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森林有害生物控制Ⅰ——森林鼠害防制专题

森林有害生物控制Ⅰ——森林鼠害防制专题




传播疾病:30余种鼠传疾病,感染途径 有寄生虫、排泄物、咬伤,精神骚扰; 被老鼠夺去的人类生命比历史上所有战 争死亡的人数总和还要多。鼠疫:就是 由老鼠传播的一种甲类一号烈性传染病。 人间鼠疫有1500年的历史, 历史上鼠疫 有过三次大流行:6世纪东罗马帝国第一 次大流行,流行时间长达50年,死亡1亿人; 14世纪在欧洲第2次大流行,死亡2500 万人口,占当时欧洲人口的1/4。18世 纪末19世纪初,第三次大流行,死亡 4000万人。全世界有200多种老鼠是鼠 疫菌的保菌动物;
特殊点:繁殖力高、门齿发达(无齿根、 终生生长)。

世界上有2800种,我国有185种。分属11 科(松鼠科、鼯鼠科、河狸科、刺山鼠科、 竹鼠科、

鼠科、仓鼠科、睡鼠科、林跳鼠科、跳鼠 科、豪猪科)。


通常意义上的鼠类或啮齿类包括有兔形目 和食虫目的部分类群, 区别: 啮齿目:无犬齿、齿隙长、上颌一对门齿; 兔形目:无犬齿、齿隙长、上颌二对门齿
主要害鼠:松鼠科、鼠科、田鼠亚科、鼢 鼠亚科; 主要危害树种有油松、落叶松、樟子松、 杨树、华山松、云杉等;



主要地区性鼠害现状: 东北林区(红/棕背鼠平、东方田鼠、东北/ 草原鼢鼠、灰松鼠、东北鼠兔,主食松 子); 西北华北林区(中华/甘肃鼢鼠、沙鼠、跳 鼠、岩松鼠危害直播油松); 西南林区(绒鼠、鼠兔、赤腹松鼠,食种 子);

2.2 颊囊食物的收集与鉴定小 毛足鼠具有暂时的储存食物的器官-颊囊,收集该 鼠的颊囊食物逐个进行鉴定,计算每种食物出现频 率,可作为分析该鼠食性的另一途径之一.为此,在 沙地站固定沙地、丘间滩地、半固定沙地、流动 半流动沙丘、草甸低湿地、农田及人工草地等植 被类型上,依次设置12个样地,作为永久样,1991、 1995及1996年,每年4~10月,每月中旬10~20 日,采用4号木板夹,逐个样地进行一次鼠类取样, 夹距5m,行距50m,每50夹一行,每样地每月不少 于200夹日,捕获的鼠全部解剖记录,逐个鉴定小毛 足鼠的颊囊食物.


对获得的标志重捕材料按月整理,种群密度 估算值p= i(ni×Mi2)/ i(Ri×Mi),其 中,ni是第i次抽样时捕到的动物种数(包括 标志与未标志的),Mi是第i次抽样前标志释 放的动物数,Ri是第i次抽样中捕到的标志动 物数.


3 结果与分析 3.1 饲喂试验共饲喂了26种食物,其中植物营养 体18种,植物种子8种,小毛足鼠对26种食物的摄 食量见于表1.由表1,根据小毛足鼠喜食程度不同, 可将植物营养体分为三个等级:摄食量在每千克鼠 重40g以上的为较喜食(如猪毛菜、柠条、雾冰藜、 披针叶黄华及田旋花五种),摄食量在每千克鼠重 15~40g之间的为喜食(如沙打旺、沙米、苦豆子 及驴耳风毛菊四种),摄食量在每千克鼠重15g以 下的为不喜食或不食(如砂引草、沙生冰草、虎尾 草、拂子茅、油蒿、牛心朴子及籽蒿等);以上结 果可以看出,小毛足鼠较喜食的植物营养体含水量 都相对比较大,对两种农作物种子喜食程度较高, 对其他栽培牧草种子与较常见的野生植物种子的 喜食程度差别不大;


