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
《幼儿游戏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幼儿游戏理论与实践适用层次、专业:专科、文秘专业学前教育方向
学时:51学时/学期课程类型:考查课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大学公共课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任务
(一)知识水平教学目标
本课程分析了游戏及其特征、游戏在幼儿身心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介绍了游戏的几大理论流派,儿童游戏的分类,影响儿童游戏的因素。
对游戏在幼儿园中的地位以及我国儿童游戏研究的概况进行了讲述,并给出了幼儿园游戏的观察指导策略,游戏环境的创设方法,还介绍了幼儿游戏会用到的玩具盒游戏材料。
游戏作为幼儿主要的活动方式和学习方式,对于幼儿身心的发展极为重要,作为以后的准幼儿教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有必要学习学前幼儿游戏理论与实践这门课程,这门课程的内容可以指导他们以后如何帮助幼儿游戏。
他们有必要知道游戏的类型、玩具的类型、不同类型的游戏对幼儿发展所起的不同作用这些知识。
(二)能力培养目标
1、认识学前儿童游戏这门课程的具体内容和应用范围;
2、掌握游戏的观察指导方法;
3、了解游戏的发展历史。
(三)素质培养目标
1.刻苦钻研、严谨求实的精神——通过课程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培养学生形成刻苦学习、认真钻研的学风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开拓创新、勇于实践的意识——通过课程教学,促使学生开拓创新、勇于实践,引导学生确立学以致用的意识。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和分工
幼儿游戏理论与实践的后续课或同步课:《幼儿心理学》、《学前卫生学》等。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其基本要求
(一)游戏的定义(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掌握游戏的定义、各学科视野中的游戏。
【知识点】游戏的定义、各学科视野中的游戏。
【本章重点】游戏的定义。
【本章难点】游戏的定义、各学科视野中的游戏。
【教学方法与手段】讨论与多媒体课堂讲授相结合
【讲授内容】
1、文化视野中的游戏
2、社会学视野中的游戏
3、语言学视野中的游戏
4、生物学视野中的游戏
5、人类学视野中的游戏
6、心理学视野中的游戏
【课后思考】:
游戏对于幼儿的作用有哪些?
(二)游戏的特征(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游戏的特征以及儿童游戏的特质
【知识点】游戏的描述性特征、本质性特征、儿童游戏的特质
【本章重点】儿童游戏的特质
【本章难点】游戏的本质性特征
【教学方法与手段】结合多媒体讲述、讨论法
【讲授内容】
1、游戏的描述性特征
2、游戏的本质性特征
3、儿童游戏的特质
(三)游戏与儿童身心发展(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学生需要了解和掌握游戏对儿童的身心发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以及怎么产生影响。
【知识点】游戏与儿童认知、社会性、情绪情感、身体四方面的发展的关系。
【本章重点】游戏与儿童认知、社会性、情绪情感、身体四方面的发展的关系。
【本章难点】游戏与儿童认知、社会性、情绪情感、身体四方面的发展的关系。
【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讲授与讨论法相结合
【讲授内容】
1、游戏与儿童认知的发展
1.1游戏与儿童语言发展
1.2游戏与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1.3 游戏与儿童问题解决
2游戏与儿童社会性发展
2.1游戏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催化剂
2.2游戏帮助幼儿“去自我中心”,逐渐学习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
2.3游戏与同伴关系
2.4 游戏与亲社会行为
3 游戏与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3.1游戏与儿童情绪体验
3.2游戏与儿童情感发展
4游戏与儿童身体发展
4.1游戏与基本动作的发展
4.2游戏与运动能力的发展
4.3游戏与儿童身体生长发育
【课后思考】
游戏对儿童还会产生其他方面的影响吗?
(四)游戏的理论流派(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游戏的理论流派有哪些,各流派主要观点。
【知识点】各游戏理论流派的主要观点
【本章重点】经典游戏理论的观点
【本章难点】经典游戏理论的观点
【教学方法与手段】学生分组收集资料,代表上台讲述
【讲授内容】
1、经典的游戏理论
2、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
3、认知发展学派的游戏理论
4、游戏的生态学理论
5、游戏的元交际理论
6、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
【课后思考】
你赞成哪一种游戏理论?为什么?
(五)儿童游戏的分类以及影响儿童游戏的因素(10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儿童游戏的类型以及影响儿童游戏的因素。
【知识点】儿童游戏的分类、影响儿童游戏的因素
【本章重点】影响儿童游戏的因素
【本章难点】游戏者自身条件的影响
【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讲授、讨论法
【讲授内容】
1、儿童游戏的分类方法
2、幼儿园游戏分类
3、自主性游戏
4、外在客观条件的影响
5、游戏者自身条件的影响
6、家庭的影响
【课后思考】
对儿童游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什么呢?
(六)幼儿园游戏以及游戏的观察指导策略(1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游戏在幼儿园中的地位、学会观察指导儿童的游戏、了解如何创设游戏的环境【知识点】游戏在幼儿园中的地位、幼儿园游戏指导策略、游戏环境的创设、游戏观察指导、幼儿园各类游戏的指导。
【本章重点】游戏观察指导策略
【本章难点】游戏观察指导的方法策略
【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讲授法、讨论法
1、游戏在幼儿园中的地位
1.1游戏在幼儿园中的法规地位
1.2游戏在幼儿园课程的地位
1.3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实现
2、幼儿园游戏指导策略
2.1教师在游戏中的作用
2.2 参与介入游戏
2.3通过讨论的建构指导
3、游戏环境的创设
3.1游戏环境的概念
3.2游戏空间规划的模式
3.3游戏环境的创设
4游戏观察指导
4.1观察的意义
4.2观察游戏评价量表
4.3幼儿园游戏观察的方法
4.4游戏观察结果分析
5、幼儿园各类游戏的指导
5.1幼儿园游戏的特点
5.2角色游戏的指导
【课后思考】
你觉得还有别的观察或者指导方法吗?
(七)玩具和游戏材料(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玩具的类型、游戏材料的类型、以及玩具、材料的管理与使用。
【知识点】玩具概述、玩具及游戏材料的提供
【本章重点】玩具及游戏材料的提供
【本章难点】玩具及游戏材料的提供
【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讲述、手工制作
【讲授内容】
1、玩具概述
1.1玩具的功能;
1.2玩具在游戏中的作用:
1.3玩具的种类
2 、玩具及游戏材料的提供
2.1玩具及游戏材料的要求
2.2选择提供玩具及游戏材料的原则:
2.3选择玩具的注意事项:
2.4玩具存在的问题:
【课后思考】
各种不同类型的玩具会对儿童的游戏产生哪些不同的影响呢?
四、教学环节安排及学时分配
总学时 51 学时,讲课 34 学时,实验(或多种形式教学) 17 学时。
五、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考查
各教学环节占总分的比例:平时测验及作业:40%;期末考试:60%。
六、课程教材与主要参考资料
1、使用教材
邱学青,《学前儿童游戏》,第四版,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12
2、参考资料
(1)柳阳辉、张兰英,《学前儿童游戏》,第1版,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6.3
(执笔人:冯婧审核人:高恩胜) 2014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