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利法(上)

专利法(上)


三、专利制度的意义
1、促进技术公开,避免重复研究 2、激励发明创造,促进技术推广应用

The
patent system added the fuel of interest to the fire of genius.
四、专利与商业秘密的区别
1、专利具有公开性,商业秘密具有保密性 和秘密性。 2、专利权有保护期限制,而商业秘密没有 保护期限制。 3、专利权的取得需要专利主管机关的审查 批准,而商业秘密权利是自动取得的。 4、专利权取得的条件、范围和商业秘密权 利取得的条件、范围有所不同。
美国《专利法》第101条规定:“凡发明或 发现任何新颖而实用的方法、机器、产品、 物质组合,或其任何新颖而实用之改进者, 可按本法所规定的条件和要求获得专利。” 日本《专利法》第2条规定:“发明是利用 自然规律的具有高度创造法》第二条 本法所称的发明 创造是指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 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2.不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二条第一
款规定的客体 专利法所称的发明,是对产品、 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 案,这是对可申请专利保护的发明客 体的一般性定义,不是判断新颖性、 创造性的具体审查标准。 技术方案是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所采取的利用了自然规律的技术手段 的集合。技术手段通常是由技术特征 来体现的。
第十一章专利制度概述 第一节专利制度的特征
一、专利、专利制度的概念: (一)专利的语源 专利的英文为Patent,语源是 Letters Patent(公开证书)
(二)专利的含义
1、指专利权:法律赋予人们对其发明创造在 一定期限内的专有权 2、指专利技术或专利设计 3、指专利文献

(三)专利制度的概念:指以专利法为核 心,通过对发明创造授予专利权,来鼓励 发明创造、推动技术革新、经济发展的法 律制度。





第二十五条 对下列各项,不授予专利权: (一)科学发现; (二)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四)动物和植物品种; (五)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 (六)对平面印刷品的图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结 合作出的主要起标识作用的设计。 对前款第(四)项所列产品的生产方法,可以依 照本法规定授予专利权。


(1984年3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根据1992年9 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二十七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 和国专利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根据 2000年8月2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 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 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根据2008年12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关于修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决定》第三 次修正)
(二)外观设计的法律保护 1、可以用来保护外观设计的法律: (1)专门的外观设计法;(2)专 利法;(3)著作权法;(4)反不 正当竞争法等。 外观设计兼跨艺术与产业两大领域。
2、外观设计的法律保护类型: (1)选择保护:美国版权法的“分离 特性和独立存在”原则 ;英国对已注 册的外观设计则不给予版权和未注册 外观设计的多种保护。 (2)多重保护:法、德等国,要求受 著作权保护的工业品外观设计具有艺 术创作高度。
第四节 专利制度的有关假说
自然权利说 报酬说 契约说 发展经济说

第一节 发明 一、发明的概念
第十二章 专利权的对象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编写的《知 识产权法教程》(专利文献出版社 1990年版)认为:发明是人脑的一 种思维活动,是利用自然规律解决 生产、科研、实验中各种问题的技 术解决方案。
三、新中国的专利制度(一)1984年专利法 (二)1992年专利法的修改 1、扩大了专利保护范围 2、延长了专利保护期 3、提高了专利保护水平:(1)增加进口权; (2)方法专利效力延及产品。 4、完善了专利审查批准程序:(1)增加本 国优先权;(2)取消异议程序,增加专利 权撤销程序
2000年《专利法》的修正。 2006年《专利法》修改草案。 2008年《专利法》修改草案及其说明。 2008年《专利法》修正。
三、实用新型专利与发明专利的区别 1、二者的保护范围不同 2、实用新型专利的创造性要求比发明专 利低 3、实用新型专利的审查程序比发明专利 简单 4、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期比发明专利短 “小家伙”的实用新型专利
四、我国的实用新型制度
1、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采取形式审查。 2、出具专利权评价报告,作为审理、处理 专利侵权纠纷的证据。(《专利法》第 61条第2款) 3、关于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复审决定和 实用新型专利的无效宣告决定,可以向 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二、专利制度的特征
(一)四特征说: 1、法律保护; 2、科学审查; 3、技术公开; 4、国际交流。 (二)二特征说: 1、以法律手段实现对技术实施的垄断; 2、以书面公开方式实现对技术信息及技术权利 状态的公开。
保密专利
第四条
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涉 及国家安全或者重大利益需要保 密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3、国际公约对外观设计的保护:①作为实用艺 术品的保护期不少于25年。②选择保护。 《伯尔尼公约》的规定 在1958年修改《巴黎公约》的里斯本会议上,决 定在公约中增加第5条之四,明确规定:“外 观设计在联盟一切成员国中都应得到保护。” TRIPS第25条也明确规定:“缔约方应该对独 立创作的、新的或原创的工业品外观设计给予 保护。” 根据上述国际公约和协议的规定,凡有关的成员 都有义务保护工业品外观设计,至于采用专利 法、版权法,还是专门的立法,将由各成员的 立法规定。

