.温带落叶阔叶林、旱地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旱地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田
D.亚寒带针叶林、水田
2.由于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该地可能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
及现象有( B )。
①水土流失加剧②河流含沙量大③酸雨④海平面上升
⑤沿海地区滩涂扩大
图1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
C.①②④
D.①②
结合我国部分防护林分布示意图(图2),完成3~4题。
3.国家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D )。
①增加木材产量②提高生态质量③提高农民收入④调整农业结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关于图中各防护林主要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C)。
A.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B.②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C.③抵御海风、海浪和暴雨的袭击
D.③进行平原绿化、美化城市环境
D.冬季结冰期长
图2
<6>.总结
<7>作业布置:
完成《答题思维指导》P161——P162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
森林及其保护
第一部分:巩固基础.梳理知识
(一)森林的特点
①陆地上“三最”系统②最丰富物种库
③生态保护的核心
(二)森林锐减
①森林面积变化:47.7%——30%
②不同时代对森林的破坏作用
——工业时代破坏最大
③森林现状
A 包含2/3密林,1/3疏林
B 世界
中国:均小于世界平均水平
(三)生态灾难
①产生原因——生态功能
②后果
森林及其保护
/人
公顷/
可以自然更新
生态灾难
原因---生态功能: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空气;提供旅游休闲场所 破坏---生态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