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保障教程名词解释

社会保障教程名词解释

《社会保障教程》名词解释1、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国家通过征税、收费、接受捐赠等手段筹集资金,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等方式,防范风险并为丧失劳动能力和暂时无收入者提供基本生活、为贫困者提供最低生活、为军人提供特殊关照、为全体国民增进生活福利的一种社会制度。

(P1)②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保障各项制度的总和。

(P3)③社会保障原则:就是关于社会保障利益如何公平分配的原则。

④社会保障立法:就是要界定社会保障各相关主体的社会保障关系、明确相关主体的职责和权利,实现社会保障的各项事务法制化。

(P3)2、社会保险:是指国家依法建立社会保险基金,通过统筹互济,为参加保险的劳动者在丧失劳动能力时提供经济帮助、确保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P4)3、社会救助:又称社会救济,是指国家对遭受贫困或灾害的国民提供救助,以维持其最低生活的社会制度。

(P5)4、社会优抚:社会优抚是国家通过立法专门为丧亡的军人、人民警察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提供抚恤,为军人和人民警察及其家庭提供优待,为退伍现役的军人予以生活安置和就业安排而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

具体包括优待、抚恤、按照三类项目。

(P284)5、社会福利:国家和社会通过社会化的福利津贴、实物供给和服务,满足社会成员的生活需要并促使其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的一种制度安排。

(此是课本界定的,广义和狭义定义:见课本P255)6平等:是对两项或多项事物客观状态的比较描述,用来回答“是什么”“怎么样”的问题。

(P21)7公平:是主观价值,是一种观念,用来评价事情的合理性,回答“应该是什么”、“应该怎么样”的问题。

(P22)8效率:是指对资源的有效利用,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

(P23)9社会保障效率:两层含义:一是对社会保障制度本身而言的效率;二是就社会保障制度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源有效利用而言的效率。

(P24)10社会保障中的公平:就是关于社会保障利益如何分配的原则,即社会保障原则。

(P25)11社会保障原则:①生存原则:P26;②正向分配原则:P27;③普遍性与选择性相结合原则:P27;④社会保障制度与国情相适应原则:P2812社会保障基金:是国家依据法律和政策规定,通过法定程序,以各种方式强制建立起来的用于实施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专款专用的货币资金。

社会保障基金是国家为保障劳动者和公民的基本生存权利而建立的物质保障,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是社会保障制度得以正常运行的物质保证。

(P37)①养老保险基金:是由在职职工、企业和国家共同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建立起来的,是保障离退休职工基本生活水平的物质积累。

(P39)②医疗保险基金:是由个人、企业、国家财政共同承担的保证参加者获得医疗服务的资金积累。

医疗保险基金一般是现收现付制,通过以支定收,使医疗保险基金的收支在年度间大体平衡。

(P39)③失业保险基金:是由在职职工和用人单位共同缴纳,政府提供财政补贴,用以保障非自愿性失业人员基本生活需要的资金积累。

(P39)④工伤保险基金:是由用人单位单独缴纳,为在生产中致残、治病或致死的劳动者及其家属提供物质帮助所储备的资金。

(P40)⑤生育保险基金:是对怀孕、分娩的在职女职工提供生活保障和物质帮助的专项基金,它主要包括生育期间的收入补助、医疗护理费用等。

(P40)⑥社会救济基金:是对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社会成员提供满足其最低生活需求的物质帮助,包括对失业保险期满后生活困难的家庭实行救济,对遭受意外灾害的灾民提供生活、医疗、生产自救等费用,对生活无依无靠、丧失劳动能力的“五保户”提供的救济、对其他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家庭提供生活救济。

(P40)⑦社会福利基金:是国家和社会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各种福利性设施、补贴和社会服务,举办各种福利事业而准备的物质基础。

(P40)⑧优抚安置基金:主要用于因战、因病等死亡的军人遗属的基本生活费用,用于伤残军人、人民警察和参战致残的民兵、民工的生活费用,用于补助优抚对象中无或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孤老病残人员的生活费用。

(P40)⑨国家社会保障储备基金:在社会保险基金和社会救助基金出现财务危机时,充当补充、调剂基金的作用。

(P40)13、①现收现付制、②完全积累制、③部分积累制(P45—P46)14、社会保障费:就是用人单位和个人以缴费的形式来筹集社会保障基金。

(P47)15、社会保障税:就是通过税收的形式征收社会保障基金。

(P48)16、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是指社会保障投资管理机构依据有关法律规定,运用社会保障基金进行资本投资或实物投资,以期获得预期投资回报的基金运作行为。

(P48)17、社会保障基金监管:是指国家授权专门的行政监管机构依法对社会保障基金收缴、管理、支付、投资运营及保值增值等过程进行监督管理,以确保社会保障基金正常稳定运行的制度和规则体系的总称。

(P55)18、①征缴监管;②支付监管;③投资监管(P57—P58)19、社会监管:是指社会保障基金直接利益关系者、社会中介机构、新闻媒体等部门,通过社会舆论和向有关部门反映问题等手段,对社会保障基金进行监管。

(P59)②政府监管:政府通过立法和建立具体的监管部门实施监管。

政府监管按部门区分,主要有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监管、财政部门监管和审计部门监管。

