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羞草[ 教学内容 ]《含羞草》是上教版二年级第二学期“读课文摘录词句”单元中的一篇知识性童话(P147)。
课文用拟人手法介绍了含羞草的特点——只要轻轻一碰,它的叶子就会收拢,似乎是羞愧地低下头来。
为了表现出这一特点,课文将它与月季、荷花、菊花和红梅相比较,说明了一个浅显的道理:一个人不能过分骄傲,也不能太自惭形秽。
[ 教学目标 ]1.在语言环境中自主学习十个生字,理解“婀娜多姿、寒碜、不畏严寒、色彩斑斓”等词语的意思,认真书写生字“畏”。
2.能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自主学习课文,了解含羞草名字的由来,懂得“不能骄傲自满”的道理。
3.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描写花草的词语,学会运用规范的句式进行语言表达。
[ 教学重点 ]1.自主学习生字新词,并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加以理解,积累描写花草的词语。
2.能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自主学习课文重点内容,了解含羞草名字的由来。
[ 教学难点 ]选择和运用恰当的词语、规范的句式进行语言表达。
[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黑板,花朵造型的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1.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看老师写课题[ 40 含羞草 ]。
——学生齐读课题2.师:见过含羞草吗?它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3.媒体演示:只要用手轻轻一碰,叶片就会收拢,再碰一下,叶片又收拢了,现在她低下头的模样,多像一位害羞的小姑娘,难怪人们都叫它,,板书[ 含羞草 ]4.师:不过原来它并不是这样害羞的,以前她还有一个名字,板书[ 得意草 ],把两个名字读一读,发现了什么?设计说明:教师从课题入手,围绕“羞”字,既进一步规范了笔顺,强调它的第八笔是“竖”,而不是“横”,又通过媒体演示,让学生理解“羞”的含义。
这样的设计为引出“含羞草”和“得意草”这两个名字设下了铺垫,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从矛盾中发现问题,探究学习的能力。
二、了解“得意草”名字的由来(一)学习第1节1.师: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哪一句话告诉我们得意草名字的由来?táo2.出示:因为它经常自我陶醉,得意洋洋,所以人们都叫它得意草。
”(1)学习生字“陶”(2)指名读句子,想:你读懂了什么?(3)齐读句子设计说明:小班教学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学习过程,强调全员参与,主动参与,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着力培养学生边读边思的学习习惯。
如这一环节中让学生通过自由朗读后找出描写得意草名字由来的句子,再谈谈读懂了什么?初步了解“因果句式”的表达方式。
(此处不要求有感情地朗读,因为没有下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学生不可能在朗读中读出自己真切的感受。
)(二)学习第2—5节1.过渡:那么它到底得意些什么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一边读课文的第2—5小节,一边划出有关的句子。
2.出示句子: cuì(1)因为它觉得自己的叶子颜色翠绿,是世界上最美的。
ē nuó(2)因为它觉得自己的神态婀娜多姿,是世界上最俊的。
(3)因为它觉得自己的花朵颜色淡雅,是世界上最好看的。
3.学习生字:“翠”、“婀”、“娜”(1)“翠”写的时候特别要注意什么?(羽字头“横折钩”变成“横折”)(2)“婀、娜”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的特点呢?(女字旁)(3)“婀娜多姿”什么意思?能不能看看图来说一说。
4.指导朗读:得意草觉得自己的花、叶子、神态都是世界上最美、最俊、最好看的,你们觉得它怎么样?这三句句子该怎么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5.拓展训练:“翠绿”、“婀娜多姿”、“淡雅”都是描写花草的词语,现在你们能不能用上这三个词语,来说说得意草是怎么夸耀自己的?出示:得意草说:“瞧!。
”怎么样地小组内组员互说——指名回答——教师点评设计说明:鉴于学生的学习经历和学习能力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所以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多元智慧,让每个孩子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在这道练习中教师做了弹性设计:学习能力强的孩子要求从花、叶子、神态三方面来说说得意草对自己的夸耀,在表达中可以用上课文中的词语,也可运用平时积累的词语,或加上动作来说完整,说具体;而学习能力较弱的孩子可以自由选择从两方面或一方面去表达,只要说得清楚,说得规范即可。
当然教师的点评既要有激励性,又要正确、恰当。
6.出示句子:因为它觉得,,问:这里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7.引读:因为它经常自我陶醉,得意洋洋,所以人们都叫它得意草。
”设计说明:有了对文本的深入理解,此时,学生再来朗读第一小节中描写得意草名字由来的句子,就会读出情感,读出感悟。
三、感悟“含羞草”名字的由来1.过渡:得意草是如此的[ 得意洋洋 ],那么后来又为什么被叫作含羞草了呢?它究竟为什么而[ 羞愧 ]呢?2.四人一组合作学习生字新词3.反馈自学情况wèi bān lán jú chen不畏严寒色彩斑斓菊花寒碜(1)字音:碜chěn,连成词语读轻声。
(2)书空笔顺:“畏”,问:“畏”一共有几笔?第七笔是什么?“畏”什么意思?不畏严寒呢?课文中说什么“不畏严寒”?(看图加深理解)(3)“色彩斑斓”是什么意思?有哪些词语和它意思相近?(4)齐读词语设计说明:所谓“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二年级的学生对词语的理解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教师降低了难度,通过媒体演示,让学生在大雪纷飞的画面中去理解“不畏严寒”的意思,深刻感受红梅坚强不屈的品格。
