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住建部检查指南检查指南(提供版)

住建部检查指南检查指南(提供版)


第一部分
检查指南修订背景
2、为了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经 国务院批准,国务院七部委2009年十二月十四日联合 下发了《关于加强重大工程安全质量保障措施的通知》 (发改投资[2009]3183号),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管理 理念和系统的管理措施,并首次提出建设单位要对工 程质量安全负总责。
第一部分
检查指南修订背景
5、其中,《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检查指南(试 行) 》(建质[2012]86号)就是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 安全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建质[2010]5号)和相关法 律法规的各项制度措施和相关主体的责任,以检查表 的形式明细列出,以便于落实和指导监督检查。
第一部分
检查指南修订背景
化改革的规定,需要依据新的要求补充或调整检查指
南。
第一部分
检查指南修订背景
3、在住建部组织的全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督 查工作中发现,各地在执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
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建质[2010]5号)等相关法律法
规,落实相关制度措施方面还存在不到位或理解性偏
差,通过检查指南的修订可以起到指导作用。
5、有利于推动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
施工图审查、第三方监测、检测等单位落实质量安 全主体责任和相关责任。
第一部分
四、修订工作的组织
检查指南修订背景
由住建部质安司组织,住建部城市轨道交通质量安 全专家委员会和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牵头,参 编单位如下:
• 北京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
• 深圳市市政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6年8月15日
主要内容
• 第一部分 检查指南修订背景 • 第二部分:检查指南的主要内容
• 第三部分:建设单位的检查内容和标准
第一部分
检查指南修订背景
一、2012年版《指南》(86号)出台背景
1、进入21世纪,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入高速发 展时期,建设、设计、施工有经验的技术、管理力量 被摊薄,质量安全形势一度十分严峻。
(三) 内容构成 • 本指南由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 位、监理单位、第三方监测单位、质量检测单位、 施工图审查机构等8个方面的检查评分表组成,详见 附表1-10。 • 检查评分表主要包括检查项目、检查内容与评分标 准、标准分数、扣减分数、实得分数、合计分数、 评价意见等内容。
第二部分:检查指南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
检查指南修订背景
• 2016年4月下旬召开了课题结题专家评审会;
• 结题后,根据专家意见对《检查指南》修订初稿进 行完善,再次在部分城市征求意见并进一步修改, 于6月下旬又一次在部分城市征求意见后,于8月15 日经部审批后正式颁布。
第二部分:检查指南的主要内容
(一)主要依据
• 本指南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 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 条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暂行办 法》等有关法规制度、标准规范制定。 • 本指南应当与相关标准规范配套使用。
第三部分:建设单位检查内容和标准
5、对承包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定期进 行安全检查,牵头组织开展全过程安全风险管理,建 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发现安全问题,及时督促 整改。对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监测等单位进行 安全质量履约管理。 6、按照有关规定组织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 有关单位进行竣工验收。
第一部分
检查指南修订背景
文件依据国务院七部委3183号文件精神,对城市轨 道交通工程建设单位的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进行了定位, 提出了“建设单位对工程项目管理负总责”,建设单 位要“对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监测等单位进行 安全质量履约管理”。
该文件还突破性的将第三方监测单位定位为质量安 全责任主体之一。
• 中国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铁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 港铁技术咨询(深圳)有限公司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第一部分
林茂德 韩少光 张建全 刘锦辉 李永鸿 鲁 屹 赵晋友 张海波 汪良旗 胡志光
检查指南修订背景
编写人员 金 淮 高文新 宋超业 林计密 李 琍
(四)检查评分方法 • 检查评分表满分为100分,得分应为按规定检查项目 实得分数之和。 • 检查项目实得分数不出现负值,各检查项目扣减分 数不超过该项标准分数。 • 如遇有缺项,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得分:
遇有缺项时 检查表得分 实查项目实得分数之和 100 实查项目标准分数之和
第二部分:检查指南的主要内容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检查指南的通知
建质[2016]173号
