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地理试题

高三地理试题

高三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在地理学中,重心指空间存在某一点,使得此点各个方向的作用力保持相对平衡。

电力强度指单位产值所消耗的电能。

下图为1985~2014年中国电力强度重心迁移路径。

据此完成1~2题。

2014200319931985109°E 110°E 111°E 112°E 113°E34.2°N34.6°N35°N1.据材料推断A .1985~1993年间,东部地区电力消费总量呈下降趋势B .1993~2003年间,西南地区单位产值能耗呈下降趋势C .2003~2014年间,西北地区电力强度增速高于西南D .1985~2014年间,电力强度重心总体位于东南沿海 2.影响我国电力强度重心变化的主要因素可能包括 A .技术水平 B .电站位置 C .人口迁移 D .能源结构广州是我国重要的批发市场集聚地,下图为广州市部分地理事物示意图。

据此完成3~5题。

港口高速公路铁路批发市场20°19.5°19°18.5°3.影响广州市批发市场布局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 .交通网络B .土地资源C .人口密度D .环境质量 4.众多批发商家落户广州,从全球各地组织货源,其商品最主要的销售市场可能是 A .广州市内 B .珠三角、港澳 C .长三角 D .国际市场 5.最适宜经营大宗物品批发市场的区域是A .从化区B .黄埔区C .花都区D .增城区热带云雾林一般分布在热带山地的山顶或山脊,有持续性或季节性云雾覆盖,植株相对矮小、树干弯曲。

海南岛热带云雾林分布在海拔1200米以上,右图为该岛云雾林主要分布区示意图。

据此完成6~8题。

6.推测海南热带云雾林水汽的主要来源是 A .东南季风 B .西南季风 C .盛行西风 D .东北信风 7.海南热带云雾林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A .热带雨林 B .常绿阔叶林C .针叶林D .苔原8.热带云雾林植株矮小、树干弯曲的原因是A .热量不足B .土壤贫瘠C .地质灾害多D .风力强劲杞麓湖位于滇中高原,为封闭型断层陷落湖盆,无明显地表径流出口。

沿湖平原是当地重要的农耕区。

下图为杞麓湖某采样点部分时段沉积物平均粒径、有机碳及碳酸盐含量的变化曲线图。

该湖泊沉积物的粒径及其碳酸盐含量与湖泊水位呈显著负相关。

据此完成9~11题。

气候阶段碳酸盐/%有机碳/%平均粒径/um时间深度/cm 05101520253035404550551986197219631952ⅠⅡⅢ10203040500102030400601201802403009.杞麓湖为淡水湖,其原因最可能是该湖A .气温低,蒸发弱B .降水量超蒸发量C.湖中有泄水暗河D.多冰雪融水汇入10.Ⅰ时期,湖区气候相对A.冷湿 B.冷干C.湿热D.干热11.研究发现,Ⅲ时期降水丰富,沉积物中碳酸盐含量却呈波动上升趋势,原因最可能是A.气温显著下降B.入湖泥沙减少C.农业引湖灌溉 D.径流汇入增加二、非选择题:共160分。

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35分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4分)甘肃定西,是黄土高原上典型的苦瘠之地,但马铃薯产量在全国地级市中排名第一且个大质优、口感醇香。

当地马铃薯4~5月播种,9~10月采收。

采用黑色地膜全膜覆盖栽培并与豌豆套种的方式耕作。

不少农户将收获后的马铃薯窖藏,地窖避光且温、湿度适宜,可有效避免马铃薯发芽或干枯。

定西市政府曾提出打造“中国薯都”的目标,但遇到了来自内蒙古东部乌兰察布市的强力竞争。

下图为定西与乌兰察布地理位置示意图。

°N(1(1)参考答案:喜温凉,湿润,光照足,昼夜温差大。

(共4分)评分细则:行为动词为“简述”,出现上述关键词即可,每点2分,满分4分。

(2)分析定西马铃薯种植采用黑色地膜全膜覆盖栽培并与豌豆套种的原因。

(8分)(2)参考答案:(共8分)①年均温低,生长期短,地膜覆盖有利于提高地温;②蒸发量大,有利于减少蒸发,保持土壤水分;③黑色地膜,透光性差,有利于抑制杂草生长;④套种豌豆,增加植被覆盖率,减轻水土流失;⑤增加农产品种类,提高经济效益(提高土壤利用率);⑥豌豆有固氮作用,提高土壤肥力。

评分细则:①行为动词为“分析”,学生需答出对应的因果关系。

②本题关键词“黑色地膜覆盖”、“豌豆套种”,应都要涉及。

参考答案前3点为“黑色地膜覆盖”原因(每点2分,共4分);1月1日3月1日5月1日7月1日1.00.80.60.20.4反照率后3点为“豌豆套种”的原因,(每点2分,共4分)。

建议关键词:气温、蒸发量、透光性、植被覆盖率、农产品种类、土壤肥力。

(3)分析定西马铃薯常用窖藏并用水反复打湿地窖的地面和墙壁的原因。

(6分) (3)参考答案:(共6分)①地窖中光线弱,避免马铃薯发芽;②地窖内温差小,利于保持适当温度,延长存储时间;③反复打湿地窖的地面和墙壁,保持湿度,有利于窖内马铃薯水分存储,保证其品质。