(P59)20、养老保险:是政府主办,通过国家立法保障退休老人基本生活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P73)21、给付确定制(defined benefit,DB):也称为“受益确定制”,是养老保险的一种支付责任模式。

是指在收取保险费时先考虑未来养老金要想达到的水平,根据今后养老金水平决定现在的养老金缴费费率。

(P78)22、缴费确定制(defined contrbution,DC):是养老保险的一种支付责任模式,是指先确定现在养老金的缴费额,由现在的缴费水平决定未来的养老金水平。

俗称“以收定支”。

(P78)23、保险水平:P8124、遗属年金(survivors pension):是指参保雇员为其家属建立的附加年金。

是养老保险的一部分,是在参保人去世后惠及及其遗属的生活困难补助金。

(P82)②企业年金:企业依法为增加员工养老金福利、提高自身竞争力而举办的养老保险。

(P95)25、①国家机关:P91;②事业单位:P9226、医疗保险:政府主导,国家立法,依法筹资,当参保人遭遇疾病时向其提供医疗费用补偿的一种制度安排。

(P99)27、国民健康医疗保险:又称国家保障型医疗保险或全民医疗保险,指国家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近乎免费的医疗服务。

(P103)28、①社会医疗保险模式:P104;②商业医疗保险模式:P104;③合作医疗保险模式:P105 ④强制储蓄医疗保险模式:P10529、两定点三目录:所谓“两定点”指定点医院和定点药店,其需要经过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审查批准。

所谓“三目录”指药品目录、诊疗目录、医疗服务设施范围和支付标准目录。

(P107)30、①按服务项目付费:P110;②总额预算制:P111;③定额付费制:P111;④按人头付费:P111;⑤按病种付费:P111。

⑥工资制:P11231、失业保险是国家根据相关法规,对暂时失去工作的劳动者提供经济保障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P130)32、失业:是在法定劳动年龄之内,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就业的劳动者却找不到工作的这样一种个人状态(或这样一种社会现象)。

(P131)33、摩擦性失业是指由于市场关于劳动力供求信息不全或不及时,用人单位找不到本可能找到的人,劳动力找不到本应该找到的用人单位所造成的失业。

(P132)34、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产业结构、职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产规模的急剧变动,原有劳动力结构不能或来不及进行相应调整而产生的失业。

(P132)35、周期性失业、季节性失业、技术性失业:P133失业保险等待期:(P138)失业保险工资替代率:(P139)36、工伤:又称工作伤害或职业伤害。

工伤包括因公伤亡和职业病两种形式。

(P1657)37、工伤保险是指劳动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或者在法定的特殊情况下因遭受意外伤害或者职业病而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甚至死亡时,劳动者或其遗属从国家和社会得到必要的物质补偿的制度。

(P158)38、补偿不就过失原则:P162;39、工伤保险费率:是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向用人单位征收的工伤保险费与缴费工资总额的一定比率。

(P166)②差别费率制:P167 浮动费率制:P16740、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它是确定职工工伤待遇标准的基本依据。

劳动能力鉴定包括劳动功能障碍鉴定和生活自理障碍鉴定。

P170 41、工伤预防:是指采取积极的措施事先防范职业伤亡事故以及职业病的发生,减少事故及职业病隐患,改善和创造有利健康的、安全的生产环境和工作条件,保护劳动者在生产、工作环境中的安全和健康。

P17642、工伤康复:指综合运用现代医学、教育、职业、社会等一切措施,对工伤职工进行治疗、训练、教育,并以辅助手段尽可能地补偿、恢复工伤职工丧失或削弱的功能,使一个工伤职工恢复正常人具备的工作能力,从事适合其身体状况的劳动,并最终无障碍地融入社会。

(P180)43、职业康复:是指通过各种方式使工伤职工保持并获得适当的职业,从而促进他们参与或重新参与社会。

(P180)医疗康复:(P180)44、生育保险制度:是在女性生育期间对生育责任承担者给予收入补偿、医疗服务和生育休假的社会保险制度。

生育保险一般由政府发起,由法律保证。

生育责任的承担者既包括女性,也包括男性。

(P194)45、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针对由贫困人口与不幸者组成的社会脆弱群体,由政府为其提供物质和服务帮助,从而帮助他们摆脱生存危机的一种生活保障制度。

(P218)46、贫困:狭义贫困主要集中于物质的贫乏,通常是指没有足够的收入维持基本生活水平的一种状态。

广义贫困不仅包括了狭义贫困,还从物质扩展到精神和权利等方面。

(P218)47、绝对贫困指缺乏为维持身体健康而绝对必需的物质导致生存受到威胁。

(P219)48、相对贫困是相比较而言的贫困。

是建立在将穷人的生活水平与其他较为不贫困的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相比较的基础上的,通常这要包括对作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的总体平均水平的测度。

(P219)49、医疗救助:P24350、残疾预防:是指采取一些行动来避免社会成员出现生理、智力、精神或感官上的缺陷(初级预防)或防止缺陷出现后造成永久性功能限制或残疾(二级预防)。

(P266)②残疾人:P262 ③残疾人福利:P26551、残疾康复:是指为使残疾人达到和保持生理、感官、智力、精神和(或)社交功能上的最佳水平,通过专业化的程序和技术,对生理的、心里的、行为的残疾人实施再教育和再塑造,增强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以便进入正常的社会生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