栖息地:穴居;野栖和家栖;洞道复杂 程度各异;群居型和独居型;干燥保暖 隐蔽取食方便,季节迁移; 研究方法:标志捕获、活动痕迹、挖掘;


活动:夜行与昼行,范围随季节、食源而 异,路线常固定,跑道明显;扩散;冬眠; 密度问题; 研究方法:观察、捕获、标志重捕;


繁殖:条件适宜全年繁殖,野生一般为春 秋高峰,4-8月;性比差异;繁殖强度(= 孕鼠*胎仔数/♀捕获数);出生率与死亡 率; 年龄鉴定:种群的年龄构成决定未来发展 趋势,

防治费用高昂:如秦皇岛市充分发挥国家、 集体、个人三方力量,筹集灭鼠资金120余 万元,购置毒饵240余吨、毒饵盒6.5万个;




3、成灾原因 适宜的生存环境:气候、食物、隐蔽,森 林环境;人类造成的环境退化引起正循环; 天敌少:农药、捕杀、环境; 高繁殖力:进化平衡高死亡; 扩散破坏;


鼠害防制实践
种群数量动态监测(消灭与控制)、灭鼠技术(药 剂的选择、使用特点、特殊场所灭鼠)、实例(C型 肉毒梭菌的使用)
一、鼠类生物学基础


1、分类及生物学特性
脊椎动物门、哺乳纲、啮齿目,具备哺乳动 物的基本生物学特征,如胎生、高度发达的 神经感官系统、快速运动能力、复杂的社会 行为等,



3.2 颊囊食物检出结果 1991年,1995年及1996年三年共收集鉴定小 毛足鼠颊囊321对,其中春季(4~5月)99对,夏秋 季(6~10月)222对,共检出32种食物,食物种类 及出现频率列于表2. 由表2可见,披针叶黄华种 子、禾本科种子、沙打旺种子、沙米种子及昆虫 等五种食物检出频率虽然春秋季存在一定差异,但 基本都在10%以上,说明小毛足鼠在野外条件下 主要对这些食物较为喜食,其中前三种更甚;其他 一些食物,如草木樨种子、虫实种子、苜蓿种子及 油蒿种子等众多食物检出频次均较低,基本都在 10%以下,表明在野外条件下这些食物不构成该 鼠食物的主要部分.
二、害鼠防治科学研究



种群:一定空间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 群落:一定自然区域多种不同生物的有 规律集合体,内容变化; 1、种群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 食性:杂食,植物种子、叶、菜、作物、 果实、虫、小动物、同类相食,


食量:饲养记录小家鼠日食量为3-8克谷物, 子午沙鼠10-20克,布氏田鼠38克,高原 鼠兔77克,褐家鼠25克。 研究方法:试验观察、胃容物分析、颊囊 分析、饲喂试验;


3.3 小毛足鼠的食量及采食效率 根据饲喂试验得出的小毛足鼠的平均日食量为 2.29g(表3), 对该地沙地植被地上第一性净生产 力计算结果为279.58~513.18g/m2. 计算出沙 地啮齿动物年消耗量约为23.217kg/hm2,约占 地上第一性净初级生产力0.076%~0.14%.从 这个结果来看,该地基本不存在小毛足鼠的危害问 题.但不能否认在局部地区造成的危害,如本区盗 食播种的草种、树种问题.以我们所选研究基点沙 地站为例,该站小区试验播种的牧草种子几乎全部 被盗食,小毛足鼠对造成这种危害所起的作用是不 可忽视的.
实例、小毛足鼠食性和食量的研究,


