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检测质量分析
一、试题特点
1.考试范围。
本次检测范围是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一至十二单元的内容。
包括日积月累加油站、社会实践大舞台、开卷有益直通车和笔下生花百花园四个部分。
2.难易构成。
本套语文试题考察全面,难易适中,题型结构合理。
除考察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外,特别重视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和课外阅读情况的考查。
3.目标达成。
本次试卷以教材为依托,注重基思想。
试题立足于基础,既有拼写、课文填空等书中基础知识的考核,又着眼于学生发展。
二、成绩分析
1.一分两率、最高分、最低分及成绩分段分布情况:
2.个体得失分情况及失分点分析:
本套试题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日积月累加油站,主要考察基础知识,有十个小题。
第一小题是根据拼音写词语,有两个学生出错,
第二小题是选择正确读音,有六个学生错了四个左右的词语,出错的主要是模型、模仿这两个词语的读音,其余全对。
第三、四、五小题分别考察了查字典和词语积累情况,学生答得很好,没有失分。
第六、七小题考察了句型变换和《三国演义》中的知识,学生普遍答不出来,只有个别学生答对了。
第八到十小题考察了仿写、修辞手法和名言诗句的积累,只有个别学生出错。
从本部分答题情况可以看出,个别学生对字词掌握的不够牢固,是是而非,读起来朗朗上口的词语或者句子却不能正确书写。
第二部分是社会实践大舞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课外阅读情况,填写课外阅读小卡片,学生均能正确写出书名、作者、主要人物,最精彩的故事片段一部分学生写的很少,还有个别学生没有写。
从本部分的答题可以看出,学生的课外阅读也只是看看而已,读书习惯不好,没有背诵优美的句子和段落,也没有记住书中的情节。
第三部分是阅读题,有五个小题。
这五个小题中,第二、三小题让学生在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空,学生答得很好,失分很少。
第一小题找出短文共有几个自然段,个别学生出错。
第四小题和第五小题是回答问题,学生答得很差,只有个别学生全对。
这部分学生失分很多,可以看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较差,还需要提高。
第四部分是习作练习。
题目是“我爱家乡的”。
学生失分较少,总体较好,都能体现出中心。
这次习作第四单元的主题习作,学生比较熟悉,但是还会出现不同的句子和错别字。
三、教与学存在的问题
1.双基训练不够。
表现在基础知识不够扎实。
如教材中的重点字词填写不正确,或者乱写,或者空着。
一些学生还不能掌握已经学习的生字,个别学生对练习中要求熟记和背诵的内容,还不能完全掌握。
由此可见,基础知识的训练必须加强
2.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强。
本次检测中,课外阅读,学生做题不太理想,主要原因是学生不能灵活运用知识。
平时教师不是以这种形式进行练习的,变换形式后,学生就不理解、不会做。
3.知识点的教法和学法指导不到位。
我们的考试题,运用所学的知识是肯定能完成的,然而事实却并不是这样。
由此可见,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明确,不要让学生死背教材,而要以教材为载体,培养学生能力,让学生以能力应万变。
四、今后教与学的策略
教师:
1、严格执行语文新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正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精心组织教学活动。
2、从本次考试可以看出,识字和积累得分率较高,学生掌握较好,因此在今后教学中必须继续重视这方面教学。
3、注重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在审题时,不能掰碎了喂给学生,要鼓励学生自己动脑思考,提高审题的能力。
4、注重作文教学,平时让学生多练笔,注意观察身边的人和事,为写作提供素材。
适当教给学生写作技巧,以提高作文水平。
5、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创新精神。
在今后的教学
中,我们将更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6、平时把一些类型的题目训练贯穿在课堂中,不能临时抱佛脚。
7、要树立大语文观,拓展思维。
要树立大语文观,立足于课内,延伸于课外,注重课外知识点的渗入,融会贯通。
学生:
1、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从卷面的情况看,学生在写字方面对汉字的基本笔画、间架结构的书写欠规范,学生在卷面上出现的错别字较多。
2、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态度,平时提高要求,端正态度,;还要培养学生做完题认真检查的习惯。
3、对学困生要继续加强辅导,特别是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提倡学得少一点、学得浅一点、让他们学得好点。
4、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应立足于课堂。
我认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立足课堂,立足课本。
5、改进作文方法的指导,注意学生思维的训练,减少作文的错别字,注意提高学生的阅读积累。
2016年7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