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程建设的主要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课程建设的主要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二、充分重视英语语言实践和选修课建设,英语第二课堂显著效果,成为本学院英语教学一大特色。
为了增加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和对西方文化的了解,我系对公外学生先后推出选修课近20门,如:(《英美文化》、《英美文学选读》、《英语演讲》、《谈判技巧》、《涉外礼仪》、《信息媒体与人》、《商务英语听与说》、《商务英语应用文写作》、《英语语法提高与训练》、《英美概况》、《英语电影赏析》、《英语视听》等。
年份A级全国通过率A级我院通过率B级全国通过率B级我院通过率
2003年37.59%70%40.13%78%
2004年38.58%65.4% 40.11%76.8%
2005年37.59%69.88% 40.13%85.79%
2006年教育部未提供76% 教育部未提供 88.8%
(注:上表中全国通过率由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英语指导委员会委员刘鸿章教授提供,我院的通过率悉省教委公布)
三、建设期间产生了较多学术成果:
出版教材教辅11部,发表相关论文百余篇,其中发表于核心期刊中的论文20多篇,完成和在研各级课题30多项,获得各级教学奖励8项。其中教材包括: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指要》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新视野大学英语学习策略》(1-4册)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6
《实用英语自主课堂》(1-3册)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6
《培养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能力》海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3
《论高等院校外语教师自我职业发展的途径》河北北方学院学报 2005
《英课堂提问策略的应用》天津教育 2006
《浅论元认知能力培养及其调研分析》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04
《非干扰性英语教学活动分析》天津教育 2006
《英语第二课堂活动——课堂教学有效的延伸》教育与职业 2006
《专科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研究》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2006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探析》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等
教研课题包括:
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从ESP角度构建大学英语教学体系”2007
省厅人文科研课题“培养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研究”2003
教育厅人文科研课题“河北省高校英语教师师资调查与研究”2005
本系教师的教学质量在逐年提高,公共英语教学得到学生的肯定,教学评估中优秀率稳步增长,评估数据参见下表:
良好率 优秀率参评教师人数
2002年47%20%15
2003年56%12%25
2004年50%19%35
2005年57%35%29
2006年46%39%39
2007年70.7% 17.1% 41
(注:本表悉学院教务处提供)
院级课题“通过对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策略培训扩展学生学习风格的研究”2005
院级课题“有效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动机”2005
横向课题“如何引导新生尽快适应大学英语教学模式”2004等
四、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坚持继续教育、学历教育与在岗培训相结合,更新教学理念,提升个人素质,加快青年师资队伍建设。采取理论研讨、学习班、以老带新、假期集中培训、特约讲座、横向交流等方式,引导教师认真学习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英语现代教学方法,形成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语言能力培养为终极目标,英语语言知识传授和表达能力培养并重,尤其是突出英语语言实践环节的基本教学理念。
二、课程建设的主要成效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该课题的完成过程中,突出的成绩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效果显著
学生参加“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的通过率大大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在逐年提高。我院学生的通过率远远高于平均值(A级超出20%以上,B级超出将近一倍)。 而且优秀率和良好率在逐年提高,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当代大学英语同步自学辅导》(1-4册)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在阅读中记忆词汇》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浪漫英语语法》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4等
这些教材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考试通过率,是很好的辅助教材。
论文包括:
《大学英语教学观念的转变与改革》华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2003
五、教学改革与实践
广泛开展大学英语教学研究、教法研究和学生研究,完成和在研各级教研课题30余项。这些理论研究为一线的教学提供了充分的科学依据,为教学内容改革和教法改革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带动了教学内容和教法的改革。
存在的问题
我们的教学队伍是一支充满生机活力的年轻队伍,但高级职称教师比例尚且不尽人意,结构有待调整;多媒体教室还有限,不能满足所有教师和班级使用;校园网络环境还不完善,不能保证所有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
教育厅人文科研课题“从ESP理论角度实证评估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体系”2006
教育厅人文科研课题“大学英语精读课新模式的探索与研究”2005
院级课题“专科实用英语过程性学习与测试试题库探索”2006
院级课题“大学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运用与合作意识的培养”2006
院级课题“学习者个体差异对第二语言习得影响的研究”2005
大力进行特色建设—突出英语语言实践环节、创造英语语言氛围、加强语言表达实践。具体措施包括:①把英语语言实践要求写入教学大纲,明确其重要地位;②交际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优化课堂活动设计锻炼学生参与于表达能力;③开展丰富多样的第二课堂实践活动: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英语短剧大赛、英语歌曲大赛、英语DV大赛、汉英翻译大赛、定期讲座和一年一度的“华航中美文化交流周”。④普及多媒体教学和尝试网络辅助教学,推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给学生充分的英语语言实践机会和空间,本学院的英语教学形成了重视英语语言实践环节、突出表达能力培养的教学特色,我院学生在各项全国和河北省的英语演讲比赛和大学生英语竞赛中取得良好成绩。2005年我校学生冯国滨获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口语大赛全国三等奖,河北赛区特等奖;李纯桐获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二等奖,河北赛区一等奖。从2003---2007年以来连续参加河北省“世纪之星”演讲比赛,累计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14名,“世纪之星”演讲比赛教师组中陈健获一等奖,张晓南、任志一获二等奖、累计三等奖4名。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的学生03-07年累计特等奖4名、一等奖20名、二等奖44名、三等奖89名。
相关主题