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中医医院协定处方集(东直门医院方)

全国中医医院协定处方集(东直门医院方)

全国中医医院协定处方集(东直门医院方)1 前言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尤其是在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我院各科室广大医护人员,为方便工农兵患者提高医疗质量,在总结医疗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一些协定处方。

几年来经临床使用,效果一般都比较满意。

为了教学和临床科研工作的方便,经药房同志汇集和各科室同志的再次修改,编写了选本小册子,仅供内部参考,因时间短促和水平有限,一定有很多错谬之处,请批评指证。

中医研究院东直门医院医务处一九七五年元旦2 目录一、内科 (3)健中合剂 (3)夏枯草合剂 (4)肝炎I号 (4)肝炎Ⅱ号 (4)补肾降压丸 (5)大感冒合剂 (5)胃溃疡粉 (5)复方十味地黄丸 (5)十味地黄丸 (5)肾炎丸 (5)关节炎丸 (5)调肝丸 (6)健胃消胀丸 (6)强肝丸 (6)平肝降压丸 (7)二、妇科 (7)调经I号 (7)调经Ⅱ号 (7)闭经丸 (7)痛经丸 (8)清热热调经丸 (8)盆腔炎丸 (8)枯矾I号 (8)枯矾Ⅱ号 (8)外阴洗剂 (9)三、儿科 (9)解热合剂Ⅱ导 (9)解热合剂I号 (9)小儿止咳合剂I号 (9)小儿止咳台剂Ⅱ号 (9)腮腺炎合剂I号 (9)腮腺炎台剂Ⅱ号 (10)小儿康复散 (10)和脾散 (10)加味异功散 (10)温中定痛散 (11)四、耳鼻喉科 (11)鼻净丸 (11)鼻炎丸I号 (11)鼻炎丸Ⅱ号 (11)鼻炎丸Ⅲ号 (12)鼻炎丸IV号 (12)养阴丸 (12)通咽丸 (12)金鸣丸 (12)健咽丸 (13)定鹅丸 (13)清心散 (13)利咽散 (13)咽痛散 (14)健耳丸 (14)止晕丸 (14)眩晕丸………鼻萎灵 (14)滴鼻液Ⅱ号 (15)五、眼科 (15)猪苓九 (15)加味白虎丸…滋闭降火丸 (15)四物五子丸 (16)复明九 (16)定志丸 (16)祛凤退赤九 (16)清肺退赤丸 (17)勾藤丸 (17)六、骨科 (17)化筋散 (17)接骨散 (17)消肿化瘀散 (18)腾洗药 (17)接骨新药 (17)化筋羔 (17)怒伤丸 (18)舒筋丸 (19)按骨丸 (19)活血丸 (19)骨科搽剂 (19)骨科渗透液 (20)骨刺丸 (20)七、外科 (20)当归饮子丸 (20)消风丸 (20)班秃九 (20)二术丸 (21)润肤丸 (21)脂溢性皮炎丸21白癜丸 (21)苦奎丸 (22)清热解毒丸 (22)脱疽丸 (22)消核羔 (22)冲和羔 (22)金黄羔 (23)红粉软羔 (23)肛裂软膏 (23)藤黄羔 (23)痔消炎羔 (23)黄连羔 (23)樟脑羔 (24)天麻羔 (24)三黄一椒羔24青黛散羔 (24)青黛救 (24)二黄粉 (24)颠倒散 (25)补骨脂酊 (25)百部酊 (25)神经性皮炎药水皮肤病洗药 (25)生肌散 (25)消炎I号 (26)止血粉 (26)烫伤羔 (26)(一)内科健中合剂成份:赤芍药15克、杭白芍15克、嫩桂枝15克、炙甘草10克、干姜7.5克大枣5枚、饴糖50克制法:上药水煎两次,取汁内服,饴糖另冲。

