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测量与评价试题

教育测量与评价试题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教育测量与评价》课程试题【A】卷
阅卷须知:阅卷需用红色墨水笔书写,得分用阿拉伯数字写在每小题题号前,用正分表示,不得分则在题号前写0;大题得分登录在相对应的分数框内;统一命题的课程应当进行集体阅卷,流水作业;阅卷后需要进行复核,发现漏评漏记或总分统计错误应及时更正;对评定分数或统分记录进行修改时,修改人必须签名。

特别提醒:考生必须遵守课程考核纪律,违者将受到严肃处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2分×15=30分)
1、考试制度的发源地是(),其中一个制度的建立对世界文化发展和考试制度的建立起过重要的影响
A、中国
B、美国
C、英国
D、日本
2、20世纪初,美国的教育测量运动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美国的()是教育评价的催
生剂。

A、五年研究
B、六年研究
C、七年研究
D、八年研究
3、下面哪种教育测量与评价属于按测量与评价被试行为表现的性质分类的()
A、智力测量与评价
B、典型行为测量与评价
C、能力倾向测量与评价
D、成就测量与评价
4、根据资料获得的时间不同及测验使用的目的不同,效标关联效度可以分为:()
A、同时效度和结构效度
B、结构效度和预测效度
C、同时效度和预测效度
D、结构效度和内容效度
5、李秉德提出:“教育目标分类的三维结构模型”,下面()不属于三个维度之一。

A、教育目标的组成部分
B、学生的个性心理因素
C、学生的健康程度
D、各类组成的发展水平
6、以下关于测验常模的说法,错误的是()
A、有代表性的样组
B、针对某种人群
C、根据整理统计来获得资料
D、是已知的、规定的数据
7、标准分数是以标准差为单位表示测验成绩与平均分数之间的距离,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标准分数在我国高考中的试点应用
A、建立标准分数制度是高考标准化的重要环节
B、在高考中使用原始分数不具局限性
C、高考标准分数制度由常模量表分数、等值量表分数组成
D、高考标准分数有单科标准分数转换方法及高考综合分的转换方法
8、在以下标准参照测验的定性标准-测验内容领域规范模式中,()包括说明、实例指导与题目样本、内容范围、答案范围
A、汉布莱顿模式
B、美国IOX模式
C、英国GCSE模式
D、我国高中毕业会考标准的建立模式
9、教育测量与评价方案的可用性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A、科学性、公平性、稳定性、针对性、区分性、简洁性
B、科学性、公平性、可行性、针对性、区分性、简洁性
C、经济性、公平性、稳定性、针对性、区分性、简洁性
D、经济性、公平性、稳定性、针对性、区分性、简洁性
10、确定测验目标应该注意()
A、大概分析课程目标
B、正确选择目标
C、正确理解各类目标之间的关系
D、合理归类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1分×15空=15分)
11、广义的教育评价是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和_______,利用测量和非测量的种种方法系统地收集资料信息,对学生的发展变化及其影响学生发展变化的各种要素进行价值分析和价值判断,并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12、教育测量与评价按测量对象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按测量材料可分为文字测验和非文字测验。

13、信度的估计方法有重测信度,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4、内容效度就是测验题目样本对于_______与______的代表性程度。

15、区分度的值域范围为______________。

16、年级常模通常用_____位数表示,其中,第一位是年。

17、教育测量的特点中,测量对象具有__________,误差是_________避免的。

18、标准分数Z本身是关于原始分数X的一种_____________,要合理使用标准分数。

__________是基于百分等级形成的另一较常见的评分量表。

19、测验题目的恰当难度,应该使P值尽量接近_________。

20、表述得当的教育目标应该___________;表述明确、具体;反应学习结果的层次性;表达教育工作者的意图。

三、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5分×3=15分)
21、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
22、合格分数线标准
23、制定教育评价表的意义及原则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前五题4分×5+后两题5分×2=30分)
24、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述测量的含义及要素,并且举例说出一个比率量表
25、按测量与评价在教学中运用的时机可以将教育测量与评价分成哪几类简述常模参照
测量与评价和标准参照测量与评价的不同点
26、简述教育评价表的构成要素
27、请简述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地位以和主要功能及其作用
28、测量效度实质上是指一次测量测出目标真分数的程度,请简述效度与信度的关
系以及内容效度的分析方法、效标关联效度的估计方法。

29、分别简述选择题、填空题的编写类型及编写要领
30、设计测验蓝图后,进行测验的编制与组织,该进行哪些步骤
五、综合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5分×4=20分)
31、用一个包含6个论文式试题的测验,对5个被试施测,其结果如表1所示,试求该测验的信度。

表1测验内在一致性信度系数计算表
32、(1)10名学生参加一个测验,其中两题的得分情况如表2所示,计算这两题的难度系数;
表2 10名被试在两道题上的得分表
(2)某校一次测验中,第一题的答对率为50%,第二题的答对率为25%,第三题的答对率为35%。

假定这三题所测量的能力近似正态分布,计算1,2,3题的难度差异。

(附-难度Z值对应:15%—1..04 25% 35%)
33、某班15名学生参加一次测验的总分及第一题的得分情况如表3所示,分别用点双列相关系数法、二列相关系数计算第一题的区分度。

表3
34、(1)利用倍数比较法计算评价指标权重
(2)简述教育评价标准的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