SPARK
三、外观设计的专利权保护与著 作权保护
(一)外观设计与实用艺术品的关系 1、外观设计的概念
2、实用艺术品的概念:世界知识产权 组织编写的 《著作权和邻接权法律词 汇》为实用艺术作品下的定义是: “具有实际用途的艺术作品,无论这 种作品是手工艺品还是工业生产的产 品。” 据此,实用艺术品包括:①手 工制作的实用艺术品。②工业品外观 设计。
5、专利权具有独占性,同样的发明创 造只能授予一项专利权,而商业秘密 可以通过独立研制、逆向工程、善意 取得等正当方式获得,在同样的商业 秘密之上可以存在两个以上的商业秘 密权利。
第二节 专利制度的历史与现状
一、专利制度的起源 英国的公开证书(Letters Patent) 英王亨利三世1236年授予波尔多市一市民 色布制作技术15年的垄断特权 1474年威尼斯专利法 1602年英国达西(Darcy)诉阿廉 (Thomas Allen)案 1624年英国《垄断法》
第三节 外观设计
一、外观设计的概念和特点: (一)概念:在1958年修改《巴黎公约》 的里斯本会议上,代表们决定在公约中 增加第5条之四,明确规定:“外观设 计在联盟一切成员国中都应得到保护。” TRIPS第25条也明确规定:“缔约方应 该对独立创作的、新的或原创的工业品 外观设计给予保护。”
第二条 本法所称的发明创造是指发明、 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 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 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 设计。
原告上海锦禾防护用品有限公司、上海锦泽诚 工业防护用品有限公司诉被告顾菁、上海正帛 服装有限公司、上海纪达制衣厂著作权侵权及 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 <上 海 市 浦 东 新 区 人 民 法 院民 事 判 决 书(2005)浦民三(知)初字第53号 >认为: 系争服装因其美感不能独立存在,其功能性部 分应当受到工业产权法调整,故仅系实用品, 而不能作为实用艺术品受到著作权法保护,但 判决被告上海正帛服装有限公司、上海纪达制 衣厂停止对原告上海锦禾防护用品有限公司、 上海锦泽诚工业防护用品有限公司“99112连体 防护服”样板著作权的侵害,并赔偿损害。

可以构成外观设计的组合有:
产品的形状;产品的图案;产品的 形状和图案;产品的形状和色彩; 产品的图案和色彩;产品的形状、 图案和色彩。
(二)特点: 1、以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为设计对 象,这种设计可以是平面图案,也可以 是立体造型。 2、以产品为载体 3、富有美感 4、适合工业上应用 案例中国手机外观侵权第一案

第十三章 专利权的主体
《专利审查指南》
二、外观设计保护制度 (一)外观设计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解决的不 是技术问题,不涉及产品技术性能,而是利 用人们的审美心理来达到促进产品销售和使 用的目的,但有时二者间也不容易区分,例 如流线型汽车外型美观大方可以申请外观设 计专利,但流线型可以减小空气阻力,从而 具有功能上的作用,故又可申请实用新型专 利。 (二)外观设计与立体商标
二、专利制度的发展

美国1787年宪法:第一条八、国会有下列各 权:(8)对于著作家及发明家保证其作品及 发明物于限定期间内之专有权利,以奖励科 学与实用的技艺的进步;
一、近代中国有关专利法律思想和制度 1898年《振兴工艺给奖章程》 二、民国时期的专利制度 1944年《专利法》
第三节 中国的专利制度
(二)实用新型的历史沿革
1843 年 英 国 制 定 了 《 外 观 设 计 版 权 法 》 (Designs Copyright Acts) 1876年德国制定了《玩具形状及模型创作权保 护法》 1891年德国制定了《实用新型保护法》。 1905年日本制定了《实用新型法》
二、实用新型保护的国际发展趋势 1.建立实用新型保护制度的国家越来 越多。 2.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有不同程度的 扩大。 3.在保持实用新型保护授权快、费用 低的优点的同时,努力提高实用新 型的质量。
4、我国现行立法: ①专利法保护。 ②外 国人的实用艺术品保护。《实施国际著 作权条约的规定》 英特莱格公司诉可高(天津)玩具有限公司 等侵犯著作权纠纷案 简介 ③本国人的实用艺术品是否受著作权法保 护。胡三三诉裘海索、中国美术馆侵犯 “服装作品”著作权一案 。(胡平: 《艺术服装的著作权保护——胡三三诉 裘海索、中国美术馆侵犯著作权纠纷案 的评释》,载《民商法论丛》第22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