功能:温中散寒,缓急止疼。

主治:脾胃虚寒、腹中时痛、喜暖喜按、食欲不佳。

用法:日服二次。

用量:每剂服一日。

禁忌:生冷。

夏枯草合剂成份:龙胆草15克、夏枯草30克、枯黄芩20克、灵磁石50克白菊花15克、川芎片7.5克怀牛膝15克制法:上药水煎两次,取汁内服。

功能:清肝明目。

主治:头晕、头痛、耳鸣眼花、性情急躁、心悸梦多。

用法:每日服一剂,日服两次。

禁忌:辛辣、酒类。

肝炎I号成份:北柴胡20克、枯黄芩15克天花粉20克、生牡蛎15克、嫩桂枝15克、干姜10克、杭白芍20克、当归15克、紫丹参50克、茵陈40克、炙甘草15克、苦桔梗15克制法:上药水煎两次,取汁内服。

功能:舒肝、止痛。

主治:两胁胀满疼痛、疲乏无力、心下癥结。

用法:日服两次。

用量:每日服一剂。

禁忌:辛辣烟酒,孕妇忌服。

肝炎II号成份:北柴胡20克、杭白芍20克、炒枳壳15克、橘皮40克、生姜15克、党参15克、茯苓15克、苍术15克、当归15克、丹参30克、茵陈30克炙甘草15克制法:上药水煎两次,取汁内服。

功能:舒肝健脾和胃。

主治:两胁胀满或疼痛,疲乏无力、胃脘胀满、大便溏泻。

用法:日服两次。

用量:每日服一剂。

禁忌:辛辣烟酒之类。

大感冒合剂荆芥15克、薄荷15克、枯黄芩15克、杏仁15克、芦根25克、忍冬藤50克制法:水煎服。

功能:恶寒发热、鼻塞流清涕、咳嗽、咽痛。

主治:感冒、咳嗽、咽痛。

服法:日服二次。

用量:每日服一剂。

禁忌:油腻。

胃溃疡粉成份:乌贼骨1000克、大贝母300克、川军15克、生甘草250克制法:上药共为细末。

功能:制酸止痛。

主治:胃脘疼痛、恶心吐酸、大便秘结。

用法:日服二次。

用量:每次服5——10克。

规格包装:每袋50克装。

禁忌:体弱大便溏泻者忌用。

补肾降压丸成份:炙首乌150克、菟丝子50克、稀莶草100克、桑叶50克、菊花50克怀牛膝100克桑椹子100克、陈皮50克、枳壳50克、女贞子50克、旱莲草100克、夏枯草100克制法: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

功能:滋补肾水、清肝明目。

主治:头晕、耳鸣眼花、腰腿痠软、五心烦热、遗精盗汗。

规格包装:每丸重15克,每袋10丸装。

禁忌:辛辣油腻。

复方十味地黄丸成份:生地黄500克、熟地黄500克、怀山药500克芡实米500克枸杞子150克、狗脊400克、丹参400克、五味子150克、菟丝子150克、泽泻250克、鲁米那0.03×40号制法: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腊纸包好。

功能:补肾安神。

主治:头晕头痛、腰痠腿软、失眠梦多。

服法:每晚睡前服一九到二丸。

规格包装:每丸10克重,每袋10丸装。

禁忌:油腻。

十味地黄丸成份:生地黄500克、熟地黄500克、怀山药500克、芡实米500克、枸杞子150克、金毛狗400克、紫丹参400克、五昧子150克菟丝子150克、泽泻250克制砝: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腊纸包好。

功能:补肾安神。

主治:头晕头痛、腰酸腿软。

服法:日服二次。

服量:每次服一至二丸。

规格包装:每丸10克重,每袋10丸装。

禁忌:油腻。

肾炎丸成份:党参200克、汉防己150克、猪苓150克、茯苓150克、炒苍术150克、炒白术150克、大腹皮150克、陈皮200克、半夏曲150克、炙黄芪150克制法: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腊纸包好。

功能:健脾利水。

主治:脾胃虚弱、形寒怕冷、疲乏无力、食后胀满、大便溏泻、颜面及下肢浮肿。

服法:口服二次。

服量:每次服一丸。

规格包装:每丸150克重,每袋10丸装。

关节炎丸成份:穿山龙360克、嫩桂枝20克、五加皮180克、紫丹参300克、稀苍草300克、制法:阻穿山龙、桂枝、五加皮三药研细末,以丹参、稀莶草熬浓汁与水,泛为小丸。

