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生产管理制度分册
5.2责任人
5.2.1分公司经理是现场管理的主要负责人。
5.2.2班组长负责当班时的现场管理。
5.3原则
5.3.1现场管理应奉行适时管理之原则。
5.3.2…
5.4现场管理的细则
详见《现场管理细则》。
6
7.1目的及意义
为了保障劳动保护用品有效的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7.2责任人
7.2.1劳保用品的采购由 负责。
1.2本制度包括生产作业中心的分工及岗位设置、工作管理、安全生产管理、现场管理、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劳保用品管理、废旧物资回收管理、附则等内容。
1.3本制度适用于西北实业生产作业中心。
1.4本制度由公司***部门负责拟定,其解释权及修改权属***部门。
1.5本制度从200年 月 日起执行。
2
2.1生产作业中心采购部主要负责公司生产设备和原料的采购。
4.2.6安全教育要定期和经常进行,必须保证在安排布置工作时,要安排安全生产教育工作。
4.2.7凡采用新工艺,新设备时,必须对有关操作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加强安全生产教育。
4.3安全日常管理
4.3.1原则
4.3.1.1劳动防护用品是保护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健康所采取的预防性措施,不是生活福利待遇。因此,职工在生产过程中必须正确、合理使用劳保用品。凡因未正确使用劳保用品,造成工伤者,由本人负责。
7.4劳保用品的采购
7.5劳动保护用品的发放和使用
7.5.1原则
分公司应按国家劳动保护用品有关规定和公司劳保用品发放标准及时、正确地发放劳动保护用品,不得随意扩大或变更发放范围和标准。
7.2.2劳保用品的保管由 负责。
7.2.3劳保用品的发放由 负责。
7.3原则
7.3.1劳保用品是保障职工身体健康而采取的防护措施,并非生活福利待遇。职工应正确使用和穿戴劳动保护用品,不得无故不用、挪用或滥用。
7.3.2劳动保护用品一律从有国家核发许可证的正规生产企业采购,并有产品合格证,保证质量。否则,所采购用品一律不予报销,同时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3.1.3生产计划的执行
3.1.3.1生产计划下达同时,必须安排原料供应、资金筹措、安全生产、技术准备、人员调配等方面的计划和配套措施。
3.1.3.2年度计划每季度检查一次,若遇市场变化较大,企业品种结构调整等重大因素影响,由生产作业中心提出,经总裁办公会议审议,报董事会批准,可做适当的调整。
3.1.3.3月度计划是安排生产的指导计划,必须逐级分解落实,做到班组有计划、班班有调度、天天有检查、层层能落实,以保证生产计划的完成。月度计划每周检查一次,若遇市场变化、原材料或资金周转等方面因素影响,由分公司或有关部门提出,报生产作业中心主任批准,可做适当调整。
4.5.2化学危险品的范围
详见《化学危险品名称及性质明细》。
4.5.3化学危险品的运输、存放及使用
4.5.3.1危险品运输必须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包装容器牢固,严格按规定标志,并将其理化数据(闪点、熔点、自燃点、爆炸极限)及防火、爆、灭火、安全运输等注意事项写在说明书上。
4.5.3.2车间根据生产需要规定危险品的存放时间、地点和最高允许存放量、原料和成品的成分应经化验确定。生产物料性质相抵触时,不得放在同一区域,必须分隔清楚。
4.3.3安全检查主要内容:
4.3.3.1职工安全生产意识;
4.3.3.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否健全;
4.3.3.3安全生产措施是否完善;
4.3.3.4机械设备安全防护装置是否有效;
4.3.3.5消防设施是否齐全合格;
4.3.3.6压力容器、易爆易燃库区管理是否符合要求;
4.3.3.7劳保用品使用是否符合要求。
7.3.3对于专用或公用的劳保用品,必须由专人负责集中保管。
7.3.4劳动保护用品应满足企业和职工安全生产的需要。工作服、手套、毛巾、口罩等一律为全棉制品。
7.3.5特种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带、绝缘用品、防尘防毒用具等,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并定期检查鉴定,凡发现失效用品,一律不准再用,确保职工安全健康。
3.1.2.2内容
3.1.2.2.1年度计划将根据上年实际生产水平及本年度市场预测和效益测算指标要求而制定。
3.1.2.2.2季度计划是将年度计划分解到每个季度,主要是为了配合创业板对信息披露的要求。
3.1.2.2.3月度计划是在季度计划分解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的市场需求、生产条件等情况,由生产作业中心编制并执行。月度计划为指令性计划,必须保证完成。
3.1.3.4为保证计划的严肃性,除授权部门外,其它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随意修改生产计划或拒不执行计划。
3.2工作计划及执行汇报
3.1.1目的及意义
3.1.2计划制定时间
3.1.3计划的内容
3.1.4计划撰写和提交程序
3.1.5计划执行汇报
3.3工作交流与总结
3.3.1目的
3.3.2类型
3.3.3组织方式
