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93区土方填筑路基首件施工方案和方法(最终)

93区土方填筑路基首件施工方案和方法(最终)

京港澳高速公路漯河至驻马店段改扩建工程93区土方路基首件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中国葛洲坝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漯驻高速改扩建工程TJ-2合同段项目经理部二Ο一三年十月十六日93区土方路基首件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1 、工程概况TJ-2合同段K9+295~K19+795段路基工程土方回填量为29.37万m³,其中借土填方和利用土方填方共56.62万m³,占到路基总填方的51.8﹪。

本项目沿线地势平坦,路线两侧均为良田,无土岗、荒山,路基取土非常困难,经综合比较,采取远运集中取土的方式。

本标段设取土场2处,一处位于上蔡前聂村;另一处上蔡大路李乡东侧一公里左右,紧临S331,当地修路土源大部分来源于此。

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并结合我部实际情况,计划将93区土方路基首件选择在K12+636.485~K12+782.459(左侧)滞洪区段进行。

2、编制依据、试验标准及目的2.1、编制依据⒈京港澳高速公路漯驻改扩建工程施工图设计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⒊《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⒋《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⒌《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⒍《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2.2、试验标准土方路基各层压实度标准表12.3、路基试验的目的目的是在给定机械组合的情况下取得相关数据,以此指导大面积的施工,检验施工机械组合,根据压实机械情况及施工技术规范准许情况下的压实厚度、松铺系数、土的最佳含水量允许偏差、达到设计要求压实度的碾压遍数等数据。

找出达到压实标准的最经济碾压遍数。

确切地说,就是寻求松铺系数与碾压遍数之比的极大值。

经试验获取压实机械组合、松铺系数、碾压遍数、碾压速度、最佳含水量的允许偏差、压实度等指标,并将上述资料整理上报,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作为以后填土路基施工的经验资料,以指导本工程的路基填方施工。

3 、工期安排路基土方填筑首件计划在2013年10月15日到2013年10月16日进行。

在此时间内选择适宜的天气进行路基首件施工。

确保路基首件一次成功。

4、施工布置土方填方试验路段施工人员及机械安置于路基二队临时施工营地,其土方取料主要由上蔡前聂村取土场提供,土方拉运经施工便道至试验段现场。

5 、路基首件主要及施工方法施工工艺5.1、路基首件施工内容资料1)、填料的试验、检测报告;2)、压实工艺主要参数:机械组合、压实机械规格、松铺系数、碾压遍数、碾压速度、最佳含水量及碾压时含水量的允许偏差、压实度等;3)、过程质量控制方法、指标;4)、质量评价指标、标准;5)、优化后的施工组织方案及工艺;6)、原始记录、过程记录;7)、对施工设计图的修改建议等。

5.2、路基首件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1)、土方填方路基首件施工方法选择在K12+636.485~K12+782.459段进行路基首件施工,松铺一层30㎝进行碾压,压实后进行对比,以确定经济松铺系数,并分区进行压实,使之根据表1要求达到93区要求,记录每次达到相应压实度时的机械型号及组合、松铺系数、碾压遍数、碾压速度,最佳含水量及碾压时含水量允许偏差、压实度等。

2)、路基土方填筑试验路段施工顺序施工准备→路基放样→运料摊铺→推土机粗平→检测、调整含水量→平地机整平→整形碾压→检查验收→下层填筑。

3)、路基土方填筑工艺流程图:4)、路基土方填筑施工方法(1)、填土前的准备。

取代表性土样做重型击实试验,确定其最佳含水量ω和最大干密度ρdmax,并绘制干密度与含水量的关系曲线,据土的干密度与含水量关系曲线控制土的含水量ω,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

(2)、台阶开挖:根据图纸设计新旧路基衔接处理要求,路基拼宽采用在拼宽范围内首先对原地表30cm厚进行清表换填,然后对边坡30cm厚种植土予以清除,边坡清除后按照1:1.5的坡率进行挖台阶施工,台阶高度为1.0m,台阶宽1.5m左右,设内倾4%。