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规划委,天津市 城乡建设委,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交通委,重庆市城乡建 设委: 为规范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检查工作,提升检查标准化水平, 我部组织修订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检查指南》,现印发给你们 ,请结合本地区实际参照执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检查指南( 试行)》(建质[2012]86号)同时废止。
第三部分:建设单位检查内容和标准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 见》(国办发[2017]19号) • “全面落实各方主体的工程质量责任,特别要强化 建设单位的首要责任和勘察、设计、施工单位的主 体责任”。
• 受检单位存在严重违反基本建设程序,资质资格不 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违规行 为的,可直接评定为不合格。 • 检查评定等级为不合格时,受检(自检)单位必须 限期整改为合格。 • 检查发现有质量安全隐患的,受检(自检)单位应 当立即采取措施消除隐患。
第二部分:检查指南的主要内容
说明: • 关于对于条文的理解与检查口径统一的问题 由于目前未提供检查内容的符合判定标准,除了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外,还可以参考以下 已经出版的系列教材:
第一部分
三、指导思想
检查指南修订背景
1、严格遵循现行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政策文件 等规定。 2、结合先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经验。
3、能有效指导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检查工作, 提升检查工作标准化水平。
第一部分
检查指南修订背景
4、能以此科学评价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质量安全 管理现状。
• 多人对同一工程项目检查时,取算术平均值作为最 终得分。 (五)检查评价标准 • 检查评定等级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 • 合计得分在80分(含80分)以上,评定为优良; • 合计得分在70分(含70分)至80分,评定为合格; • 合计得分不足70分,评定为不合格。
第二部分:检查指南的主要内容
第二部分:检查指南的主要内容
第三部分:建设单位检查内容和标准
建设单位各检查项目的设立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考 虑:
一是围绕建设单位作为生产经营单位应该落实《安 全生产法》对生产经营单位规定的相关责任(包括三 同时)设立检内容
第三部分:建设单位检查内容和标准
二是围绕作为建设单位应该落实《建筑法》、《建 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 例》对建设单位规定的相关责任设立检内容
杨和平 罗 兵 黄鑫琢 刘方克 梁 爽 黎忠文 张自太 郑 皓 戴四化
第一部分
检查指南修订背景
审查人员 肖 民 韩学诠 刘艳青 刁日明 虞 雍 刘爱华 陈 健 张大春 马运康 赵 勤 孙河川 刘永勤 石平府 童 飞 李少波 汪全信
第一部分
五、修订过程
检查指南修订背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2015年底,住建部质安司分别在深圳、北京主持召 开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检查标准化制度 研究》课题启动会。讨论并确定了调研计划和修订 大纲 • 随后向全国各在建城市发出了调查问卷,次年2月底 收回问卷,并完成实地调研工作
检查指南修订背景
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检查指南(试行)》
(建质[2012]86号)已执行四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各方主体已将该指南作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 管理的工作标准,需要提升该指南的法律地位。
第一部分
检查指南修订背景
2、《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政策文 件陆续进行了修订,中央和国务院也出台了一系列深
第一部分
检查指南修订背景
该文件把建设单位定位为项目实施管理的总牵头单 位。 要求建设单位根据事前确定的设计、施工方案,组 织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加强安全质量管理,确保 工程安全质量。
要求建设单位要认真执行工程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 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有关 规定。
第一部分
检查指南修订背景
第一部分
检查指南修订背景
• 2016年3月中旬完成了《研究报告》初稿和《检查指 南》修订初稿 • 3月下旬召开了对《检查指南》修订初稿、《城市轨 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检查标准化制度》建议初稿和 《研究报告》的中期审查会
• 此后,根据审查意见,对《检查指南》、《检查标 准化制度》和《研究报告》进行修改完善
第三部分:建设单位检查内容和标准
为什么要强化建设单位的主体责任
• 《关于加强重大工程安全质量保障措施的通知》 (发改投资[2009]3183号)首次提出建设单位要对 工程质量安全负总责。 •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建 质[2010]5号)提出了“建设单位对工程项目管理负 总责”。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周边环境调查指南》(建质 [2012]56号)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检查指南(试行) 》(建 质[2012]86号)
第一部分
检查指南修订背景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质 [2013]160号)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 办法》(建质[2014]34号)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验收管理暂行办法》(建质 [2014]42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