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中考科学模拟试卷(I)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共20题;共60分)1. (3分)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A . 闻气体气味B . 取用块状固体C . 滴加液体D . 稀释浓硫酸2. (3分)“类推”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正确的是()A . 因为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B . 金属铝与盐酸反应生产AlCl3和H2 ,所以金属铁与盐酸反应生产FeCl3和H2C . 因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D . 因为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蜡烛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3. (3分)“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清明时节,我国很多地区的农民忙着春耕播种,这是因为种子的萌发需要()A . 适宜的温度B . 充足的水分C . 充足的空气D . 适宜的光照4. (3分)小江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发现进入集气瓶里的水的体积远大于集气瓶容积的1/5,针对这一事实,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A . 没有预先检查装置气密性B . 取用红磷的量太多C . 实验时忘记事先夹紧止水夹D . 实验后未等瓶内气体完全冷却,就打开止水夹5. (3分)初冬的早晨,树枝上往往挂满了霜花,这一现象发生的物态变化属于()A . 液化B . 凝华C . 熔化D . 升华6. (3分)天寒地冻不适合播种,主要原因是缺乏种子萌发所需的()A . 适宜的温度B . 充足的空气C . 一定的水分D . 充足的光照7. (3分)埃博拉病毒(EBV)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该病毒通常通过血液和其他体液等途径传播,迄今尚未有确认的通过空气传播的情形.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①埃博拉病毒属于生命系统中结构层次中的最小层次②戴口罩能有效预防埃博拉病毒.③可以用抗生素杀死埃博拉病毒.④为了研究埃博拉病毒的致病机理,可以用活的灵长类动物细胞培养病毒.A . ②④B . ①②③C . ②③④D . ①②③④8. (3分)尿的形成过程中,既能随血浆过滤成原尿,又能全部被重吸收回到血液的物质是()A . 血细胞B . 大分子蛋白质C . 水和无机盐D . 葡萄糖9. (3分)家住黑龙江省的小丽暑假去新疆旅游,发现新疆在北京时间晚上八点太阳还没落山,造成这种时间差异的原因是()A . 地形地势的差异B . 海陆位置的差异C . 我国南北跨纬度广D . 我国东西跨经度广10. (3分)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许多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它们都()A . 都是溶液B . 都含有氢元素C . 都解离出氢离子D . 都含有酸根离子11. (3分)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质量,其他操作正确,但读数时,他读了游码右侧边缘所对的刻度,则本次测量结果()A . 偏大B . 偏小C . 相同D . 无法判断12. (3分)关于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地震是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震动现象②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绝大部分的地震是会造成破坏的③地震中破坏最严重的地点是震中④地震发生时躲到小房间的房屋里和桌子底下是一种有效措施⑤火山活动频繁的地区和地震频繁的地区在分布上没有相同之处A . ①②④B . ①③⑤C . ①③④D . ②④⑤13. (3分)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 . ①一定量的水,通过电解水的装置电解B . ②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至正好完全反应C . ③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至过量D . ④一瓶浓盐酸和一瓶浓硫酸,在实验室中敞口放置一定时间14. (3分)太阳光穿过地球大气层时会发生折射。
如果没有这层大气,会出现()A . 日出会提前,日落会延迟B . 日出和日落都会提前C . 目出会延迟,日落会提前D . 日出和日落都会延迟15. (3分)某人用50 N的拉力将重160 N的物体沿斜面匀速拉上长为4 m、高为0.8 m的斜面顶端,则该斜面的机械效率η和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f的大小分别为()A . η=64%,f=32 NB . η=50%,f=18 NC . η=64%,f=18 ND . η=80%,f=32 N16. (3分)下列物质中可用于区别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是()A . 盐酸B . 二氧化碳C . 紫色石蕊试液D . 酚酞试液17. (3分)如图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几个实验情景。
实验甲、丙和丁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4.0N、2.8N和2.5N。
若盐水的密度为1.2×103kg/m3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 物体A的密度为3.2×103kg/m3B . 实验乙中,物体A受到的拉力为1.0NC . 实验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乙中小0.2ND . 实验丁中,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等于0.3N18. (3分)电阻R1和R2并联在某电源上,且R1>R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R1两端的电压大于R2两端的电压B . R1中的电流等于R2中的电流C . R1中的电流大于R2中的电流D . R1中的电流小于R2中的电流19. (3分)下列试剂能一次鉴别出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的是()A . 紫色石蕊试液B . 无色酚酞试液C . pH试纸D . Na2CO3溶液20. (3分)金属、金属材料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用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 不锈钢抗腐蚀性好,常用于制造医疗器械B . 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以用于制造炊具C . 钛合金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常用来制造人造骨D . 银具有很好的导电性,常用于制电线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6分) (共6题;共26分)21. (4分)基因编辑技术又称基因手术刀,能够在活细胞中快速、精准的“编辑”任何基因,是目前生物学领域尖端的研究工具。
