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西南政法大学翻译硕士考研答题技巧及考研信息
CATTI的“名”与“实”。
“名实之辩”是中国文化非常看重的一块。
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直言不讳地说:盖儒者所争,犹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意思是说只有搞清楚“名”“实”的关系才可能得出真正的道理。
不少从事翻译工作较长时间的人在谈到CATTI时总免不了这样的抱怨:这考试就是“坑爹”,翻译新人,甚至不懂翻译的人,把那几本书(CATTI的官方指定教材)背一背就能过,我们这些做了很多年翻译的人愣是过不了。
有人说是风格不对,有人说是没有按照官方授意答题。
他们还反映:其实过了CATTI,拿到翻译资格等级证书,甚至进入中国翻译协会,也不代表这个人就一定有翻译功底;翻译公司和语言服务机构经常能招到有各种CATTI证书的人,但他们就像那些拿着计算机二级证的人一样,编程一窍不通,翻译实践基本是零,到头来还要让老译审手把手地教授。
于是这些人不禁发问:CATTI是不是只是一个没有实质的名头,是“绣花枕头”,它只能说明国家对应试者翻译水平的部分认可,但无法与复杂、多元的翻译实践相挂钩?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围绕CATTI的“名”与“实”至少可以讲两点:一是CATTI 所代表的国家翻译资格水平认证是推荐性指标,而非强制性指标,目前全国不少从事翻译工作的人士都没有通过这个认证;二是每一种认证都有其特征和局限性,现在大家围绕CATTI 的诸多“非议”,更多着眼于局限性,主要是没有体现应有的“评判公平”原则,把不少本具有较高翻译水平的人拒之门外。
明确了上述两点,不难看出,CATTI作为现阶段国家翻译资格水平认证的规范性标准,应该得到社会的认可;但它对于应试者翻译水平的考核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特别是逐步改变与应试者实际翻译水平“严重倒挂”的现象,让“能者得其证”。
上文提到了“翻译水平”这一概念,这不仅是应试者的语言功底问题,更是应试者翻译的应试取向、市场取向抑或学术取向的问题。
取向不同,对翻译水平的界定自然不同。
比如长期从事外贸翻译的人士,如果突然去做学术论文翻译,免不了如坠烟雾,甚至束手无策。
现在的问题是,市场取向和学术取向的翻译工作者占据了绝大比重,而其中深受学术取向影响的高校学生又是绝对大头,这样,在CATTI这门考试不可避免的应试取向和大多数应试者偏好的学术取向之间就产生了严重对立,虽然我们还不能条分缕析地阐释上述三种取向的质的不同,但可以肯定,评价标准的差异导致了翻译水平认定的差异,而目前CATTI还不能完全向学术、市场取向开放,这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短期内不会消除。
不少人问:不公开评卷标准及参考答案的远不止CATTI一门考试,为什么社会上对这门考试的议论颇多呢?我们认为,问题的实质是这门考试与应试者切身利益,特别是中长期利益关系密切。
现阶段CATTI与应试者的职位职称挂钩,拿下这场考试,就可能意味着更高的职称和更好的待遇,因此,CATTI的实用主义取向与高校学生衡量翻译水准的理想主义倾向间又产生了对立。
相比前一种对立,这种实用与理想的对立更难消除,因此,围绕上述话题的讨论可能在一段时间内还会继续下去,并可能在国家深化标准化考试制度改革的背景下会逐渐淡出公众视野。
当然,体制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让CATTI这样一门全国性考试顺利“转舵”还需要反复论证和积极实践,这就超出了对CATTI本身的评判。
[1]掌握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基础理论及分析方法,熟练分析“左手/右手习惯”“前方一致”“主题优先”“语法/语义优先”“主次交替”等英汉语言常见现象。
[2]熟练掌握“左右互换”“主宾易位”“平行架构”“合理切分”“模块组合”等汉英互译常见方法;充分认知英汉双语在逻辑路径、思维方式、视角转换、衔接与连贯方面的异同。
[3]掌握现代汉语/英语表达规范,能够根据语境合理选词、组句;贯彻语言表达的“简明、规范、准确”三原则,注重区分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在“结构优先”和“语义优先”上的不同。
[4]建议将翻译练习与基础英语的词汇、语法等同步复习。
认真对比参考译文及独立完成的译文,踊跃提问,对原文分析、译文组织等提出自己的观点。
[5]一般认为,在考前完成2万字左右的精讲,并完成1-2万字的精炼是提高翻译水平的重要保障。
不必一味贪多,更不能一味求快。
上一阶段问题没有解决前,不要盲目进行下一阶段训练。
在练习的时候最好是做翻译硕士真题,这个部分可以参考育明考试研究院主编的《全国翻译硕士真题解析》(天津科技翻译出版社吧)
论述题
(1)名师解析
论述题在考研专业课中属于中等偏上难度的题目,考察对学科整体的把握和对知识点的灵活运用,进而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现实的问题。
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洞悉论述题的本质,其实回答起来还是非常简单的。
论述题,从本质上看,是考察队多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能力。
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课本的整体框架和参考书的作者的写书的内部逻辑。
这一点是我们育明考研专业课讲授的重点,特别是对于跨专业的考生来说,要做到这一点,难度非常大。
(2)答题攻略:论述题三步走答题法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第一,论述题中重要的核心概念,要阐释清楚;论述题中重要的理论要点要罗列到位。
这些是可以在书本上直接找到的,是得分点,也是进一步分析的理论基点。
第二,要分析目前所存在问题出现的原因。
这个部分,基本可以通过对课本中所涉及的问题进行总结而成。
第三,提出自己合理化的建议。
(3)温馨提示
第一,回答的视角要广,不要拘泥于一两个点。
第二,在回答论述题的时候一定要有条理性,但是条数不宜过多,字数在1500左右。
用时为25-30分钟。
如果试卷中有3道(一般不会更多)论述题,你可以答800-1000字,如果有两道,你可以答1000-1200字左右。
论述题是拉分的关键,也是专业课里分值最高、题量最大的提醒,同时往往是概括性最强、最难回答的题型。
建议采用“总分总”结构,即前后是起始和总结的套话,中间是要点,要点部分采用4×300(2×150)模式,即分4大条,每条300字,每条又分两小点,每点150字。
育明教育,成立于2006年,到现在已经有十年的时间,在我们育明教育,每年都有成功学员积累的一些经验可供各位考生参考。
育明教育整合利用历届育明优秀学员的成功经验与高分资料,为每一位学员构建考研成功的基础保障。
我们的辅导包括前期的报考指导,中期的核心参考书的讲解、专题(真题、出题老师论文专著、最新时事)讲解、模拟考(答题技巧框架、创新点的讲解)。
后期还会有教务老师时事根据上课情况,对考生进行查缺补漏,进行答题技巧的辅导。
在我们育明教育,前期咨询师、后期教务与辅导老师三方对您的上课负责,所以每年我们的通过率一直都是有保证的。
了解更多辅导信息请咨询马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