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测量与评价复习试题

测量与评价复习试题

习题(一)名词解释部分1.体育测量2.直接测量3.测量量表4.测量的可靠性5.同质测量6.测量的有效性7.内容有效性8.效标9.测量的客观性10.科学性检验11.标准观测值12.成套测验13.项目的区分度14.评价15.体育评价16.评价标准17.理想标准18.评价量表19.百分位数法20.离差法21.体格测量22.身高23.坐高24.体型25.身体姿势26.体质27.健康(二)选择题1.测量与评价的关系是( )。

A.测量是基础,评价是手段 B.测量是基础,评价是目的C.测量是手段,评价是基础 D.测量是方法,评价是手段。

2.体育测量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其第三阶段是( )阶段。

A、人体测量 B.体育测验 C.体育测量学 D.体育评价3.最早的人体测量发生在( )时期。

A.古埃及 B.古印度 C.古罗马 D.古希腊4.体育测量学目前发展的特点之一是发展了( )的测评方法。

A.简便 B.实用 C.高质量 D.规范化、标准化5.下面几项哪项不属于测量的三要素。

( )A.符号 B.法则 C.有效性 D.属性6.反复横跨测灵敏性,小学生的测验场地应间隔( )。

A.90 cm B.100 cm C.110 cm D.120 cm7.《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测验项目一共分为( )类。

A.3 B.4 C.5 D.68.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检测的体测指标中有( )三大类。

A.形态,机能,心理 B.形态,机能,素质C.形态,机能,适应能力 D.形态,心理,适应能力9.测量工作中首先要明确的是( )。

A.被测对象事物的属性和特征 B.指标的选择 C.测量的方法 D.工作的责任10.随机误差具有( )的特点。

A.随机性 B.对称性 C.倾向性 D.方向性11.随机误差产生的原因是( )。

A、人为的 B.非标准化的 C.多种偶然非控制因素 D.测试次数多12.系统误差具有( )的特点。

A.系统性和方向性 B.不可修正 C.变化无常 D.无规律性13.抽样误差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

A.样本含量大小 B.个体间异差大小 C.抽样方法的不同 D.三项均是14.基本误差产生的原因是( )。

A.测量非标准化 B.工作不细心 C、测量无细则 D.仪器本身15.测量的科学性是指( )。

A.准确性、经济性、适用性 B.准确性、实用性、规范性C.可靠性、有效性、客观性 D.有效性、适用性、经济性16.稳定可靠性系数( )。

A.数天重复相同测量结果的相关程度 B.愈接近1愈不可靠C.指奇数次和偶数次的测量结果相关程度D.愈接近-1愈可靠17.测量一致可靠性系数估价适用的测量项目是( )A.12 min跑 B.立定跳远 C.800m跑 D.1 500m跑18.引体向上属于( )测验。

A.静力性 B.爆发力 C.动力性耐力 D.静力性耐力19.已知组间方差为5.21,组内力方差0.481,可靠性系数为( )。

A.9.1 B.0.91 C.0.09 D.—0.9120.可靠性最高的测试指标是( )。

A.形态指标 B.心理指标 C.机能指标 D.负荷量较大的指标21.以下属于静力性力量测验的是( )。

A.引体向上 B.握力 C.立定跳远 D.仰卧起坐22.有效性系数的取值范围在( )之间。

A.-1~1 B.-1~0 C.0—1 D.任何数23.在编制测验时,首先要考虑的是( )。

A.仪器的统一 B.手段光进 C.方法合理 D.测验目的24.难度适中的测验具有较大的鉴别性,其观测值的分布呈( )。

A.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 B.任何形式分布 C.函数形式 D.偏态分布25.成套测验中,各指标之问以( )相关为好。

A.高度 B.中度 C.低度 D.密切26.在( )情况下,不宜采用逐一测验编排法。

A.项目多 B.项目少 C.受试人数少 D.测试条件限制27.用力感觉机能测验是测受试者用力感觉机能的( )。

A.敏感程度 B.稳定程度 C.动觉能力 D.定位能力28.感知跳跃距离测验是测受试者感知跳跃距离的( )。

A.敏感程度 B.稳定程度 C.动觉能力 D.定位能力29.鹤立测验测3次,取( )成绩为测定值。

A.最次 B.中间 C.平均 D.最优30.标准分量表不适用于( )。

A.正态分布 B.近似正态分布 C.标准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 D.偏态分布31.Z分量表中将平均值定为( )分:A.0 B.5 C.50 D.10032.T分量表中将平均数定为( )分:A.0 B.5 C.50 D.10033.较少应用Z分量表的原因是( )。

A.不科学 B.不标准 C.存在负数和小数 D.不能用于评价34.使用T分量表,在x ± 5 s范围内,差一个标准差则相差( )A.1分 B.5分 C.10分 D.0.5分35.百分化评分量表中间成绩增长得分( )A.少 B.恒定 C.多 D.零36.百分位评分量表使用比较普遍是因为不需对原始数据进行( )。

A.正态检验 B.u检验 C.t检验 D.F检验37.标准分等级评价量表是用( )制定的,A.百分位法 B.离差法 C.累进分法 D.等级相关法38.回归等级评价量表与其他等级量表的区别是( )。

