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录井地质总结报告(定稿)

录井地质总结报告(定稿)

附录4探区井录井地质总结报告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采油厂年月日探区井录井地质总结报告施工单位:地质监督:编写人:审核人: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采油厂年月日录井地质总结报告编写规范1、格式要求1.1、纸张规格:报告(附表)采用A4(297×210mm)幅面。

叠图采用A4(297×210mm)幅面。

1.2、封面格式:见附录1。

区域探井、预探井用黄色封面,评价井用白色封面。

1.3、扉页格式:见附录2。

1.4、目录格式: “目录”两字采用小二号字,加粗,其他均采用四号字。

见附录3。

1.5、正文部分:一级标题:小三号字,加粗;二级标题:四号,加粗;正文文字:小四号。

1.6、页码:正文开始标注页码,从1开始顺序编号,逢奇数页在右下底部,逢偶数页在左下底部。

1.7、字体:均采用宋体字。

1.8、文字和图件电子资料要求卡奔软件绘制。

2、报告内容及要求第一章概况1、本井所在的地理位置、构造位置及钻探目的。

2、简述钻井施工程序、工程事故及完井方法。

第二章录井综述1、录井项目、内容、工作量及质量情况。

2、工程监测:钻井液检测、地层压力检测、工程事故预报等情况。

3、对录井资料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评价。

4、钻井液使用情况及目的层浸泡时间。

第三章地质成果一、地层1、简述本井所钻遇地层层序,钻遇的断层及地层变化情况(如地层缺失)等。

2、自上而下按组、段分述;a、层位、井段、厚度。

b、岩性组合特征,包括颜色、岩性、结构、构造、成分、含有物。

c、电性特征。

d、重矿物特征、所含化石情况、沉积特征(只限区域探井)。

e、纵向岩性和厚度变化情况(与邻井对比)。

f、与下伏地层的接触关系。

二、构造1、叙述本井构造情况,包括本井所处构造位置、构造形态、构造要素。

2、通过本井实钻情况与钻井地质设计对比,结合地震解释资料,简述本井构造落实情况。

三、生、储、盖层评价1、生油岩。

1.1 生油岩的发育情况。

暗色泥岩的颜色、厚度、分布情况,占地层总厚度的百分比。

区域探井重点叙述该部分。

1.2 根据生油分析化验资料与区域成熟生油岩指标进行对比评价,资料充足的要定出本井生油母质类型和生油门限深度。

2、储集层。

2.1 叙述各目的层段内的储集层类型、发育情况(储层总厚度、最大、一般、最小单层厚度,储集层厚度与地层厚度之比)及纵向的变化情况。

2.2 叙述储集层岩性特征(岩石矿物成分,含有物、层理类型、粒度、磨圆度、分选、胶结物、胶结类型、成岩后生作用等、物性特征(孔隙度、渗透率等)和储层的储集空间特征,粒度分析曲线等。

2.3 有分析资料的应划分出储层的具体沉积相带(亚相级)。

3、盖层:盖层岩性、厚度、分布情况,有分析资料的要叙述排替压力和孔隙的孔喉半径。

4、生、储、盖组合情况4.1 生、储、盖组合类型,平面分布规律。

4.2 评价生、储、盖层的组合情况是否有利于油气的聚集、保存,在圈闭存在的前提下是否有利于油气藏的形成。

区域探井、重点预探井要重点叙述该部分。

四、油、气、水层综述1、简述全井各项录井油、气、水层的层数、厚度油气显示情况。

2、综述油气层分组段统计油、气、水层显示的层数、厚度,并统计出各组段综合解释油、气、水层数和厚度。

3、综合利用录井、测井、测试、分析化验等资料,对油气显示层的特征进行描述和解释评价。

岩心、岩屑、电性、钻时、荧光、钻井液、井壁取心、分析化验等资料,对主要油气显示层的岩性、物性、含油性等情况进行描述,提出综合评价意见,使用综合录井仪的要绘各种油气解释图版。

4、其他矿产评价:包括矿产资源的种类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和使用价值进行的评价。