功能:散风祛寒、通络止痛。

主治:关节净痛、下肢沉重、活动不利。

服法日服二次。

服量:每次服三钱。

规格包装:每袋30克装。

禁忌:生冷。

孕妇忌用。

调肝丸成份:当归50克、北柴胡50克、赤芍50克、薄荷15克、茯苓50克、白尤50克、紫丹参50克、生甘草20克炙香附一两制法: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腊纸包好。

功能:舒肝理气、止痛,健脾和胃。

主治:胸胁胀满、疼痛、疲乏无力、食欲不振、食后服满。

服法:日服二次。

服量:每次服一丸。

规格包装:每丸重15克,每袋10丸装。

禁忌:油腻。

痹痛丸成份:炙川乌50克、赤芍200克、当归100克、川芎50克、北细辛25克、独活50克、生麻黄25克、炒苡米100克、桑寄生100克、怀牛膝200克、汉防己50克、续断50克、甘草100克、桂枝150克制法: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用腊纸封包。

功能:散风寒、祛湿、通络、止痛。

主治:风寒湿痹、关节冷痛、屈仲不利。

服法:日服=次。

服量:每次服一九。

规格包装:每丸重15克,每袋10丸装。

禁忌:关节红肿热痛者忌用,孕妇忌用。

健胃舒肝丸成份:苍术50克、白术50克、陈皮40克、白豆蔻30克、焦三仙50克、法半夏50克、广木香30克、枳壳40克、炙香附50克、槟榔50克、炙甘草30克、北柴胡50克、赤芍50克、杭白芍50克、广郁金25克制法: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川腊纸封乜。

功能:舒肝健睥和胃。

主治:两胁胀满、胸闷不舒、脘腹胀满、食欲不佳、大便不成形。

服法:日服二次。

服量:每欢服一九。

规格包装:每丸重15克,每袋10丸装。

禁忌:油腻、辛辣生冷之物,强肝丸成份:炙黄芪350克、丹参300克、当归200克、白芍200克、郁金400克、党参200克、炙黄精200克、泽泻200克、生地黄300克、怀山药150克、焦山楂200克、焦神曲150克、茵陈蒿400克、秦艽150克、板蓝根200克、生甘草150克制法: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用腊纸封包。

功能:舒肝和胃、补益脾肾。

主治:两胁疼痛、疲乏无力、形寒怕冷、腰膝凌软、食欲不振、大便溏泄。

服法:日服三次。

服量:每次服一丸。

规格也装:每丸重10克,每袋10丸装。

禁忌:辛辣炯酒之物。

平肝降压丸成分:槐花100克、夏枯草100克、黄芩100克、丹参100克、豨莶草200克、怀牛膝100克、钩藤100克、菊花50克、白蒺藜50克、川芎250克、生牡蛎100克制法: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用腊纸封包。

功能:清肝明日、活血降压。

主治:血压高、头晕、头痛、胸闷、目赤肿痛、急躁易怒、耳鸣如蝉。

服法:日服二次。

服量:每次服一丸。

规格包装:每丸重15克,每袋10丸装。

禁忌:辛辣之物,孕妇禁忌。

(二)妇科调经I号成份:当归150克、怀山药250克、菟丝子150克、何首乌150克、熟地黄150克、女贞子150克、仙茅150克、仙灵脾150克、枸杞子100克、续断150克、胎盘粉50克、炙黄精150克制法: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用腊纸包好。

功能:调经。

主治:无排卵型功能性子官出血、阳虚症。

用法:止血后调整月经周期。

(月经后半月服之)用量:每日二次,每次一丸。

规格包装:每丸15克,每袋拾丸装。

禁忌:朗虚火旺者忌服。

调经Ⅱ号成份:熟地黄150克、怀山药150克、枸杞子150克、女贞子150克、旱莲草150克、茯苓150克、续断150克、鹿角霜100克、胎盘粉50克、黄精150克、五味子75克制法: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用腊纸包好。

功能:调经。

主治:无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病、阴虚症。

用法:止血后调整月经周期。

(月经后前半月服之)用量:每日二次,每次一丸。

规格包装:每丸15克,每袋拾丸装。

闭经丸成份:仙灵脾300克、仙茅300克、生鹿角200克、胎盘粉100克、女贞子300克、枸杞子300克、党参400克、当归400克、白芍300克、红花200克山楂300克、益母草400克制法: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用腊纸封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