4.指导学习第6小节(1)出示填空,指名朗读第6节:,得意草和相比,它。
什么季节什么怎么样(2)指名回答:春天,得意草和月季一比,它觉得自己的花和叶子太寒碜了。
(3)媒体演示月季图(4)变换填空——指名回答(用上不同的词语)春天,得意草和的月季相比,它觉得自己的花和叶子太寒碜了。
什么季节怎么样什么怎么样(5)师:看了这样的月季,得意草再比比自己,现在你们知道“寒碜”是什么意思了吗?(逊色,丑陋,难看,不体面)(6)自由读划线句子——有感情地朗读句子(7)齐读第六节5.小组合作学习第7—9小节(1)出示四季图和填空:四人一组合作学习课文的第7、8、9小节,先合作朗读三小节,再选择其中的一节,用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小组成员要互相评价,互相补充。
,得意草和的一比,它。
什么季节怎么样什么怎么样(2)小组指派一人交流,其余三人可作补充——教师适时点评(3)随机指导朗读:女生读、男生读、同桌读、师生接读(4)有感情地齐读第6—9小节设计说明:“教是为了不教”,在小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激发生生互动的参与热情,启发学生在交流中激活思维、互相启发、取长补短、加深理解。
课文第6—9小节结构相似,所以教师将学习重点放在第6小节上,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习得。
第7—9小节则让学生进行“伙伴式”的合作学习,加快生生交流的频率,培养互动合作能力。
6.学习课文第10—13小节(1)引读主人与得意草之间的对话(2)小结,板书:得意草曾经是那样的[自鸣得意],而现在却感到实在[ 惭愧],惭(cán)愧的近义词就是(羞愧)。
(3)师生接读第13节,进一步明白“含羞草”名字的由来。
四、积累运用,深化主旨1.师(指板书):现在你们知道含羞草名字的由来了吗?从[ 得意草 ] 到 [ 含羞草 ](画直线),看着这两个名字,你想对得意草或含羞草说些什么呢?2.同桌讨论——指名交流3.师总结(指板书):是呀,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不能看到一些优点,一些进步,就得意洋洋,也不能因为受到一点点的挫折就太羞愧,丧失了信心。
4.积累描写花草的词语:出示:翠绿婀娜多姿不畏严寒色彩斑斓怒放美丽雅致千姿百态(1)齐读词语:这些是课文中描写花草的词语,那么你们课外还积累了哪些呢?学生交流、补充。
(2)布置作业:老师这儿有许多美丽的花,想一想你最喜欢的是什么花?下课后到老师这儿来拿一朵,注意喽,可以请好朋友一起给这朵花涂上颜色,再根据背面的提示告诉好朋友你喜欢这种花的理由。
出示练习(花朵造型的卡片):我最喜欢花,因为。
设计说明:小班化教育的核心在于“以学生发展为本”,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在课的最后环节,教师设计了一个有趣的作业:让学生画一画,说一说,这样的作业符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较好地达成了思有创、学有趣的目的。
板书设计:40 含羞草得意草——————含羞草得意洋洋羞愧自鸣得意惭愧[ 设计意图 ]参与小班化教育已有七年,在实践中,我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小班化教育的“人性化”,它更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个性的健康发展,是实现因材施教的最有效的方式。
“以学生发展为本”,我想这不应成为一句口号,而应成为一种共识、一股动力、一份责任,只有在三十五分钟的课堂上,扎扎实实地为学生的今天打好基础,兢兢业业地为学生的将来补足养料,那么才可谓真正贯彻了小班化教育的核心理念。
所以在备课中,我始终在思考: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如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表达机会?如何教会学生学习和思考的方法,,思考1.识字——体现合作互助《含羞草》这篇课文共有十个生字,鉴于二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识字能力,又为了不影响课堂教学的整体性,提高识字效率,我将这十个生字分成三批随文出现。
因为在日常教学中,我注重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小组长与组员都有明确的分工,因此在学习第6—9小节前,我采用了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四人一组自主学习生字新词,激发学习积极性,加强生生互动。
而作为教师的我只需参与他们的学习,作适切的点拨即可。
例如:“碜”字突出了字音的重点,因为它是一个多音字,单独出现时发第三声,连成词语“寒碜”时就发轻声。
在字形部分,我主要抓住“婀娜多姿”这个词语,让学生先找一找“婀、娜”这两个字的特点,再观察各种姿态的花朵来理解“婀娜多姿”的意思。
思考2.感悟——重视有序有效对二年级学生来说,这篇课文比较长,要在一节课中既关注识字教学,又要加强感悟理解,两者兼顾,就必须先梳理文脉,再突出重点,长文短教。
这篇课文先讲述了得意草名字的由来,以及它得意洋洋的表现,再讲主人将它与四种花相比,使得意草感到十分羞愧,最终人们把它叫作含羞草。
反复研读文章后,我就想从两个名字入手,以“得意洋洋——羞愧”作为主线,贯穿于整堂课的教学中。
课文的教学重点定在第三部分(第6—9节),即体会得意草和四种花相比后的感受。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与运用,积累与表达,我精心设计了两道句式训练题:(1),得意草和相比,它觉得。
什么季节什么怎么样(2),得意草和的相比,它觉得。
什么季节怎么样什么怎么样这两道句式训练题对第6—9小节的教学能起到了很好的串引作用,且是有坡度地进行训练:先是让学生自由朗读第6小节,通过回答第一道填空题初步了解这一节的内容;然后出示第二道填空题,同时利用多媒体的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月季的美丽,体会含羞草的惭愧之情,并通过朗读促进感悟;最后,第7—9小节的学习,我采用了小组合作的方式,既巩固已学句式,又增加生生互动的机会,扩大参与面,同时也培养了合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