五、结论与建议1、对本井地层的沉积特征、构造位置、油气显示特征等方面提出评地质认识。

2、提出试油层位和井段建议。

3、提出下步钻探建议第四章、报告附表及填写说明3.1 日期、时间格式:3.1.1 日期:年用4位、月用2位、日用2位,填全年月日。

3.1.2 时间:采用二十四小时制,填至分,时、分均用两位数表示。

3.2 单位:3.2.1 井深(井段):以“m”为单位,其中取心及事故完钻井深保留2位小数,其他完钻井深均保留整数;测井井段、井壁取心的井深保留1位小数。

3.2.2 钻具及套管长度以“m”为单位,保留2位小数,钻具及套管尺寸以“mm”为单位,保留2位小数。

3.2.3 钻头直径以“mm”为单位,保留1位小数。

3.2.4 地质分层数据以“m”为单位,保留1位小数。

3.2.5 气测值以“%”表示,保留4位小数。

3.2.6 取心收获率以“%”表示,保留1位小数。

3.2.7 钻井液性能:密度单位“g/cm3”,保留2位小数;粘度单位“s”,保留整数;失水单位“mL”,保留1位小数;泥饼单位“mm”,保留1位小数;含砂以“%”表示,保留1位小数;切力单位“Pa”,保留整数;氯离子含量单位“mg/L”,保留整数。

3.2.8 钻井液及水的体积单位为“m3”,保留1位小数。

一、钻井基本数据表(一)钻井基本数据表11.井位:本井所处的位置。

1.1 地理位置:该井所处省、市、县、乡、自然村测量标志的方位、距离。

1.2 区域构造位置:该井所处盆地、一级构造和二级构造单元。

1.3 局部构造位置:写明三级构造(局部构造)的名称及位置。

2.钻探目的:按地质设计填写,中途有补充设计改变钻探目的,应写明补充设计的钻探目的。

3.井别:按地质设计填写。

4.井队:施工钻井队队号。

5.坐标:纵坐标(X)、横坐标(Y)。

6.海拔:地面海拔、补心海拔。

单位:m,小点后保留2位。

7.设计井深:按地质设计填写,单位:m,保留整数。

8.完钻井深:按实际完钻井深填写,单位:m,小数点后保留2位。

9.完钻依据:写明完成钻探任务、达到设计目的或事故完钻及因地质需要提前完钻。

10.完井方法:裸眼、射孔完成、筛管完成法等。

11.井底地层:实钻井底地层的名称。

12.开钻、完钻、完井日期:用阿拉伯数字填写年、月、日。

13.钻井液使用13.1 井段:开钻、各油层段及目的层段、基底、完钻(单位:m,小数点后保留1位)。

13.2 相对密度:各段所使用的相对密度的范围值(小数点后保留2位,无量纲)。

13.3 粘度:各段所使用的漏斗粘度范围值,单位:S,保留整数。

14.钻头程序14.1 钻头尺寸:单位:mm,保留整数。

14.2 类型:三刮刀、三牙轮、取心、PDC等。

14.3 井深:不同尺寸及类型钻头所使用的井段,单位:m,小数点后保留2位。

(二)钻井基本数据表21.地层分层:填写钻井地质分层,界、系、统、组、段;单位:m,小数点后保留1位(定向井填斜深)。

2.油气显示统计(厚度 m/层):岩性柱状剖面中所解释的各种级别含油气产状的长度,分组或分段进行统计填写,从录井、岩心综合图上读数,单位:m,小数点后保留2位。

(三)钻井基本数据表31.地层时代:填写组(段)。

2.综合解释油层统计:按综合解释的油层等分别填写厚度和层数,单位,m,小数点后保留1位。

3.套管数据(表层、技术、油层套管):套管尺寸(外径)、壁厚、内径(单位:mm,小数点后保留2位)、套管总长下入深度、套管头至补心距、联入、引鞋、不同壁厚下深、阻流环深、筛管井段和尾管下深(单位:m,小数点后保留2位)。