且台阶开挖线应顺直,切面应与地面垂直。

为保证老路通行,边坡种植土的清除和挖台阶施工可以随着路基填土高度增加而逐一进行,以保证行车安全。

(3)、施工放样:在路堤填筑前,测量人员首先应根据加宽路基设计宽度及其边坡坡度放样出加宽路基坡脚线,并用石灰撒出路堤填筑边线。

为使路堤边缘压实度也能满足规范要求,路堤填筑边线应比加宽路基坡脚线超宽0.50cm。

(4)、路基填土材料铺筑。

路基填筑工程可用配套的机械化施工。

形成挖、装、运、摊、平、压,机械化流水作业。

施工时,施工人员事先根据运输路基填料车辆的运载量,路基试验段得出的填筑材料松铺厚度,计算出每车路基填筑材料的卸料间距。

现场施工人员根据卸料间距在下承层上用白灰标示上土网格卸料。

运至路基上的填筑材料首先由推土机粗平,粗平后应对路基填筑材料的含水量测定和调整。

(5)含水量调整。

施工中,填筑材料摊铺后,及时安排实验技术人员对填筑材料的含水量进行检测,当填筑材料的含水量在试验确定的最佳含水量±2以内时,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如果路基填筑材料的含水量超过试验确定的最佳含水量的2%以上时,可采用犁靶翻晒等方法降低路基填筑材料的含水量,直至路基填筑材料含水量降至最佳含水量的2%左右以内时,才可以开始下道工序施工。

如果路基填筑材料的含水量小于试验确定的最佳含水量的2%以上时,可采用洒水车洒水的方法增加路基填筑材料含水量,直至路基填筑材料升至试验确定的最佳含水量的2%以内时,才方可开始下道工序施工。

(6)、精平。

路基填筑材料碾压前按照计算的摊铺标高,每隔10m做出标高台,用平地机进行精平,精平后路基填筑材料应保持整体平整,表面平整度应满足规范要求。

精平时应使路基横坡向加宽路基外倾斜,以利于路基排水。

(7)、路基填筑材料的碾压:①、用水平分层的方法填筑碾压路基,采用压路机静压2遍对路基收光,压路机行驶速度不得大于4km/h;②、静压后用压路机由边缘向中间开始振动碾压,压路机的行驶速度开始宜用慢速,先慢后快,最大速度不得超过4km/h ;振动先轻后重、由弱振到强振,碾压区域横向接头一般重叠1.5m~2.0m,做到碾压均匀,无漏压、无死角;③、振动碾压每2遍对压实度、含水量、压实厚度、压路机的行驶速度等进行相关测取和记录,分别记录好各层达到压实度要求时的碾压次数、碾压速度、最佳含水量与碾压时含水量的偏差、压实度等指标。

当碾压6~8遍仍满足不了要求时,除继续碾压或翻动再压直至达到标准外,还应考虑降低松铺系数和找出其他原因;④、在土方填筑施工中,由于振动压路机的机械特性,原路基边坡开挖台阶与加宽新填路基结合处无法碾压到位,使加宽后的路基形成一条纵向垂直薄弱带,给工程质量带来隐患。

为保证路基整体的压实质量,应用光轮压路机多碾压两遍。

检测测取压实度时,台阶结合部是重点测取得区域。

光轮压路机用于边坡台阶与新填路基结合处以及桥、涵台背等部位的碾压。

确保路基土方填筑过程中边、角等部位碾压、夯实满足设计和规范的要求,避免留下质量隐患。

土方填筑过程中,每层土方顶面不得出现内高外低现象,确保新填土方与原路基土方能很好的结合,避免新填土方发生滑移。

⑤、路基填筑宽度:路基基底清表后回填至原地面的宽度为7m,原路基边坡清表法向宽度为0.30m,水平宽度为0.541m,边坡清表后开挖台阶宽度为1.5m,宽填0.50m,所以原地面以上第一层土方填筑底宽应为9.541m。

