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机械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编号开课年级授课学期第学期课程名称流体机械基础授课层次中职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类别专业课考核方式理论+平时+实践课程设计总学时理论学时实验学时前导课程后续课程适用专业数控专业(水泵制造及检测方向)二、课程定位《流体机械基础》是机械类水泵专业方向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修专业课之一。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流体机械的定义概念、工作原理和流体机械的基础理论;掌握典型的流体机械(泵、风机、压缩机等)的结构和用途及流体传动装置的结构和原理;掌握水力机械测试技术等。
根据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理念,本课程通过项目导向,教学探究型教学,加强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独立学习及获取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和与人交往、沟通及合作等方面的态度和能力。
通过《流体机械基础》的学习,培养学生能胜任水泵相关企业技术开发及维护工作的能力,能解决水泵相关企业工程实践中遇到的有关流体的问题,从而实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
三、课程目标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关于《流体机械基础》的基本原理、典型流体机械的结构和用途,启迪思维模式,建立一丝不苟的工作和认真的学习态度,进而培养学生踏实认真的生活态度,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向前,培养适应专业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
为学习有关水泵专业相关知识奠定必要的基础。
(一)知识目标1、掌握流体机械的定义及能量转换。
2、掌握流体机械的工作原理及基础理论。
3、掌握典型的流体机械结构和用途。
4、了解水力机械测试技术和方法(实验室或下企业)。
(二)技能目标1.能认识《流体机械基础》课程学习的一般过程,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学习流体机械相关知识的过程,进而了解流体机械的基本原理及典型流体机械的结构和用途。
2.能认识《流体机械基础》课程学习的基本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善于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工程实践中问题。
3.能养成踏实、严谨、进的品质及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三)素质养成目标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进一步了解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方法,以及学习的态度对学习的作用,进一步了解认真的学习态度和一丝不苟的求知精神是一切学习的开始,也是获得知识必须具备的基本品德,同时更是今后人生学习生涯中的基本因素,也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需要。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
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
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3.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上述课程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连续过程和有机整体。
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既有能力的训练,也有方法的了解和运用,更有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体验与培养。
掌握知识不是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
4.培养学生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
5. 在项目教学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采用项目化教学,按项目的不同采用教学探究型教学模式,培养专业技术交流的表达能力;制定工作计划的方法能力;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
四、设计思路(一)内容选择依据对相关行业企业的调研、兼顾企业岗位就业群需要,本课程教学内容以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中职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遵循“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以应知、应会、必需、够用”为原则,以培养锻炼职业技能为重点,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社会和企业必需的专门型技术人才。
(二)教学模式本课程集理论与实践一体,以理论知识学习为主,实践部分进实验室或下企业参观了解进行学习,为适应高技能人才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岗位上以技能实践的形式来应用本课程知识,因此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相当重要,教学上需要安排的时间和机会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因此,基础理论知识采用讲授法为主,专项知识能力的培养采用项目为主,注重以学习者为中心、互动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实现新旧知识的有机结合。
(三)内容编排顺序模块和单元的选取基本依据是该门课程涉及的相关基础理论和工作任务(相关实验要求)。