4.井斜情况:最大井斜(深度、方位、斜度)、深度方位取整数,斜度小数点后保留l位,总水平位移、油层顶、底位移,单位:m,小数点后保留2位,总方位保留整数。

5.固井数据(表层、技术、油层固井)5.1 水泥用量(t)保留整数,替钻井液量(m3)小数点后保留1位,水泥浆平均相对密度、替钻井液相对密度小数点后保留2位,经时(min)保留整数。

5.2 水泥塞深:表层套管和技术套管不填,油层套管按固井质量检查图的深度填写,单位:m,小数点保留l位。

5.3 水泥返深:表层套管填写是否返出地面,技术套管和油层套管按固井质量检查图的深度填写,单位:m。

小数点后保留l位。

5.4 试压结果:加压(MPa),填写开始试压所加的压力;经时(min),填加压时间;降压(MPa),填经过一段时间后的压力与所加压力之差值。

5.5 固井质量:填目的层段的固井质量情况(合格、不合格)。

二、地质录井及地球物理测井统计表1 钻井取心1.1 层位:填写正式取心所对应的地层,连续取心可以跨组段。

1.2 取心井段、进尺、心长、收获率:以地层的组(段)为单位,填写对应井段内的取心井段、进尺、心长、收获率。

井段、进尺、心长单位,m,小数点后保留2位;收获率用百分数表示,小数点后保留l位。

1.3 含油气岩心长度:对应井段含油气岩心长度填荧光(包括荧光)以上所有含油气岩心的总长度,单位:m,小数点后保留2位。

1.4 取心次数:对应井段内的总次数。

2 井壁取心:分项目按实际取心颗数统计填写。

分组(段)填写含油砂岩、不含油砂岩、泥岩和特殊岩性的颗数。

3 岩屑录井、钻时录井:按实际录取井段和间距填写,井段一栏应填写第一包(点)的顶界至最后一包(点)的底界深度,如有漏取、漏测应注明原因及漏取包、点数。

4 荧光录井:填写荧光(荧光检查和系列对比等)录井项目的井段、间距和点数。

5 钻井液录井:分别填写相对密度、漏斗粘度、氯离子测量等录井的井深、间距和点数。

相对密度小数点后保留2位,漏斗粘度、氯离子含量保留整数。

凡没有录井的项目、报告附表中可不打印,新增加的录井项目、在钻井液录井栏后顺次增加。

6 地球物理测井:填表层、中途完井和完井电测的所有测量项目的井段、比例尺和测井日期等,并注明测井系列(国产或引进的具体系列)。

三、钻井取心统计表1.层位:填组(段),用汉字表示。

2.次数:即筒次,试取心正式取心要分开依次填写。

3.井段、进尺、心长:为该筒的实际数据,单位:m,小数点后保留2位。

4.收获率:用百分数表示,小数点后保留l位。

5.不含油岩心长度:分别填写储集层和非储集层不含油岩心长度,单位:m,小数点后保留2位。

6.含油气岩心长:本筒不同含油气产状的累计长度,单位:m,小数点后保留2位。

四、油气显示综合表1.序号:按录井显示顺序(包括测井显示)编,每一个显示层编1个号。

2.层位:填地层的组(段)。

3. 井段:按测井曲线归位后的显示层井段填写。

单位:m,小数点后保留1位。

4. 厚度:归位后的显示层厚度,单位:m,小数点后保留l位。

5. 岩性:该显示段的主要含油气岩性。

6. 含油岩屑占定名岩屑含量:按岩屑录井实际填写,保留整数。

7. 钻时:填显示段钻时的范围值,单位:min/m保留整数。

8. 钻井液显示:相对密度、漏斗粘度填写变化情况(如密度1.25↓1.12,粘度32↑46),若无变化填写一般值,相对密度小数点后保留2位,粘度单位:S,保留整数。

油花、气泡:分别填油花、气泡占槽面的百分比。

9. 荧光显示:填写该层最好的荧光检查显示颜色和系列对比级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