⑥、施工记录与整理:首件施工时,项目总工及相关技术负责人均应参加。

施工的原始记录在现场填写及办理签认手续,各项指标的检测应详细记录,及时准确提供数据。

以上施工原始记录完成后,应进行总结分析,对不合理的地方提出修改,以便确定各区的各项指标。

当填土的松铺系数、含水量、碾压遍数、压路机的行驶速度等这几项指标稳定后,达到试验路段的目的后写出试验报告。

通过土方路基首件确定压实度达到93区的压实机械、松铺系数、碾压遍数、碾压速度、最佳含水量的允许偏差等指标,作为填土路基施工时的控制指标,在填土路基施工过程中严格按此指标进行控制,并提交试验路段总结报告,报驻地办及驻地办总监办审批,作为今后路基大面积施工的指导性文件。

6 、资源配置6.1、人力资源配置本次路基填筑首件施工人员配置见表2: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人员配置表表2本次路基填筑首件进场设备配置见表3:路基填筑试验段进场设备配置表表36.3、进场材料计划7 、质量安全保证措施7.1、质量保证措施⑴、施工时严格按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

⑵、路基填筑时,严格控制填料质量及填料的含水量,并选择合适的压实时间。

⑶、现场试验时,认真、及时地填写试验过程中的各类数据,以保证填方首件成果的真实性、可靠性。

⑷、严格报检制度,及时报监理工程师检查。

⑸、虚心接受监理单位及业主提出的指导意见,积极请教,完善质保措施。

⑹、碾压密实是关键。

压路机先静压2遍,再开始振动碾压,振动时,先弱后强,先慢后快,来回往返碾压密实,由两侧向中间碾压,碾压实横向接头一般重叠0.4~0.5m,做到碾压均匀,无漏压、无死角,记录好碾压遍数,碾压方式和方法,碾压行驶速度。

⑺、加强试验检测:由试验室派驻现场试验员跟踪检测、试验人员持证上岗,每项试验结果都必须经试验工程师签认,总工审定。

试验用各种仪器的精度、灵敏度都要满足要求,并定期进行检验。

⑻、施工前首先对下承层进行验收,表面一定要清扫干净,并严格整形压实,使其符合规范要求。

经监理工程师检测合格后,再进行填土。

⑼、压实度检测:采用灌砂法,压好后按每1000m2至少检验2点、不足1000m2时检验2点进行检测,然后报监理工程师复检验收。

⑽、路基首件施工时,生产队长、现场技术负责人、施工员、安质员、试验员以及相关施工人员都必须经常到施工现场,各司其职,做好自己的工作,做好各项记录。

出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路基首件施工顺利完成,相关试验数据成功获取。

7.2、安全保证措施⑴、加强安全教育,树立安全意识,由项目部定期组织安全学习、安全检查,消除隐患,防患于未然。

⑵、设立专职安全员并建立24小时旁站制度,及时纠正和消除施工中出现的不安全苗头。

⑶、对施工人员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知识的考核,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必须配戴安全帽。

工地设立明显的安全警示牌和安全注意事项宣传栏。

⑷、路基机械化施工要注意人员、机械安全,施工机械要定期维护保养,不可带“病”作业,各类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无证人员或非本机人员不得上机操作。

⑸、场内的电路布置要规范化,电器开关设在防雨防晒的电器箱柜内,距离地面不小于1.5m,各种机电设备必须严格施行“一机一闸一保护”。

⑹、施工场地的油库、料库、变电站等其它高大建筑,设置防雷设施,定期检查接地电阻,防止雷击。

⑺、加强防雷电,防火,防洪教育,建立防洪组织,配备消防设施,场地周围要设置防火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