A.用离差法制定 B.局限于单指标评价 C.用百分位法制定D.同时考虑对其指标影响较大的几个因素39.在评价体重和胸围发育水平时,不考虑( )对其的影响。

A.年龄 B.性别 C.身高 D.素质40.我国汉族学生城乡男生在( )身高增长幅度最大。

A.10—12岁 B.12-14岁 C.11~13岁 D.13~15岁4l.我国汉族学牛城乡女生在( )身高增长幅度最大。

A.10-12岁 B.12—14岁 C.11~13岁 D,13—15岁42.身高测量误差不得超过( )。

A.0.1 cm B.0.2 cm C.0.5 cm D.1 cm43.下肢长是指从股骨大转子点至( )的垂直距离。

A.地面 B.踝关节 C.脚尖 D.脚跟44.体重受饮食和运动时排汗的影响,一般在( )测量较适宜。

A.清早起床后 B.饭后立即 C.上午10时左右D.中午12时左右45.上臂放松围测量时,受试者右上臂应( )。

A.自然下垂 B.前平举 C.侧平举 D.斜平举46.小腿围测量,测试者用带尺绕小腿( )处水平一周量其长度。

A.最粗 B.最细 C.中部 D.任取一点47.腰围测量,用带尺测量肚脐( )处水平周长。

A.下1 cm B、上 1cm C.上2cm D.下2cm48.制定评价标准时,不需要考虑( )因素。

A.年龄 B.性别 C.种族 D.时间49.几种常用环节长度的指数主要是通过有关长度与( )之比来表现的。

A.身高 B.体重 C.胸围 D.三项均有50.描述人体各环节宽度的指数越大,身体相对( )。

A.较宽,体格较弱 B.较宽,体格较壮C.较窄,体格较弱 D.较窄,体格较壮51.(体重/身高×l000)是( )指数。

A.克托莱 B.维尔威克 C.劳雷尔 D.利维52.[(体重+胸围)/身高×100]是( )指数。

A.克托莱 B.维尔威克 C.劳雷尔 D.利维53.(体重×107/身高的立方)是( )指数。

A.克托莱 B.维尔威克 C.劳雷尔 D.利维54.用水下称重法测评人体密度,测量前( )小时,受试者不得进食。

A.1 B.2 C.3 D.455.皮褶厚度计应距捏起部位( )处。

A.上方约1 cm B.上方约2cm C.下方约1 cm D.下方约2cm56.皮褶厚度法的测量,每个部位须重复测量( )。

A.5次 B.4次 C.3次 D.2次57.我国青年男子体脂百分比一般在( )之间。

A.8%-10% B.10%-15% C.15%-18% D.18%~20%58.我国青年女子体脂百分比一般在( )之间。

A.10%-15% B.15%-20% C.20%-25% D.25%~30%59.中胚叶成分表示( )发育程度。

A.骨骼 B.脂肪 C.内脏器官 D.肌肉60.内胚叶成分表示( )发育程度。

A.骨骼 B.脂肪 C.内脏器官 D.肌肉61.外胚叶成分表示( )发育程度。

A.骨骼 B.脂肪 C.内脏器官 D.肌肉62.腰曲2~3cm,属于( )。

A.直背 B.驼背 C.鞍背 D.正常63.正常的胸廓横径应大于矢径,其比例为( )。

A.4:3 B.2:1 C.3:2 D.4:164.胸廓矢径大于横径,胸骨向前方明显突出是( )。

A.扁平胸 B.圆柱胸 C.鸡胸 D.漏斗胸65.轻度扁平足足印空白区与足印最窄区宽度之比为( )。

A.2:1 B.1:1 C.1:2 D.无空白区66.中度扁平足足印空白与足印最窄区宽度之比为( )。

A.2:1 B.1:1 C.1:2 D.无空白区67.我国成年人安定时的脉搏正常值范围为每分钟( )。

A.60—90次 B.60-100次 C.60-105次 D.60-108次68.我国成年人安定时的脉搏每分钟( )以下为心动过缓。

A.60次 B.65次 C.70次 D.75次69.国际卫生组织认为,安静时收缩压和舒张压( )为高血压临界值。

A.18.76 kPa(140mmHg)/12 kPa(90mmHg) B.12 kPa(90mmHg)/6.67 kPa (50mmHg) C.21.33 kPa(160mmHg)/12.6(95mmHg) kPa D.17.3 kPa/11.33 kPa70.健康人的能量指数平均值为( )kPa/min。

A.16 B.17 C.18 D.1971.改良哈佛式台阶试验,台阶高度30cm适合( )岁男生。

A.7-9 B.10—12 C.13-17 D.18以上72.改良哈佛式台阶试验应以每分钟( )次的频率进行。

A.20 B.30 C.40 D.5073.五次肺活量试验,要求是( )测一次。

A.10 s B.15 s C.20 s D.30 s74.最大摄氧量是反映一个人( )功能水平的最可靠而有效的生理指标。

A.内脏 B.呼吸肌 C.胸廓 D.心肺(三)判断题1.体育测量学是教育测量学的一个分支。

( )2.体育测量学源于人体测量。

( )3.体育测量不仅包括物理量测量,还包括非物理量。

( )4.横断面测量省时间,见效快。

( )5.测量误差都是测试人员工作不认真所致。

( )6.凡是测量均有误差。

( )7.测量的可靠性、有效性和客观性统称为测量的科学性。

( )8.测量误差是直接影响可靠性的最主要因素。

( )9.测定的间隔时间加长,可提高可靠性。

( )10.测量的结果反映测量目的的一致性程度就是有效性。

( )11.有效的测量不一定可靠。

( )12.可靠的测量一定有效。

( )13.有效性系数的取值范围在0~1之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