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佛教旅游资源的开发思路浅议以克孜尔千佛洞的开发为例(经济与管理学院XXX 新疆阿拉尔843300)摘要:克孜尔千佛洞-- "中国第二敦煌"。
为国家一类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开凿最早的石窟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洞窟凿于木札提河北岸明屋达格山的峭壁间,分布在谷西、谷内、谷东、后山四个区域内。
现已编号的洞窟有236个,其中最早的开凿于公元4世纪,最晚的建于公元8世纪。
克孜尔石窟以其佛教初传中国和极具西域古龟兹风格而闻名于世,又以其洞窟之多和壁画之美而与敦煌、云岗、龙门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
克孜尔石窟过去曾遭受过严重破坏,近几年国家进行加固维修,目前已经公路畅通,出入洞窟极为方便。
这里依山傍水,绿树成荫,环境幽静,除石窟群外,还有一处常年滴泪不止的神秘的"泪泉"。
凡去新疆者,不可不游。
关键词:克孜尔;佛教旅游资源;开发;1.克孜尔千佛洞历史背景1.1地理位置克孜尔千佛洞位于拜城县克孜尔镇东南7千米的河流阶地上,它背依明屋达格山,南临木扎提河和雀尔达格山,其间有渭干河蜿蜒流过,东距库车县城约69千米。
这里绿树成荫、环境优雅,是新疆著名的古代文物遗迹的旅游胜地。
1.2石窟概况克孜尔石窟和敦煌莫高窟同享中国"四大石窟"之美誉,坐落于悬崖峭壁之上,绵延数千公里。
其中保存壁画的洞窟有80多个,壁画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
它是我国开凿最早、地理位置最西的大型石窟群,大约开凿于公元3世纪,在公元8-9世纪逐渐停建,延续时间之长在世界各国也是绝无仅有的。
克孜尔石窟位于新疆拜城县,属于龟兹古国的疆域范围, 是龟兹石窟艺术的发祥地之一,其石窟建筑艺术、雕塑艺术和壁画艺术,在中亚和中东佛教艺术中占极其重要的地位。
龟兹古国地处古丝绸之路上的交通要冲,曾经是西域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佛教从印度先传入新疆,形成"西域佛教"后,再传入中原。
龟兹的地理位置决定它成为"西域佛教"的一个中心,也成为佛教传入中原的一个重要桥梁。
石窟则是佛教艺术的重要形式,通过建筑和壁画来宣传佛教教义。
龟兹石窟窟群比较集中,壁画内容丰富,不仅有表现佛教的"本生故事"、"佛传故事"、"因缘故事"等壁画,还有大量表现世俗生活情景的壁画。
有研究石窟的专家指出,龟兹石窟是一部古龟兹文化的百科全书。
而在龟兹石窟群中,克孜尔石窟被视为群芳之冠。
1.3洞窟形状克孜尔千佛洞的洞窟形制大致有两种:一种为僧房,是供僧徒居住合作产的场所,多为居室加通道结构,室内有灶炕和简单的生活设施;另一种为佛殿,是供佛徒礼拜和讲经说法的地方。
佛殿又分为窟室高大、窟门洞开、正壁塑立佛的大佛窟和主室作长方形、内设塔柱的中心柱窟,还有部分是窟室较为规则的方形窟。
不同形制的洞窟用途不同。
这些不同形制和不同用途的洞窟有规则的修建在一起,组合成一个单元。
从配列的情况看,每个单元可能就是一座佛寺。
可以想见,当年克孜尔千佛洞是龟兹地区一处佛寺栉比、僧徒比肩的地方。
最能体现克孜尔石窟建筑特点的是中心柱式石窟,它分为主室和后室。
克孜尔千佛洞-- "中国第二敦煌"。
为国家一类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开凿最早的石窟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洞窟凿于木札提河北岸明屋达格山的峭壁间,分布在谷西、谷内、谷东、后山四个区域内。
现已编号的洞窟有236个,其中最早的开凿于公元4世纪,最晚的建于公元8世纪。
克孜尔石窟以其佛教初传中国和极具西域古龟兹风格而闻名于世,又以其洞窟之多和壁画之美而与敦煌、云岗、龙门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中将新疆的克孜尔千佛洞作为国家重点文物古迹进行修缮。
随着,国家和自治区的开发和规划,在未来一个时期,克孜尔千佛洞风景区面临着一些重大的发展机遇。
如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体验旅游和度假旅游成为时尚选择,景区面临世界旅游大时代的到来;同时,景区发展也面临着西部大开发历史性机遇。
在这样的背景下,克孜尔千佛洞风景区需要一个新的准确的定位,并通过科学系统规划,全面提升和提高景区的旅游形象和品位,打造世界著名旅游品牌。
2.克孜尔千佛洞规划范围和面积克孜尔千佛洞风景区规划范围北面以拜城县克孜尔镇为界,南到木扎提河和雀尔达格山界,总面积1000平方千米这是克孜尔千佛洞风景区重点规划范围。
3.克孜尔千佛洞规划性质本规划属于旅游区总体规划。
4.克孜尔千佛洞规划依据和原则4.1规划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旅游规划通则》《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4.2规划原则4.2.1遗产原真性,真实再现文化内涵的原则克孜尔千佛洞风景区旅游开发要把遗产原真性理念始终放在整个旅游开发的首位,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严格遵循遗产保护的有关规定,以保护遗产原真性,真实体现出景区的佛教文化内涵。
4.2.2突出主题性,核心景区精致化的原则重点突出佛教文化和石刻艺术主题,对克孜尔千佛洞游览区的旅游开发建设,坚持精致化的原则,注重细节,精心经营,提高核心景区的形象和文化品位。
4.2.3整体协调性,和谐发展的原则整体协调性原则主要表现在文化遗产与现代化设施相协调;佛教文化与周围景观相协调;功能定位与项目内容相协调;植被绿化与景点景观相协调;服务设施建设与周围环境和当地民俗风情相协调;社区群众与景区关系相协调,以达到实现克孜尔千佛洞风景区和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的目的。
