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的发展是人发展最关键、最迅速的时期,一直受到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的广泛重视。
A.婴儿B.幼儿C.婴幼儿D.儿童2.(2014年真题)幼儿教师选择教育教学内容最主要的依据是()。
A.幼儿发展B.社会需求C.学科知识 D教师特长3.儿童心理发展中,提供最初的自然物质基础并制约生长发育过程的因素是()。
A.遗传B.生理成熟C.教育D.主观因素4.在儿童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家庭B.遗传C.生活条件D.教育5.影响婴幼儿发展的生物因素主要有遗传素质、胎内环境和()A.成熟B.疾病C.营养D.药物6.“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影响人的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A.环境B.邻居C.母亲D.成熟7.儿童对外界影响的选择、吸收和融化的主动反应能力,包括儿童对外界所作的创造性反应能力是()。
A.儿童的主观能动性B.成熟机制C.生物因素D.环境作用8.()是儿童成长的最初环境。
他是儿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为儿童的发展奠定基础。
A.幼儿园B.托儿所C.家庭D.学前班9.()是推动儿童心理发展的根本原因或动力。
A.儿童的需要B.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C.儿童的激情D.儿童的能力10.提出“成熟势力说”的心理学家是()。
A.高尔顿B.华生C.格塞尔D.斯金纳11.心理学家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说明了()对幼儿学习技能的重要作用。
A.遗传因素B.教育因素C.环境因素D.生理成熟12.()创立了精神分析理论。
A.弗洛伊德B.埃里克森C.华生D.斯金纳13.根据精神分析理论()是人的心理结构中最低级、最简单的因素,包括以性为中心的本能冲动以及出生之后的各种欲望。
A.意识B.前意识C.潜意识D.需要14.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包含本我、自我与超我三种成分,人格中的最高部分是(),它遵循的是至善至美原则,是人格的社会成分。
A.本我B.自我C.超我D.理想我15.(2014年真题)照料者对婴儿的需求应给予及时回应是因为: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在生命中第一年的婴儿面临的基本冲突是()。
A.主动性对内疚B.基本信任对不信任C.自我统一性对角色混乱D.主性对害羞16.持“遗传决定论”观点的心理学家是()。
A.霍尔B.斯金纳C.吴伟士D.施太伦17.“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A.高尔顿B.华生C.塞尔D.吴伟士18.美国心理学家华生说:“给我—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地加以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艺术家、豪商,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和盗贼……”这段话反映的实质是()。
A.环境决定论 B.遗传决定论 C.互作用论 D.二因素论19.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的核心是()。
A.动机 B.练习 C.强化 D.及时反馈20.如果学生上课扮鬼脸是为了得到老师或同学的关注,老师与同学可以不予理睬,不给予其希望得到的强化,那么此类行为就会逐渐减少。
这种减少不良行为的方法是()。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21.孩子哭闹要买玩具,母亲提出限制孩子看电视的禁令,这属于()。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22.提出观察学习概念的心理学家是()。
A.班杜拉B.斯金纳 C.华生 D.皮亚杰23.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本人并没有受到直接的外在强化,但通过观察他人某种行为受到强化,从而在自己身上也产生了类似的强化效果,心理学家班杜拉将这种现象称为()。
A.内在强化B.自我强化C.替代强化D.无意强化24.“警示”教育所产生的强化是()。
A.外部强化B.自我强化C.替代强化D.积极强化25.儿童容易模仿影视片中反面人物的行为,导致不良品德的形成。
为了避免影视片的消极影响,根据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适当的做法是()。
A.避免学生观看这类影视片B.对有模仿行为的儿童进行说理教育C.影片中尽量少描写反面人物D.影视片应使观众体验到“恶有恶报,善有善报”26.皮亚杰认为,思维的本质是()。
A.图式 B.同化 C.顺应 D.平衡27.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发展受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和()四个因素的共同影响。
A.适应 B.同化 C.顺应 D.平衡化28.儿童只能协调感知觉和动作活动,在接触外界事物时能利用或形成某些低级行为图式,这是在()阶段。
A.感知运动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29.一个儿童能辨别自己的左右手,但不能辨别他人的左右手。
按照皮亚杰的认识发展理论,这个儿童的认知发展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 B.形式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前运算阶段30.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他们能逐渐接受别人的意见,并获得长度、体积、面积和重量的守恒概念。
这表明儿童已经达到了认知发展阶段的()。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31.儿童能用表象和语言作为中介来描述外部世界,扩大了儿童生活和心理活动的范围,这是在()阶段。
A.感知运动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32.文化历史理论代表人物维果茨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获得的潜力。
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
A.同化 B.最近发展区 C.顺应D.平衡33.(2013年真题)幼儿教师了解幼儿的最主要目的是()。
