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音乐的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是指读书时为了把自己的读书心得记录下来或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出来而做的笔记。
在读书时,写读书笔记是训练阅读的好方法。
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有关音乐的读书笔记,一起来看一下吧。
有关音乐的读书笔记篇一《音乐教学新视角》本书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个系列丛书,是《中国特级教师文库》中的一本,由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可见其后面强大的师资阵容队伍,这套系列从书。
特级教师是国家为了表彰特别优秀的中小学教师而特设的一种既具先进性,又有专业性的称号,多年来许多特级教师把他们对教育教学的思考和实践经验整理成文或撰写成专著发表,出版,为推动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水平提供很好的材料。
本书的作者吴文漪,系江苏吴江人,1994年评为特级教师,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小学音乐教师,音乐课程标准课题组成员,中国音乐家协会和中国音乐心理学学会会员。
XX年被聘为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音乐实验教材的副主编。
在四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他潜心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逐步形成了“以欣赏中中心的综合音乐教学”和“文化中的音乐教学”的教学特色,在我翻
看了几页后立即意识到这位特级教师这个称号绝不是“水”的,含金量极高。
从心理学,教育学,文学,史学等
各个方面对本书进行了深入浅出地阐述,生动详实地讲解,给人以意犹未尽的畅快。
《音乐教学新视角》全书共有十个章节。
在前言部分,作者就直面主题:音乐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音乐才能,更重要的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具有综合文化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
他借用管建华在《世纪之交:中国音乐教育与世界音乐教育》一书中指出的那样,“从当前发达国家的音乐教育来看,已经不把美育,技术作为音乐的目标,音乐教育的目标主要放在人的发展上”。
这一观点打破了音乐作为教育的附属这一不全面的观点,把音乐提升到了一个更为重要而具体的位置之上。
作者提出人的情感与丰富的文化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文化知识越丰富,情感也越丰富,人的素养也就越高,音乐教师不能仅满足于专业知识的提高,还要重视文化知识的提高,特别是文学知识,因为文学与音乐的联系十分密切。
另外如美术,历史,哲学,政治,自然科学等知识都应该懂一些,这样才能丰富自己的情感。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说过:“受过良好音乐教育的人,可以敏捷地看出一切艺术作品和宇宙事物的丑陋,很正确地加以厌恶;而一旦瞧见美的事物,就一定会赞赏它们,很快乐地把他们吸收到心灵中,作为息的滋养,因此也变成了高尚和优美的性格。
”可见艺术文化对塑造人格有着重要的意义,以上这些观点给予每一位爱乐者都有很大的启发。
书中的一些观点解开了我心中多年的疑惑,也许是自己认识太浅薄了一直没有搞明白什么是审美,认为审美只不过是人们口头上高喊的优雅的口号,真正做起来其实是很抽象的,在本书中第10页处作者就“音乐审美到底怎样来提升音乐的价值”?这个问题解开了我多年的疑惑:“音乐是听觉艺术的另一个含义是,只有把音乐的音响转化为人的审美过程,才能实现音乐的全部意义”的确如些,很多人说自己对音乐没有感觉,不来电,那是因为在音乐中,人是一种客观的形式,如果没有审美主体人去接受她,音乐也就失去了他自身存在的意思与价值,这需要欣赏者具备必须的音乐知识和欣赏能力,这样才能将物质的声音转化为具有内在精神表现力的音乐。
作者尤其提到了,听觉表象积累,社会实践和丰富的文化知识是音乐思维的基础,音乐思维对激发情感,丰富想象力,提高智力和记忆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些让我们意识到音乐对人自身的更深层成长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这本书在细细品读后,感受到了此书不同其它以往的音乐类书籍:他摆脱了以往纯粹的案例教学,投入了更多的人文理念来充实书的内涵,在阅读的过程中给人以更深层次地文化思索,对于那些喜爱文学的音乐教师会更容易产生共鸣。
以往的著作基本上从理论到理论,从技术到综合地编写,过于抽象,平庸;那些以案例为主的教材则缺乏理论性,经
验大于与科学,无法让人产生深刻的反思;而《音乐教学新视角》这本书则更多地从音乐与文学方面来阐述,对于喜爱文学的教师来说更能激起共鸣,同时给重视音乐技能忽视审美教学的老师来说有给予了深刻的启示,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教学来说都是非常值得推荐的音乐人文类书籍。
有关音乐的读书笔记篇二迫不及待的拜读了林遥作家诗集《侠音》,我很少关注诗歌文学之类,更别说古典文学,偶尔瞻阅下,也只是浮光掠影罢了。
但从第一辑"山河悲欢" 开始,就被《黄河》这首诗深深吸引住了,整首宏伟壮观、大气豪迈,白衣侠客气宇轩昂、玉树临风。
很佩服林遥作家大胆的运用各类修词.让人不轻易间穿越到浩浩荡荡的历史洪流中。
白衣侠客历游黄河、敦煌、蒙古、西藏、辽东、江南、天山、边关、巴蜀、长安等诸多名胜和地域,每到一处都诠释着历史文化、个人际遇、爱情的思考和感叹。
遐想自己幻作清娇霓裳伴随白衣侠客经游万丈狂澜的黄河、神奇富丽的敦煌、景色秀丽的江南、烽火连三的边关,花天锦地的长安...彼此依靠将那斑驳历史完全体验在山河之间,来完成一段浪漫而炽烈的爱情。
在第二辑的逝水残韵中的“昭君魂”、“醉唐朝“诗歌中,感受到侠客在抚琴佐酒吟诗,雨衣们轻歌缦舞,来宣泄战火四处时的无奈。
“手挥五弦“诗集中更多浮想侠客在不
同生活场景中的生活轨迹。
想是在清塘月色下故园的游子、想是在高原上,祈祷的人群围着火神中来享受自然阳光、想是背倚在菩提树下的再次轮回、想是稀落着雨的江南古镇那个卖花人……
而第三辑“席卷西风“'爱情诗歌像是当代“情书“,作者对爱情的渴望、执着、乐观。
既浪漫又甜蜜,可以看得出作者对爱人浓浓的爱意。
读到此时不时还偷笑,心想作者还真是个情场高手呀!
非常感谢林遥作家赠于此书。
让我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