4.6.4.5加强用电的管理,杜绝使用电炉和电热棒,并制定奖罚条例。
4.7生产区和库区防火规定
4.7.1原则
建立健全安全防火检查制度,落实安全防火措施,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消除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4.2.1责任人
4.7.2内容
详见《生产区和库区防火规定细则》。
5
5.1目的及意义
为保证企业生产的现场管理,建立健全现场管理责任制,实行逐级负责制,领导明确,分区负责。特制定本制度。
4.5.3.3生产和使用剧毒物品的场所及其操作人员必须加强安全技术措施和个人防护措施。具体的细则详见《剧毒物品操作手册》。
4.6
4.6.1动火等级与范围
根据工厂实际情况划定固定动火区。暂定生产区围墙以外为固定动火区。厂内根据实际情况由各分公司自己确定,报公司备案。
4.6.2责任人
4.6.2.1经理应对动火项目进行组织调查,凡涉及几个单位的项目必须组织各部门负责人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各项具体安全措施,并做好记录。
4.6.2.5一天以上动火施工,上班前、下班后动火必须注意现场变化,施工人员离开现场时,要仔细检查不得有残留火种和隐患,必要时应采取安排值班人员现场监护等安全措施。
4.6.3动火申请和批准程序
详见《动火申请和批准流程》、《动火申请和批准程序文件》。
4.6.4动火的安全措施
4.6.4.1现场要有足够的消防器材。
4.3.3.8安全操作规程执行情况;
4.3.3.9电气设施是否安全完好;
4.3.4安全检查的程序和事故处理
4.3.4.1安全检查中,发现存在问题或安全隐患,应及时上报,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予以整改。整改通知应以书面形式下达,提出具体整改内容、达到标准、完成期限等内容,由执行人签字。
4.3.4.2分公司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若发生各类与工作有关的安全事故必须立即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并将事故通报公司主管部门和领导。不得隐瞒不报,违者追究领导责任。
4.3.4.3事故处理采取“三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安全措施不放过。由事故单位组织分析并填写事故分析报告,三日内报公司,讲清事故原因、责任人、处理意见。公司的主要领导和生产技术等有关部门必须参加分析会。
4.3.4.4事故发生后,造成工伤按国家和公司工伤管理有关规定处理;对抢救公司或国家财产而负伤者,公司应给予不同形式的奖励,对事故的责任者将予以严肃处理。事故的等级划分详见《事故等级划分细则》。
4.4.2.2检修过程中,检修人员应随时征询操作人员对检修作业的意见,检修完毕后,将设备移交操作人员,双方应共同进行试车,验收和签字。
4.4.2.3检修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详见《安全检修细则》。
4.5化学危险品管理
4.5.1定义
凡具有燃烧、爆炸、毒害、腐蚀、放射等各种不同程度危险特性,在运输、装卸、生产、使用、储存保管过程中受到摩擦、撞击、震动、接触、火源、日光曝晒、遇水受潮、温度变化或遇到性能有抵触的其它物质等外界影响时,能引起燃烧、爆炸、中毒、灼伤等人体伤亡或使财产损失的物质叫化学危险品。
4.6.4.2设备、管道的残余物料要消除干净(不得倒入下水道),经置换、分析合格后才能动火。五级以上大风,停止室外动火。
4.6.4.3进入设备内动火,必须分析含氧量在20%左右才能进入,并要良好的通风。
4.6.4.4电焊机,氧气瓶,乙炔瓶设置地点必须符合安全规定。电缆线不许裸露、漏电、各连接部分要紧密,不能有松动现象。
精品汇编资料
管理制度
西北实业生产管理分册
文 件 号
版次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共 页
日 期
2001.1.
日 期
日 期
生效日期
1目的、纲要及适用范围2
2生产作业中心的分工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位设置2
3工作管理2
4安全生产管理3
5现场管理6
6劳动保护用品管理7
8废旧物资回收管理7
9附则8
1
1.1为保证公司生产管理工作正常运行,并保质、保量按时完成生产计划,特制订本制度。
4.3.1.2为了保证企业正常生产运行,保障职工的身体安全,企业每年应从管理费中提取一定比例的安全技改资金,用于完善各项安全防护设施和改善职工工作环境。
4.3.2责任人
各部门、分公司要经常对职工进行经常性安全检查。公司领导和主管部门,每月至少必查一次,节假日前必查。分公司领导和主管部门每周必查一次,车间班组随时检查,操作工人每班自查。每次检查要有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6.2.2若安全措施不落实。动火人有权拒绝动火,消防人员和安全人员也有权不签字,经理必须再次召开会议,协调解决问题。当安全和生产发生矛盾时,生产必须给安全让路。
4.6.2.3动火施工负责人必须给动火人讲明安全要求和注意事项,并对动火申请单上各项安全措施的实施负责。
4.6.2.4监护人对动火申请单上的安全消防措施进行监督核实,如有不妥,有权制止动火。监护人不可擅离现场,发现异常,立即阻止动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