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孙权劝学练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孙权劝学练习题及答案

《孙权劝学》练习题一一、文学常识。

1、《孙权劝学》选自,该书是(朝代)(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体史,记载了从到共1362 年间的史事。

二、解释加点词。

1、当.涂掌事2、蒙辞.以军中多务3、治.经为博士邪4、但当涉.猎.5、见.往事耳6、蒙乃使就.学7、卿今者才略..8、即更刮.目相看。

三、写出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其中意义完全相同的是()。

A.但当.涉猎( ) 门当.户对( )B.自以为大有所益. ( )多多益.善 ( )C.见往事....耳( ) 往事不堪回首 ( )D.卿.今者才略( ) 卿.今当涂掌事 ( )四、选择对下列虚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1.蒙辞以.军中多务() A.把 B.被C.用2.即.更刮目相待() A.立即 B.就是C.如果,假如3.蒙乃.始就学() A.于是 B.却C.只,仅仅4.结友而.别() A.并且 B.但是 C.连接前后两个动作,不译。

五、翻译下列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六、问答题。

1、(填原句)孙权劝学的原因是:;而吕蒙开始却以为理由,拒绝读书。

孙权给吕蒙指出的学习方法是:;孙权继续劝学劝的语言;2、孙权劝学的成果是:。

(原文)3、鲁肃的话表现了他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了;文末的“”(原文)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点。

4、文中可以提炼的两个成语是:。

请分别写出他们的意思5、结合文中语句说明文中三个人物的身份,并根据文意说说各自的性格特点。

孙权:。

吕蒙:。

鲁肃:。

6、本文揭示了什么道理,对你有什么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七、拓展延伸。

欧阳修苦读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①以荻②画地,教以书字。

多诵古人篇章。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③士人家④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⑤,下笔已如成人。

[注]①太夫人:祖母②荻:多年生草本植物,与芦苇相似③闾里:乡里④士人家:读书人家⑤文字:文章1.文中“教以书.字”中的“书”的含义,跟下面哪一句中的“书”相同。

( )A.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B.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C.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D.乃丹书.帛日:“陈胜王”2.翻译句子。

(1) 欧阳修四岁而孤。

(2) 惟读书是务。

3.就本文而言,欧阳修值得我们学习精神是。

4.欧阳修的成才,除自身的努力之外,还有一个促进他成长的原因是。

《孙权劝学》练习题参考答案一、文常1、《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该书是宋(朝代)司马光(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 年间的史事。

三、解释加点词。

1、当.涂掌事当权 2、蒙辞.以军中多务推辞、推托3、治.经为博士邪研究 4、但当涉猎..粗略地阅读5、见.往事耳了解 6、蒙乃使就.学从事7、卿今者才略..才干和谋略 8、即更刮.目相看。

擦四、写出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其中意义完全相同的是( D )。

A. 但当涉猎 ( 应当 ) 门当户对( 相当 )B. 自以为大有所益 ( 好处 ) 多多益善( 更加 )C. 见往事耳 ( 历史 ) 往事不堪回首 ( 过去的事 )D. 卿今者才略 ( 您 )卿今当涂掌事 ( 您 )五、选择对下列虚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1.蒙辞以军中多务( C ) A.把 B.被 C.用2.即更刮目相待( A ) A.立即 B.就是 C.如果,假如3.蒙乃始就学( A ) A.于是 B.却 C.只,仅仅4.结友而别( C ) A.并且 B.但是 C.连接前后两个动作,不译。

六、对翻译的句子进行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译文:你今天掌管权事,不可以不学习啊。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译文:你今天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在吴县时的阿蒙啊!(√)七、翻译下列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我难道是让你研究儒家经典做个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______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_长兄为什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__ _______八、问答题:1、文中最突出的描写方法是什么?答:用对话的方法进行语言描写。

2、(填原句) 孙权劝学的原因是:“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而吕蒙开始却以军中多务为理由,拒绝读书。

孙权给吕蒙指出的学习方法是:“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孙权劝学》劝的语言是:“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孙权劝学》的成果是:“蒙乃始就学。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3、鲁肃的话表现了他惊讶、敬佩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了学有所获;文末的“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原文)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点。

4、文中可以提炼的两个成语是: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看)5、结合文中语句说明文中三个人物的身份,并根据文意说说各自的性格特点。

吕蒙:“当涂掌事”表明吕蒙是吴国名将。

“蒙乃始就学”表明吕蒙能知错能改,“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明吕蒙有军人的坦诚豪爽。

鲁肃:“与蒙论议”表明鲁肃是吴国谋士,“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表明鲁肃对朋友进步十分欣喜。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表明鲁肃非常懂礼貌。

6、本文所揭示的道理对你有什么启示?(1)开卷有益,只要学习,就会有收获;(2)学习不可等待,不可推辞,只有不断地学习,日积月累,才能增长知识才干。

(3)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别人,肯定别人的进步。

二、拓展延伸。

欧阳修苦读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①以荻②画地,教以书字。

多诵古人篇章。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③士人家④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⑤,下笔已如成人。

[注]①太夫人:祖母②荻:多年生草本植物,与芦苇相似③闾里:乡里④士人家:读书人家⑤文字:文章【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

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

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

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

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

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1.文中“教以书.字”中的“书”的含义,跟下面哪一句中的“书”相同。

( D )A.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字条)B.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书)只是我把书公开,慷慨出借和姓张的人吝惜自己的书,似乎并不相同。

出自袁枚的《黄生借书说》C.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书信)D.乃丹书.帛日:“陈胜王”(书写)2.翻译句子。

(1) 欧阳修四岁而孤。

欧阳修四岁就成了孤儿。

(2) 惟读书是务。

只知道从事读书。

3.就本文而言,欧阳修值得我们学习精神是废寝忘食。

4.欧阳修的成才,除自身的努力之外,还有一个促进他成长的原因是乡里读书人家的帮助。

《孙权劝学》练习题二(一)课内阅读理解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1)卿今当涂掌事()(2)但当涉猎()(3)蒙辞以军中多务()(4)及鲁肃过寻阳()2、根据语段内容回答。

(1)表现孙权对下属吕蒙爱护、器重和希望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3、将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刮目相待”后,鲁肃有何举动?说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从吕蒙的变化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理解炳烛夜谈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①乎?”平公:“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③行乎?”平公曰:“善哉!”。

【注释】①炳烛:点烛。

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盲臣。

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6、解释下面句子中的黑体词。

A.恐已暮矣()B盲臣安敢戏君乎()C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D及鲁肅过寻阳()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8、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____________ 。

(不超过五个字)9、两文都是谈学习的,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答:《孙权劝学》答案3、(1)当道、当权(2)粗略的阅读(3)推托(4)到4、(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5.(2)与吕蒙结友,说明鲁肃对吕蒙的赏识、认可。

6.①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

) ②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7.6、只要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就会寻找一切机会去学习,最终有所成就。

再聪明的人,如果放弃学习,终将一事无成。

8.7、A。

迟,晚 B。

怎么 C。

再次,重新 D。

到……的时候9.8、(1)年少而学,就如同初升的太阳。

10.(2)我难道想要你研究佛家经典而成为博士吗?11.9、年纪大事务多12.10、从热爱学习,珍惜时间,善于引导,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等方面阐述即可。

(炳烛之明:形容不能持久的光亮。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