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课《落花生》同步练习(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8题;共49分)
1. (4分)照样子,写词语
________的彩虹________的小路________的小鸟
荡来荡去________来________去________来________去
美滋滋(ABB)________、________
叽叽喳喳(AABB)________、________
2. (8分)写出近义词
爱慕—________ 吩咐—________ 立刻—________
3. (8分)看拼音,写词语。
zhèjiāng jīng xīn dòng pòtūn tiān wòr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5分)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封________ 挥________ 奉________
蛙________ 辉________ 捧________
限________ 惜________ 宽________
很________ 借________ 窗________
5. (4分)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聚精会神________ 兴高采烈________ 耐心________
6. (6分)排句子顺序。
________华罗庚教授是一位自学成才的著名数学家。
________20岁那年,他得了伤寒病,一躺就是半年,病好后,一条腿残疾,但他毫不泄气,继续向科学城堡进攻。
________他14岁自学数学,每天坚持自学10小时,从不间断。
________1932年,22岁的华罗庚应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的邀请,到清华大学工作。
________从19岁起,华罗庚开始写数学论文。
________在清华大学期间,他看了更多的数学书,并开始学习外文。
由于他肯下苦功,进步很快,25岁时,华罗庚成了著名的数学家。
7. (6分)根据课文《落花生》内容,判断正误。
(1)《落花生》一课作者许地山。
文章告诉我们做人要做有用的人。
(2)《记金华的双龙洞》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
(3)“名可以丑,但实一定要美”是《落花生》一课中父亲说的。
8. (8分)句子训练营。
(1)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
“爱慕之心”的意思是:________。
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其中,“鲜红嫩绿”、“高高地挂在枝头”与“________”、“________”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说明了花生没有桃子、石榴和苹果那样的________,但它却有内在的最可贵之处:________。
(2)
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父亲的期望是:________。
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这句话是作者在听了父亲对于花生品格的议论之后得到的________。
谈谈你的理解: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6分)
9. (25分)阅读短文,回答练习。
我爱花生花
人们常常咏赞烂漫的樱花,雍容的牡丹,圣洁的白莲,我却要赞貌不惊人的花生花。
我觉得花生花虽平凡,却蕴藏着另一种美。
花生的花,一般在七月开,青青的花生株上,露出一点一点鲜黄的嫩苞。
清晨浴着露水,湿漉漉的;中午,反射着阳光亮晶晶的。
就在这时,小苞绽开了!一朵两朵,娇小而醒目地点缀在万绿丛中。
几天后,到了盛花期,那时,你若从花生地边走过,一眼便可见到那些小小的黄花疏密有致地洒在椭圆形的绿叶丛中。
绿里透黄,犹如翠绿的大毯子镶着粒粒的金灿灿的宝石。
微风吹过,送来缕缕清香,沁人心脾。
花生花没有婀娜的姿态,看上去的确比不上樱花、牡丹、白莲。
不过记得一位名人说过:不是因为美丽才显得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显得美丽。
我也并非初次看到花生花就觉得它美的,我对它产生特殊的感情,是有一段经历的──
三年前,我和妈妈路过一块花生地,看见那星星点点的小黄花,刚想伸手去采一朵玩玩。
____不要采____妈妈制止我____花生的花____不像桃花____梨花____花生的花____没有一朵是空花____开一朵花____地下就长一颗花生____你采掉一朵____就要少长一颗花生____
“是真的?”
“妈妈还骗你?孩子,桃花、梨花容易谢,即便结出果子,也挂在枝头,可是花生花却很谦虚,它把果实埋在地下,不让人知道花生结果子是自己的功劳。
”
妈妈的话使我感到惊奇,同时也引起了我的深思:多可爱的小黄花!千千万万的小黄花默默地悄悄地谢,最后钻入土里长出千千万万颗花生。
从此,我对花生花产生了特殊的感情。
每看到它,我就联想到那些朴实无华,不慕名利,默默无闻地为人类贡献自己的千千万万个普通劳动者。
文中说花生花“蕴藏着另一种美”。
这“另一种美”是指________。
(2)
第2自然段中有一个联想,由________联想到________。
(3)
文中说“我对它产生特殊的感情,是有一段经历的”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这段“经历”的内容。
(4)
给文中没有标点的语段加上标点。
________不要采________妈妈制止我________花生的花________不像桃花________梨花________花生的花________没有一朵是空花________开一朵花________地下就长一颗花生________你采掉一朵________就要少长一颗花生________
(5)
读了这篇短文,你明白了什么?
10. (21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最大的麦穗
希腊有一位大学者,名叫苏格拉底。
一天,他带领几个弟子来到一块麦地边。
那正是成熟的季节,地里满是沉甸甸的麦穗。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
弟子们听懂了老师的要求后,就走进了麦地。
地里到处都是大麦穗,哪一个才是最大的呢?弟子们埋头向前走。
看看这一株,摇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
他们总认为最大的麦穗还在前面呢。
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
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
弟子们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突然,大家听到了苏格拉底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你们已经到头了!”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
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嘲笑他们。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到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
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听了老师的话,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我能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沉甸甸的________ 苍老的________ 准确的________
不失时机地________ 用心地________ 一再地________
(2)用横线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用曲线画出一个拟人句。
(3)瞧,短文怎么没有结尾?快来试一试给它加个结尾吧!
(4)此时此刻,你想说点什么?
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8题;共49分)
1-1、
2-1、
3-1、
4-1、5-1、6-1、7-1、
8-1、
8-2、
8-3、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6分)
9-1、
9-2、
9-3、
9-4、
9-5、
10-1、
10-2、
10-3、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