但在具体设计过程中,以机械类(水泵专业方向)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机械类(水泵专业方向)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同时遵循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认知规律,紧密结合学校相关考核要求,考虑各单元内容总量以及在该门课程中的地位分配各单元的课时数,确定课程中的单元内容。
五、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一)课时分配表模块名称序号单元内容学时分配备注流体机械的定义及能量转换11流体机械能和流体机械的定义、流体机械的分类、流体机械的能量转换和效率流体机械的工作原理22叶片式流体机械、容积式流体机械、其他形式的流体机械流体机械的基础理论33相似定律和比转速、特性曲线、变工况下的性能、汽蚀、非稳定现象、噪声、激波流体机械的典型结构和用途44泵、风机和压缩机、水轮机和涡轮机及流体传动装置水力机械测试技术55水力机械基本工作参数与试验装置、压力、流量、转速、转矩及功率测量、离心泵基本试验总学时(二)单元(或项目)设计模块(或工作情第一章流体机械的定义及能量转换境)课题流体机械任务流体机械的定义及能量转换学时理论的定义及能量转换学习目标:1、了解和掌握流体的机械能和流体机械的概念及流体机械的分类2、了解和掌握流体机械的能量转换和效率主要内容:●流体机械能和流体机械的定义●流体机械的分类●流体机械的能量转换和效率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交互式、虚实结合教学地点多媒体教室教学及参考资料流体机械基础练习与习题建议课后思考题考核与评价方式说明权重分配过程性考核+终结性10%考核模块(或工作情第二章流体机械的工作原理境)课题流体机械任务流体机械的工作原理学时理论的工作原理学习目标:1、了解和掌握叶片式流体机械的工作原理2、了解和掌握容积式流体机械的工作原理3、了解其他形式的流体机械工作原理主要内容:●叶片式流体机械●容积式流体机械●其他形式的流体机械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交互式、虚实结合教学地点多媒体教室教学及参考资料流体机械基础练习与习题建议课后思考题考核与评价方式说明权重分配过程性考核+终结性10%考核模块(或工作情第三章流体机械的基础理论境)课题流体机械任务流体机械的基础理论学时理论的基础理论学习目标:1、了解和掌握相似定律和比转速2、了解和掌握特性曲线3、了解和掌握变工况下的性能4、了解汽蚀、非稳定现象、噪声及激波主要内容:●相似定律和比转速●特性曲线●变工况下的性能●汽蚀、非稳定现象、噪声及激波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交互式、虚实结合教学地点多媒体教室教学及参考资料流体机械基础练习与习题建议课后思考题考核与评价方式说明权重分配过程性考核+终结性10%考核模块(或工作情第四章流体机械的典型结构和用途境)课题流体机械流体机械的典型结构和用途学时理论的典型结构和用途学习目标:了解和掌握各种典型泵的结构和用途了解风机和压缩机的结构和用途了解水轮机和涡轮机的结构和用途了解流体传动装置主要内容:●泵●风机和压缩机●水轮机和涡轮机●流体传动装置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交互式、虚实结合教学地点多媒体教室教学及参考资料流体机械基础练习与习题建议课后思考题考核与评价方式说明权重分配过程性考核+终结性考核10%模块(或工作情境)实验部分水力机械测试技术课题水力机械测试技术任务水力机械测试技术学时理论实践学习目标:1、了解水力机械基本工作参数与试验装置。
2、了解和掌握压力、流量、转速、转矩及功率的测量。
3、了解离心泵基本试验主要内容:●水力机械工作参数与试验装置●压力、流量、转速、转矩及功率的测量●离心泵基本试验实践操作通过水泵测试实验室的模型了解或去当地相关泵制造企业的水泵测试车间了解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交互式、实际操作教学地点多媒体教室、实验室或企业车间教学及参考资料水力机械测试技术练习与习题建议课后思考题、实验测试数据分析考核与评价方式说明权重分配过程性考核+终结性10%考核六、课程实施(一)教学方法建议流体机械基础是一门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是机械类(水泵专业方向)一门重要的必修专业课,因此几乎在每次课堂中和课后都布置适量的思考作业题,并及时批改和讲解作业中的问题。
只有通过一定量作业的积累学习,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质的飞跃,树立认真工作,认真学习,开拓创新的思想,为将来踏如社会走上工作岗位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课程在教学中教师还需要根据各专业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创新,总结经验,探索教学改革之路,为专业服务。
本课程由于课时有限,必须安排一定量的自学内容,而如何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和效果成为一个难点。
可以采用网络传媒这种工具来制作各种难度的课件,学生可以上网学习,并自我检测或直接下相关企业的车间零距离接触进行体验式学习。
(二)师资条件要求本课程校内任课教师应通过本科以上相关专业的学习,并具备相关教师资格证书。
校外兼职教师应具备工程师或技师等级以上职称证书,具有相关行业企业的经历,语言表达能力达到要求。
(三)教学条件基本要求(1)教学用教室;(2)多媒体教学设备。
(3)实验室或相关专业企业测试车间(四)教学资源基本要求(1)指定教材《流体机械基础》陈次昌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12《水力机械测试技术》刘在伦李琪飞中国水力水电出版社 2009.10(2)教学资源:包括教学用PPT、教案、试卷库、相关教学文件和资料、学习参考书、专业期刊等。
七、教学评价、考核要求评价建议应体现多元评价方法,重视教学过程评价,突出阶段评价、目标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等,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在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关注学生个别差异,鼓励学生创新实践。
1、评价内容:流体机械的定义及能量转换、工作原理、基础理论、流体机械的典型结构和用途及水力机械测试技术等。
2、评价指标:知识类:掌握流体机械的基本原理及各种常用泵的结构和用途。
实践类:掌握水力机械测试方法。
3、评价方法本课程建议采用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进行。
①过程性考核:(占总成绩的50%)课堂考核(10%)+ 作业考核(10%)+ 实践考核(30%)②终结性考核:(占总成绩的50%)可以建立试题库,采用随机抽题的形式闭卷考试,或者给出特定案例或任务开卷考试。
八、编制依据该课程标准是以依据机械类(水泵专业方向)调研报告和人才培养方案而编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