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春联大全100副历代优秀春联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岁岁平安节;年年如意春。
江山千古秀;花木四时春。
普天开国运;大地转新机。
五云迎晓日;万福集新春。
江山千里国;天地一家春。
凤鸣春日晓;龙化海云高。
鸡声催晓读;鸟语唤春耕。
道随时共泰;人与物皆春。
晓日鸣灵凤;春雷起卧龙。
梅花开五福;竹叶报三多。
富贵三春景;平安两字金。
太平天下福;仁让里中春。
旭日芝兰茂;春风琴瑟和。
满门增吉庆;四序纳祯祥。
虽曰人渐老;犹爱物皆春。
一堂开淑景;万马度新春。
人随春意泰;年共晓光新。
山河增秀色;天地浴春晖。
与竹共修节;约梅同醉春。
风移兰气入;春逐鸟声来。
四时开新律;九州度瑞年。
乐唐虞盛世;庆天地长春。
甲第迎祥至;午风送暖来。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
春为一岁首;梅占百花魁。
寒消图九九;春到径三三。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花好月圆人寿;时和岁乐年丰。
杜宇一声春晓;黄莺几啭岁新。
泰运频书大有;昌期幸际升平。
紫燕黄莺布谷;红梅绿柳迎春。
铁石梅花气概;山川香草风流。
爆竹一声除旧腊;梅花几点送新春。
春风着意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
梅带寒香成隔岁;酒移腊味入新年。
桃符门上千家换;爆竹声中一岁除。
喜延明月长登户;自有春风为扫门。
安平世界民风厚;和乐家庭春气多。
春随香草千年艳,人与梅花一样清。
和气自生君子室;春风先到吉人家。
梅放已更新岁月;桃红又见一年春。
春意已随杨柳动;东风先报杏花开。
一天云日祥和气;万里山川锦绣春。
德业旧传霄汉上;政声多在道途间。
江天日暖梅花发;海宇风和柳色新。
天泰地泰三阳泰;家和人和万事和。
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庆有余。
天上四时春作首;人间五福寿为先。
春入华堂添喜色;花飞玉座有清香。
尽人伦曰忠曰孝;守家业以俭以勤。
百福尽随新节至;千祥俱自早春来。
天开奎壁文明日;人乐山河大地春。
五风十雨皆为瑞;万紫千红总是春。
九天日月开新运;一统山河际太平。
一冬无雪天藏玉;三春有雨地生金。
又是一年春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
芳草自含三日雨;梅花先报一枝春。
里有仁风春色溥;家余德泽吉星临。
但将忠厚培元气;惟有诗书发异香。
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
春风杨柳鸣金马;晴雪梅花照玉堂。
春来也鱼龙变化;时至矣桃李芳菲。
喜看春日花千树;笑饮丰年酒一杯。
最养百花惟晓露;能生万物是春风。
瑞日芝兰光甲第;春风棠棣振家声。
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春回禹甸山川外;人在尧天雨露中。
座右图书娱画景;庭前松竹蕴春风。
一夜东风苏万物;九天甘露沛群生。
万里和风生柳叶;一枝春雪映梅花。
五色天开仁寿镜;九华春放吉祥花。
文明有象民皆乐;化道无私物共春。
冬去犹留诗意在;春来乍入画图中。
和气平添春色霭;祥光常与日华新。
柏酒生香樽泛碧;桃符换岁帖书红。
泰运洽融春日永;阳和发育物华新。
燕入珠帘知岁至;马嘶金勒迓春回。
文章须纳风云气;翰墨应催骐骥图。
甲帐茶烟风静后;午栏花韵雨晴初。
化日舒心莺语巧;春风得意马蹄骄。
云间瑞气三千丈;堂上春风十二时。
芳草春回依旧绿;梅花时到自然香。
炉中腊酒翻花熟;案上金联带草书。
青松别具三分景;红梅争报万家春。
登堂喜进延龄酒;绕膝欢分压岁钱。
福禄寿三星共照;天地人一体同春。
遥闻爆竹知更岁;偶见梅花觉已春。
甲第云连,竹苞松茂;午窗日永,鸟语花香。
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
一畦春波,融八方锦绣;九天晓日,流百色云霞。
静处也闻香,梅其知我;寒中犹觉暖,春却多情。
爆竹二三声,人间易岁;梅花四五点,天下皆春。
北斗初回,天上五云呈瑞;东风乍暖,人间万物争春。