(1)基因编辑技术是通过改变基因来改变生物的________。
(2)科学家可将基因编辑技术应用于_______。
A . 培育抗病毒的家禽B . 治疗人类某些遗传病C . 培育抗病虫害的农作物22. (4分)如图为主要的人体体温调节机理图,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能够维持体温稳定,是因为机体是________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2)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_______。
(3)骨骼肌战栗(俗称“打冷颤”)是人体对寒冷刺激的反应。
此过程属于________调节。
骨骼肌在反射弧中属于________。
(填写结构名称)(4)实际上,图中虚线未列出肾上腺素参与了体温调节过程。
肾上腺的分泌物能够控制血管舒张,这属于________调节。
23. (4.0分)已知A、B、C、D、E、F为常见物质,其中A、B含有相同的元素,B、E为氧化物,C、D、F都为单质。
它们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去)。
(已知氢气与氧化铜在高温的条件下,会发生反应,生成金属铜单质和水)(1)X在反应①中起________作用。
(2)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 ;C________24. (4.0分)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碳-12 可以写成 12C。
1 个 12C 的原子的质量为a 千克,1个 12CO2分子的质量为 b 千克,若以 12CO2 分子中的 1 个氧原子质量的1/16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则 12CO2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
25. (4.0分)电吹风是现代家庭常用的一种电器,如图所示是额定电压为220 V格力牌电吹风的典型电路。
其中电热丝通电后可以发热,电动机通电后可以送风,已知电动机的额定功率为120W。
要送冷风,开关应该放在图中的________位置(选填“A”“B”或“C”)。
送热风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560 W,则电热丝R的阻值应为________Q。
26. (6分)保温瓶中热水不满而盖紧瓶塞,过一段时间,瓶塞不易拔出.此现象表明:体积一定时,气体的温度________,气体的压强________.(假定外界大气压为1.0×105Pa,瓶口的截面积为10cm2 ,拔出瓶塞至少需要的力是20N,则瓶内气体的压强是________Pa.三、实验探究题(共42分) (共6题;共42分)27. (8分)如图一表示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图二表示某植物部分细胞进行生理活动的过程,其中甲和乙表示细胞中某个结构,①②③表示有关物质;图三表示该植物一昼夜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和释放量。
请分析回答:(1)叶片呈绿色,是因为构成图一中标号________所示结构的细胞内含有叶绿体。
图二中①表示的物质是________;若环境温度降低,乙所示结构进行的生理活动会________(2)在图2中,植物进光合作用的时段是________段(填图中代码)。
28. (6.0分)小金做了两个实验,如图所示。
(1)试管A有明显的实验现象,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________。
(2)若要证明试管B中稀盐酸与氢氧化钡能发生反应,可以在实验前向装有氢氧化钡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石蕊试液,再滴加稀盐溶酸,若观察到________ 的现象,即可证明这两种物质发生反应了。
(3)实验结束后,他将试管A和试管B的液体倒入到一个空烧杯中。
①若只观察到有气泡产生的现象,则试管A的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是________ (填符号)。
②若开始阶段观察到有气泡,一段时间后又出现白色沉淀的现象。
待反应结束后,将烧杯中混合液过滤,滤液中的溶质除氯化钾外,还可能有________ (填化学式)。
29. (8分)某同学用下图装置验证某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水蒸气、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三种气体(假设每步操作中,参加反应的气体都完全反应或吸收)。
(1)该同学验证三种气体一定存在。
实验进行时,若要气体从左向右流动,则这几种仪器的连接顺序应是:混合气体→________。
(填装置字母);(2)B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3)混合气体通过C装置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0. (6.0分)如图所示是农用扬场机的示意图,谷物脱粒后,谷物、糠皮、及少量碎石沙粒的混合物在快速转动的轮W和皮带P的带动下被抛出,谷物、糠皮、碎石沙粒落地的远近不同,形成A、B、C三堆,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其中A是________;C是________;从能量的角度看,它们在运动过程中能够分离,是因为________。
31. (6分)小科利用仅有的一个规格为“10Ω1.0A”的滑动变阻器和其他器材来“检验欧姆定律”,该变阻器的电阻丝上有一处断点。
实验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3V。
实验步骤如下:①用4Ω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连接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