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体育学院历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生理学》真题(2000年至2019年)2000年真题(简答题60分)标黄色内容为重复出现考题。
1、举例说明心率测定在武术运动训练中的应用?2、心肌收缩与骨骼肌收缩有何区别?3、叙述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尿量减少的生理学原理?4、叙述肝脏的生理功能?5、消除乳酸的主要途径是哪些?6、三大供能系统是如何供能的?7、声音传到神经中枢的三个阶段?8、如何在2008 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中提高我国的体育成绩的方法?2001年真题(简答题20分)1、叙述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5分)2、叙述运动中能量供应的基本理论?(5分)3、叙述马拉松运动员基本身体素质的生理学基础?(10分)2002年真题(简答题2、3、4 任选2 题,共40分)1、应用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分析400米和800米跑的生理学特点和运动员训练方法的主要区别?2、举例说明发展力量素质的训练原则?3、根据运动性疲劳产生原因的学说,分析马拉松运动中运动员疲劳的可能原因?4、叙述运动处方的主要内容及其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2003年真题(简答题任选4 题,共40 分)1、在应用生理学指标进行训练程度的评价时,应注意哪些方面问题?2、具体说明发展力量素质的训练原则?3、叙述影响运动技能形成与发展的生理学因素?4、叙述脑垂体分泌的激素及其主要生理作用?5、叙述运动处方的主要内容?2004年真题一、简答题(5分*4题)1 呼吸方式2 激素作用3 赛前状态4 恢复手段二、论述题(任选3题,共45分)1、用短跑、举重运动、举例说明力量训练原则?2、论述用生理指标指导训练方案制订?3、大负荷训练的生理学依据?4、从肌肉类型分析说明一名运动员可能同时在800 米到马拉松运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原因?2005年真题1、肌纤维类型与运动项目的关系?2、有氧耐力及其训练?3、疲劳产生的原因?4、低氧训练的生理学基础及应用所遵循的原则?5、生理学指标评价运动员机能评定应注意的问题?6、判定恢复与过度疲劳的方法指标?7、评价马拉松运动员的生理学指标及原则?8、公路自行车供能特点?9、无氧训练提高运动员的机理与原则?2006年真题(论述题)1、后负荷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
2、特异性传导系统与非特异性传导系统的作用?(特异性传导系统的功能:引起特定感觉。
非特异性传导系统的功能: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引起不特定感觉。
)3、力量训练的生理学基础、训练方法与原则。
4、肌肉类型5、疲劳的判断与恢复6、中长距离跑人体呼吸系统和能量供应的特点。
2007年真题一、简答题1、为什么心脏功能是影响机体运输氧气的主要因素?2、简述肌梭与腱器的机能?3、试比较动力性与静力性练习对心脏功能的影响?4、为什么长跑后尿量减少?5、心率是一个简易生理指标,在运动实践中的用途?二、论述题1、试述运动中机体能量供应系统及其特点?2、试分析200m游泳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特点,且设计一套反映身体机能能力特点的测试方案?2008年真题一、简答题1、什么是内环境?血液对调节内环境稳定的作用?2、呼吸的形式有几种?运动过程中如何随技术变化而调节?3、饭后为什么不宜马上剧烈运动?4、高原应激对机体呼吸/循环系统的反应?二、论述题1、优秀运动员完成定量运动负荷和最大运动负荷时机能的变化特点?2、有氧工作能力的生理学基础及其训练方法?3、儿童少年的骨骼和关节特点是什么?如何根据其特点进行教学与训练?2009年真题一、简答题:40分1、举例说明生理指标在运动训练中的运用?2、讲述800 米跑的身体素质要求及生理学基础?3、准备活动的意义,叙述准备活动、赛前状态以及进入工作状态三者之间的关系?4、什么叫内环境?简述内环境恒定的生理学意义?马拉松运动使内环境主要发生哪些改变。
5、运动指标与身体素质的关系。
二、论述题:60分1、运动疲劳产生的原因?运动性/马拉松疲劳原因?延缓运动疲劳的手段与措施(恢复方法)?2、呼吸的定义?包括哪些环节,合理的呼吸方法?3、循环系统对运动训练的反应和适应?2010年真题(20分*5题)1、叙述肌纤维类型及运动关系?(运动实践中的意义)2、谈谈对氧债学说的理解以及影响因素?3、试述最大摄氧量直接测定法的主要操作步骤,影响最大摄氧量的因素及在运动实践中应用?4、何谓绝对力量、相对力量、绝对爆发力、相对爆发力?并说明它们在运动实践中应用?5、试述一次10000 米赛跑过程中(包括运动前、后)运动员发生哪些主要机能活动/状态变化?为取得最佳成绩,并且最大程度的保护运动员,应采取哪些措施?(机能状态从极点、第二次呼吸,然后从呼吸调节,补水,赛前准备活动、赛后整理活动、赛前、赛中和赛后补水以及营养等方面回答)2011年真题1、试述长期力量、速度与耐力练习产生的骨骼肌适应性变化有何不同?20 分(对人体的适应性改变)2、何谓极点?何谓运动性疲劳?试述两者各自产生机理及两者的异同点?20 (生理学基础及其相互关系)3、6 个月前健身锻炼前后进行的身体机能评定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并列举相应的评定方法及注意问题。
20 分(45 岁男子,肥胖症,其他正常,健身处方)4、氧离曲线的特点与其影响因素?20 分5、在运动实践中,如何训练和评价人体三大供能系统?20 分(供能特点和联系)2012年真题一、简答题(10分*4题)1、什么是乳酸阈?为什么以乳酸阈强度训练能增强有氧能力?2、骨骼肌兴奋收缩偶联的机制?3、长期耐力训练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4、运动对肾上腺皮质和肾上腺髓质激素分泌影响及其生理意义?二、论述题(20分*3题)1、力量训练生理学基础及力量训练的原则?1、谈谈800 米跑和马拉松引起运动性疲劳的原因及运动后应采用的恢复措施?2、试述人体运动时能量供应系统,并分析100 米和400 米中能量供应特点和如何提高运动员相关的功能系统?2013年真题1、乳酸阈的定义,谈谈其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2、什么是最大摄氧量,影响最大摄氧量的因素有?3、什么是姿势反射,人体有哪些姿势反射,姿势反射在运动中有何作用?4、运动时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肾上腺髓质激素分泌的变化及其生理意义?5、运动强度的生理学评定指标有哪些,如何确定中、小强度运动?长期中、小强度运动对人体有何影响?6、Aerobic endurance(有氧耐力)和Aerobic Power 在概念、训练手段、评价指标的区别?2014年真题一、简答题(10分*3题)1、800 米全速跑冲刺到终点后,为什么不能直接做静止性休息?2、从生理学角度分析为什么“拳头缩回来再打出去才能获得最大力量”?3、运动对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影响及其生理意义(调节作用)?二、论述题1、试述骨骼肌与心肌的生理学差异?(15分)2、试分析运动训练与运动疲劳之间的关系?