小毛足鼠(Phodopusroborovskii)食性和 食量的研究,王利民,周延林,鲍伟东;
小毛足鼠(Phodopus roborovskii)是我国北方荒 漠、半荒漠、荒漠草原及草原区沙地等生境类型的常见鼠 种.作为此类生态系统中的初级消费者,对其食性及日食量 进行研究,是进一步了解该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过程 的重要基础资料之一. 1 研究区概况: 本文选点在中国农科院草原研究所 鄂尔多斯高原沙地草场改良试验站,该站位于黄河南岸库 布其沙地东段,在草原带沙地中具有代表性,地处北纬 40°17′~40°20′,东经109°56′~110°03′之间,海 拔约1100m左右,站内沙丘起伏,风蚀沙化现象十分严重, 固定、半固定及流动沙地约占86%.年均气温6℃,无霜期 156d,年均降水量310mm左右,土壤类型以风沙土为主. 植被类型以沙地植被…..

对害鼠的年龄鉴定、年龄结构及与种群数 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如对黑线仓鼠、黑 线姬鼠、大仓鼠、东北鼢鼠、小家鼠、达 乌尔黄鼠、高原鼢鼠等鼠类的研究。其方 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依据牙齿的生长, 臼齿齿冠的磨损程度及臼齿形态变化;②依 据头骨形态的变化及量度;③依据体重、体 长、皮板大小、毛色变化等;④依据繁殖特 征、睾丸等的重量;⑤依据水晶体的重量等。
森林鼠害防制专题
生物学院 动物科学系, 鲍伟东 62338130
主要内容


鼠类生物学基础
分类及生物学特性、鼠类的危害及成灾的原因、我 国的森林害鼠及现状(种类、地区性主要害鼠)


鼠害防制科学研究
种群生态学研究(食性、繁殖、行为、天敌)、群 落结构分析(构成动态、优势种、分布)、生态系 统生态学(食物链、能量消耗、物质循环)、实例

食虫目:有犬齿、无齿隙、吻部细长;头 骨常作为鉴定依据。


2、鼠类的危害
经济危害:损耗粮食:老鼠是一种贪吃的动物, 每只老鼠每天要吃掉相当于它体重的1/5-1/10的 食物,老鼠北方叫耗子,真是名符其实。每年农 业、谷物减产5%,储粮损失1%,全世界每年被 损耗的粮食有5000万吨,损失上亿美元。盗食森 林的种子,啃食幼苗,树皮,给森林带来严重的 危害。老鼠能破坏草原,与牲畜争夺牧草,影响 畜牧业。老鼠对工业及建设事业的危害也是有很 多例子的。因老鼠咬破电线造成短路引发的火灾、 鼠洞溃堤等;



2 研究方法 .1 饲喂试验 1996年在试验站内用捕鼠笼捕获小毛足鼠,经 灭蚤后在实验室内用小麦粒、牧草种子及常见植 物的新鲜茎叶混合饲喂3d以上,选体重变化不大的 健康鼠进行实验,供选择的植物共计26种,均是这 一地区内比较常见的植物营养体或种子,7月15日 开始试验,8月5日结束,每组供试动物10~20只, 共进行了19次实验.实验时,每次每组饲喂4种食物, 每组食物至少有一种种子食物,尽量保证每种食物 测试3次以上,连续一昼夜.进行测试同时,在无鼠 笼内,设同样食物组的2~3个重复,取其平均值,作 为食物自然失水对照.数据整理依如下步骤进行: 设A为试验组投给的食饵量,B为试验…

其它常见鼠传疾病:钩端螺旋体病也是由 鼠类传播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往往鼠 类感染后不发病,病源体从尿中排出,人 接触鼠尿污染的水而感染。水稻田往往是 这种疾病的疫源地。流行性出血热:是老 鼠传播的另一种疾病,又可分为家鼠型出 血热和野鼠型出血热,分别由家鼠(如褐 家鼠)各野鼠(如黑线姬鼠)作为中间宿 主。老鼠还能传播型斑疹伤寒、森林脑炎、 狂犬病、恙虫病、鼠咬热、血吸虫病、肺 吸虫病等。所以灭鼠的同时也要进行对寄 生在鼠体的有害昆虫的杀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