4.2.4市场导向性,实现三大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充分分析克孜尔千佛洞的市场潜力,准确把握客源市场,对克孜尔千佛洞风景区进行科学定位,合理布局。
从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到旅游组织管理都在合理的总体布局控制下进行,使景区旅游开发科学有序地进行。
充分考虑游客需求和环境感受,合理利用旅游资源,满足多样化需求;在开发过程中,强化全局观念,追求综合效益,力求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4.2.5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念,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克孜尔千佛洞风景区旅游发展始终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5.发展战略5.1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实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景区服务管理人员、社区居民和游客对资源价值的认识和保护意识,改善环境条件,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毁损,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继承文化发挥积极作用。
旅游业要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就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的道路。
5.2 品牌支撑战略深度挖掘石窟艺术和佛教文化内涵,精心设计克孜尔千佛洞石窟的品牌形象,全力打造克孜尔千佛洞风景区的旅游品牌,通过品牌塑造,品牌营销,培育世界著名旅游品牌形象。
5.3 精致化战略目前,克孜尔千佛洞风景区已经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景区已经具备一定发展基础,未来发展关键在于形象的塑造和品位的提升,其中精致化战略是提高行业档次、形象塑造和品位提升一个有效解决途径。
5.4标准化战略标准化战略是行业发展成熟一个重要标志,克孜尔千佛洞风景区未来发展要实施旅游标准化战略,理清景区管理职能,规范景区人员的服务行为和业务考评标准体系,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
5.5区域联合战略克孜尔千佛洞风景区要树立正确的竞合意识和联合开发意识,联合云冈石窟、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等石窟景区,构建全国石窟联盟,扩大克孜尔千佛洞石窟在国内外影响力5.6多部门合作战略由于旅游业的广泛关联度,景区促销工作同样需要与库车县、自治区政府部门、旅游企业、媒体、社会组织等广泛合作,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扩大目的地的知名度;与区域内外的旅游目的地联合促销;积极拓展分销渠道。
5.7差异型战略为了提高克孜尔千佛洞石窟景区的识别性,景区宣传促销时需要强调地方特色,有所为、有所不为,以独特性吸引受众,促进市场的启动。
5.8效率优先战略克孜尔千佛洞石窟景区应合理安排旅游促销资金的使用,通过促销组合达到更好的营销效果,争取获得成本最低前提下的最大促销响应。
结论:以克孜尔千佛洞为代表的新疆佛教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我们一起认真的对待,新疆佛教旅游资源需要保护、要我们认认真真努力做好开发前期工作。
要贯彻执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做的旅游景区与当地的环境、资源、设施、社区关系的协调发展。
佛教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的精神与物质的整个复合体。
新疆的佛教文化是将一种文化搬到另一个地域和民族而使它生长,当一种外来文化移植到另一个地域和当地文化接触时,所产生的影响是双方面的,而决不是单方面的。
所以,现在我们要开发好新疆的佛教旅游资源。
参考文献:严力蛟.生态旅游学[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3):35-60程春.中国生态旅游学[M].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5(2):28-45王春燕.新疆景区概况[M].塔里木大学旅游管理教研室、2009(1):108-115丁艳.新疆全攻略[M].广东旅游出版社.2007(3):60-175保继刚.城市旅游[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4):100-145目录1.克孜尔千佛洞历史背景11.1地理位置11.2石窟概况11.3洞窟形状12.克孜尔千佛洞规划范围和面积 23.克孜尔千佛洞规划性质24.克孜尔千佛洞规划依据和原则 24.1规划法律依据24.2规划原则24.2.1遗产原真性,真实再现文化内涵的原则 24.2.2突出主题性,核心景区精致化的原则 24.2.3整体协调性,和谐发展的原则 24.2.4市场导向性,实现三大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2 4.2.5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原则 25.发展战略25.1可持续发展战略 25.2 品牌支撑战略 35.3 精致化战略 35.4标准化战略 35.5区域联合战略35.6多部门合作战略 35.7差异型战略 35.8效率优先战略3结论: 3参考文献: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