(15分)3、有句话叫“走是最好的健身运动”,请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看法?(用生理学知识谈)(20分)4、试述长期运动训练对人体各器官、系统产生的影响?(20分)2015年真题一、简答题(10分*4题)1、什么是骨骼肌“Excitation-contraction coupling”(兴奋-收缩偶联)的机制(简述其2、何谓METs(Metabolic equivalents)(梅脱)?举例说明它在运动能耗评测中如何应用?3、应用个体化的原理分析个体适应运动负荷能力的生理学差异?4、运动酸痛的产生原因以及预防和缓解酸痛的措施?二、论述题(20分*3题)1、氧亏与运动后过量氧耗的区别是什么?影响运动后过量氧耗的主要原因(因素)?2、肥胖的相关疾病有哪些?发生和发展的四种学说是哪些?并选择一种进行简要阐述?运动能减轻肥胖防治肥胖相关疾病的机制?3、以下为一篇文章的摘要,请结合运动员心脏结构特点分析这篇文章的创新点和理论意义?Cardiac remodeling in response to 1 year of intensive endurance training. Circulation. 2014 Dec 9;130(24):2152-61.Arbab-Zadeh A1, Perhonen M1, Howden E1, Peshock RM1, Zhang R1, Adams-Huet B1, Haykowsky MJ1, Levine BD2.Abstract :BACKGROUND: It is unclear whether, and to what extent, the striking cardiac morphological manifestations of endurance athletes are a result of exercise training or a genetically determined characteristic of talented athletes. We hypothesized that prolonged and intensive endurance training in previously sedentary healthy young individuals could induce cardiac remodeling similar to that observed cross-sectionally in elite endurance athletes.METHODS AND RESULTS: Twelve previousl y sedentary subjects (aged 29±6 years; 7 men and 5 women) trained progressively and intensively for 12 months such that they could compete in a marath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s for assessment of right and left ventricular mass and volumes were obtained at baseline and after 3, 6, 9,and 12 months of training. Maximum oxygen uptake ( max) and cardiac output at rest and during exercise (C2H2 rebreathing) were measured at the same time periods.Pulmonary artery catheterization was performed before and after 1 year of training, and pressure-volume and Starling curves were constructed during decreases (lower body negative pressure) and increases (saline infusion) in cardiac volume. Mean max rose from 40.3±1.6 to 48.7±2.5 mL/kg per m inute after 1 year (P<0.00001),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 in both maximal cardiac output and stroke volume. Left and right ventricular mass increased progressively with training duration and intensity and reached levels similar to those observed in elite endurance athletes. In contrast,left ventricular volume did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 until 6 months of training,although right ventricular volume increased progressively from the outset; Starling and pressure-volume curves approached but did not match those of elite athletes. CONCLUSIONS: One year of prolonged and intensive endurance training leads to cardiac morphological adaptations in previously sedentary young subjects similar to those observed in elite endurance athletes; however, it is not sufficient to achieve similar levels of cardiac compliance and performance. Contrary to conventional thinking, the left ventricle responds to exercise with initial concentric but not eccentric remodeling during the first 6 to 9 months after commencement of endurance training depending on the duration and intensity of exercise. Thereafter, the left ventricle dilates and restores the baseline mass-to volume ratio. In contrast, the right ventricle responds to endurance training with eccentric remodeling at all levels of training.一、简单题1、成年人力量训练的生理学机制是什么?从生理学机制来讲,儿童青春期前后与成年人的不同之处?(10 分)2、什么是姿势反射?有哪几类姿势反射?各自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15分)3、过渡训练导致血清游离睾酮与皮质醇的比值(FT/C)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