爆竹传声,报道春来天上;桃符换彩,方知喜溢人间。
万里江山,重见尧天舜日;九州草木,共沾时雨春风。
日月重光,三始同临首祚;天地交泰,万家共庆新春。
乐事无边,万户春灯传五夜;太平有象,一天晴雪兆三丰。
客至岂空谈,四壁图书聊当酒;
春来无别事,一帘风雨欲催诗。
春联小知识更多春节是我们华夏民族传统节日中最隆重的节日。
春节期间写春联、贴春联,早已成为一种民族观念的展示和人文精神的象征,积淀着悠悠的历史遗绪和浓浓的民俗内涵。
每逢传统的新春佳节,地无论东西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少,家不论贫富贵贱,门不讲高低大小,几乎家家户户都要买红纸、写春联。
从大门(院门)、正房门、厢房门、厨房门,直至桌子、椅子、蜡台、灶台……到处是红彤彤的一片,各类店家都无不有自己特色鲜明的春联。
春联漫谈更多对联,俗称“对子”,雅称“楹联”,或称“门联”、“联语”等。
对联,
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除了放鞭炮、吃团圆饭、包饺子、逛庙会、相互拜年等方式表示庆贺外,贴春联则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烘托节日气氛的形式,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文化习俗。
可以说,贴春联,在我国是一种覆盖面最大、动员人数最广的群众性文化活动。
没有哪一样活动,能像贴春联这样普及天南海北、千家万户,可以说是没有被遗忘的角落。
业内普遍认为,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是五代后蜀皇帝孟昶写的:
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
此联既写了节日,又写了春,又有吉庆之义。
一般人认为它是春联之祖,开启了春联的历史长河。
之后,经明太祖朱元璋的大力提倡,春节贴春联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风俗,以致长期承袭,从未间断。
尤其是近几年来,人们对于对联这一文学形式的崇尚和追求日益高涨,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参与对联文化,这一方面说明了传统与时尚的一脉相承,也充分显示了具有千百年历史的对联文化所具有的旺盛生命力。
每年春节期间,全国各地的楹联和书法专家、爱好者,深入农村、工厂、社区为广大群众书写、赠送春联,已经成为一道靓丽的人文景观,有人更是将这一现象称之为“春联复兴”。
春联的复兴不是偶然的,作为一种生动活泼的汉语载体,春联既抒发了中国人内心的欢欣鼓舞,其形式和内容,也符合我们的时代精神。
这就是春联所具有的民族性、群众性、实用性和时代性的特点。
春联,是通过描绘春光的明媚,赞美春日的祥和,渲染春节的气氛,寄托春天的希望和祝愿,来表现欢乐喜庆的气氛和春天的气息。
春联的主题是辞旧迎新,就其创作内容而言是相当广泛的。
有的春联立足歌颂升平盛世。
例如,
听钟乐和鸣,八方共饮复兴酒;
看龙狮劲舞,四海同吟发展歌。
世盛时明,万众欢歌辞旧岁;
民安国泰,三春溢彩焕神州。
这两副春联的内容切合时代的主旋律,着力歌颂和谐发展、盛世明时的时代风貌,字里行间充满欢乐、喜气。
有的春联祝愿新的一年事业有成,生活更加美好。
例如,
筑厦建楼,为民造福;
添砖加瓦,与国增辉。
这是为建筑工地撰写的春联。
又如,
千锤炼就百金,腾龙起凤;
众望赢来一笑,翘首升旗。
这是为体育健儿送去的祝福。
有的春联侧重于春天景色的描绘,借景抒情。
例如:
钟惊春晓;
日出新天。
这副对联短小精悍,以除夕之夜的钟声来表示着春天的到来,“惊”在这里是提醒的意思,“日出新天”强调的是一个“新”字,表达了辞旧迎新、开创未来的良好祝望,景映濠江,灯火催诗融瑞气;
莲开澳凼,潮声叠韵洽春风。
这是为港澳同胞赠送的春联。
春意九州暖;
亲情两岸浓。
短短的十个字,为台湾同胞送去了春意、送去了亲情,包涵着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由衷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