A.为更好地促进幼儿发展提供依据 B.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依据C.为建立幼儿档案提供依据D.为检查评比提供依据二、简答题1.简述“成熟势力说”的主要观点和启示。
2.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客观因素有哪些?3.简单介绍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常用的几种方法。
四、材料分析题1.分析以下案例,并谈谈儿童的心理发展受哪些社会因素影响,又分别是怎样影响的。
(1)一对双生子由于家庭的变故,其中一人被一对很有教养的经济条件优越的夫妻收养,并耐心教育,而另一人则流落街头,沦为乞丐。
将来他们的个性发展会相同吗?为什么?(2)城市的孩子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的了解少于农村的孩子,农村的孩子对电脑的认识不如城市孩子。
请你试着说明原因。
2.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
”你认为这一观点是正确吗?为什么?3.宝宝的爸爸妈妈都是大学教授。
在宝宝4岁的时候,有人说,遗传了这么优秀的基因,宝宝以后一定也会非常优秀。
也有人说,宝宝以后的发展关键还是看父母的教育,以及后天环境的影响,和遗传没有什么关系。
听到这些说法,宝宝的爸爸妈妈私下里嘀咕,环境和遗传对于宝宝大约是一半对一半吧。
请根据所学理论简要评析这些观点。
4.张老师教小朋友学古诗,她教孩子们学宋朝朱熹的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张老师觉得诗中包含了很深的道理。
结果,小朋友们不是东张西望,就是吵吵闹闹,不愿学习。
请用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观因素的原理进行分析。
5.强强对妈妈提出了一个要求,让他独自在洗衣机中洗自己的一双袜子,并且要把手伸到洗衣机里去操作,他说大人都是这样做的,他也要这样做,妈妈告诉他小孩子是不可以去弄洗衣机的,这样很危险的。
强强不愿意听,便要去弄,妈妈只得拔掉了洗衣机的电源插头。
强强折腾了半天,这边扳扳摸摸,那边敲敲打打,发现洗衣机没能转动起来,于是他大怒了,苦闹着:“我自己来”、“我要”。
请运用人格发展的理论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
6.幼儿婷婷今年3岁,是个很漂亮的小女孩。
开始当妈妈教她5+3=8之后,问她3+5等于多少的时候,她居然说自己补主动!妈妈摇摇头,觉得自己的孩子怎么会这么笨呢?请问:这一案例解释了儿童的什么问题?其主要发展趋势是什么?第二单元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一、名词解释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二、单项选择题1.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形成并表现出来的()A.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B.一般的、稳定的、典型的心理特征。
C.本质的、一般的、可变的心理特征。
D.一般的、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2.生活在当前信息社会时代的儿童,与生活在过去科技发展水平低下社会的儿童,在心理特点方面会有所差异,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具有()A.稳定性B.可变性C.阶段性D.顺序性3.新生儿的心理,可以说一周一个样;满月以后,是一月一个样;可是周岁以后发展速度就缓慢下来;两三岁以后的儿童,像个一周,前后变化就不那么明显了。
这表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进程的一个基本特点是()。
A.发展的连续性B.发展的整体性C.发展的不均衡性D.发展的高速度4.一般来说,新生儿期属于()。
A.婴儿期B.先学前期C.学前期 D幼儿早期5.3岁幼儿常常表现出各种反抗行为或执拗现象,这说明幼儿心理发展处于()。
A.最近发展区B.敏感期C.转折期D.关键期6.儿童心理发展潜能的主要标志是()A.最近发展区的大小B.潜伏期的长短C.最佳期的性质D.敏感期的特点7.当儿童在生理和活动能力方面得到迅速发展的时候,由于心理发展跟不上这种变化,导致其内心发生冲突,进而已发混乱。
处在这个时期的儿童在行为方式、理解能力等方面都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这个时期是()。
A.关键期B.转折期C.敏感期D.危机期8.教育学上称“跳一跳可以摘到桃子”的时期为()。
A.敏感期B.转折期C.危机期D.最近发展区9.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活动时,要特别注意把握好幼儿的(),为幼儿提供适宜其发展需要的教学活动。
A.心理发展特征B.身体发展特征C.性格特征D.最近发展区10.(2013年真题)适合幼儿发展的内涵是指()。
A.追随幼儿的兴趣B.任其自由发展C.跟随幼儿的发展D.适合幼儿发展规律与特点11.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比较容易、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称为()。
A.转折期B.敏感期C.危机期D.最近发展区12.现在的孩子比过去的孩子聪明。
这一现象说明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 )A.阶段性B.可变性C.稳定性 D.整体性13.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时期是( )A.0—1岁B.1—2岁C.2—3岁D.3—6岁14.现行对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中,3~6、7岁通常被称为( )A.婴儿期B.先学前期C.学前期D.学龄期15.根据我国现时通行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3-4岁儿童属于()A.先学前期B.幼儿中期C.幼儿初期D.幼儿晚期16.儿童出现最初的独立性是在( )A.2~3岁B.3~4岁C.4~5岁D.5~6岁17.根据我国现时通用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先学前期的年龄范围是指()A.0~6月B.6~12月C.1~3岁D.3~6岁18.儿童心理活动形成系统的奠基时期是在()A.0到1岁B.1岁到2岁C.2岁到4岁D.3岁到6岁19.手眼协调动作大约出现在儿童()A.5个月左右B.8个月左右C.10个月左右D.1岁左右20.孩子刚出生时,最发达的感觉是()A. 嗅觉B. 听觉C. 味觉D. 痛觉21.用物体轻轻地触及新生儿的脚掌时,新生儿本能地竖起大脚趾,伸开小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