评分细则:从材料可知,贮存要求避光、温度和湿度适宜,避免马铃薯发芽或干枯。

每点2分,共6分建议关键词:光线、温差、湿度。

(4)与乌兰察布相比,分析定西竞争“中国薯都”的劣势。

(6分) (4)参考答案:(共6分)①地势相对崎岖,种植土地分散,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②所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交通条件差; ③距离人口密集区远,产品运输成本高。

评分细则:答案中能体现比较的过程,写出定西的劣势。

(每点2分,满分6分) 建议关键词:地势相对崎岖土地分散、交通、距市场距离。

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自2017年12月开始,经过几十天的物资运输和筹备,我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于2018年2月在难言岛正式开工建设。

该岛东临特拉诺瓦湾,西侧高原广布,冷空气活动频繁。

研究发现,罗斯海新站西风强劲。

下图为特拉诺瓦湾周边地形、罗斯海新站附近景观及该站部分时段地表反照率变化图(反照率是地表反射的辐射量与到达地表的太阳总辐射量之比)。

(1)简析罗斯海新站物资筹备、奠基开工选择此时段的原因。

(4分)75°30 ′ S76°S158°E160°E 162°E 164°E 166°E75°S200等高线冰间湖600158°E160°E 162°E164°E166°E罗斯海特拉诺瓦湾难言岛(1)参考答案:(4分)12月至2月,白昼时间长,太阳高度角大,气温相对较高,有利于物资运输和工程先期建设。

评分细则:白昼时间长、太阳高度角大,两者答其一即可(2分),气温较高(2分),满分4分。

建议关键词:白昼时间、太阳高度、气温。

(2)建站时,科考队员发现该地碎石遍布,几乎无土壤,推测其原因。

(4分)(2)参考答案:(4分)①气候寒冷,岩石裸露,冻融作用强,岩石风化形成碎石;②植被发育差,生物风化作用弱,几乎无土壤。

评分细则:需从物理风化和生物风化两个角度回答,每点2分,满分4分。

建议关键词:冻融作用(昼夜温差)、生物风化(植被)(3)试分析罗斯海新站西风强劲的原因。

(6分)(3)参考答案:(6分)①该站纬度高,其西部高原广布,有利于冷空气集聚;②高原与新站间地势落差大,大量冷空气在重力作用下向东部海湾下滑;③西部山谷发育,狭管效应增强风力;④新站西侧海湾冰面广布,平坦开阔,摩擦力小,故而该区域盛行西风且风力强劲。

评分细则:本题关键词“西风”、“强劲”,学生答题应涉及西风且风大的原因。

该站西部纬度高且海拔高,集聚的大量冷空气在重力的作用下滑下(图中等高线),通过山谷狭管效应增速,出山谷后的海湾摩擦力小,风力强劲。

每点2分,满分6分。

建议关键词:纬度高海拔高气温低、重力下滑、狭管效应、摩擦力、(4)请说明图示时段内罗斯海新站附近反照率极值出现的时间及原因。

(8分)(4)参考答案:(8分)极值时间:2月初出现极大值;4月下旬后出现极小值。

(4分)评分细则:注意时间的确认,每点2分,满分4分。

极值原因:2月初降雪量(雪量积累)最大,反照率达到峰值(最大值);4月下旬后该地出现极夜现象(最小值)。

(4分)评分细则:通过理解反照率定义,确定影响因素为积雪量和太阳辐射量。

极大值出现应为积雪量大(2分),极小值出现为出现极夜(2分)。

(满分4分)建议关键词:降雪量(积雪量)、极夜。

(二)选考题:共25分。

请考生从2道地理选考题、3道历史选考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3.[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夏特故道是古丝绸之路的一部分,穿越天山,连接南疆的拜城到北疆的昭苏,全长120公里,拥有众多的高山垭口、激流以及马匹不能通过的冰川、冰缝、冰河等自然景观,是一条集考古和探险为一体的高危徒步探险线路。

夏特故道示意图温宿阿克苏拜城伊宁昭苏乌鲁木齐新疆木扎尔特冰川拜城昭苏夏特故道北(1)当地政府禁止任何探险队在5、6月份进入夏特故道,推测其原因。

(4分)(1)参考答案:5、6月份气温升高,冬春季节积累冰雪大量融化;(引发的)雪崩、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多,处于安全考虑禁止进入。

(4分)评分细则:5、6月份禁止入内,说明存在危险,结合夏特故道位置、冰川等信息,得出冰雪融化灾害多发。

(每点2分,满分4分)建议关键词:气温升高、冰雪融化、自然灾害(2)若你去夏特故道徒步探险,应做哪些准备?请简要说明理由。

(6分)(2)(6分)参考答案:评分细则:准备,每点1分,共3分;原因,每点1分,共3分。

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我国是世界上产生农业固体废弃物最多的国家,每年总量达50多亿吨。

这些废弃物主要包括稻草和玉米秸秆、牲畜粪便、生活废弃物等,其所含能量相当于30多亿吨标准煤。

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60亿吨。

目前对于农业废弃物的处理方式主要是随意堆放。

说出目前农业固体废弃物处理方式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并说明改良措施。

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参考答案:环境问题:①污染水源;②占用土地,污染土壤;③滋生蚊蝇,影响公共卫生。

评分细则:每点2分,满分4分改良措施:①利用稻草、玉米秸秆等生产饲料;②引进技术,燃烧发电;③堆肥处理,制造有机肥;④兴建沼气池,发酵沼气。

评分细则:每点2分,满分6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